《高教文摘》2015年第8期
发表时间:2016-01-08    点击:

 

目次

高教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领域评估报告(2)

校长论坛

  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6)

  彰显大学办学特色的三个层次(9)

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培育“支持型校友”(10)

 

院校研究

  珍视大学声望  守护大学精神

    ——“墨尔本模式”发展及其启示(13)

 

高教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领域评估报告

    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牵头成立

 

评估组,对《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领域中期进展进行第三方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了国

 

际竞争的前沿。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中央设计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

 

革计划、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大教育改革试点,引

 

导并推动各地各高校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六大”改革与发展思路:以

 

“大格局”谋划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调整,以“大工程”牵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以“大协同

 

”创新高校内外联合培养人才,以“大实践平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大教改”激活

 

高校学生创新活力,以“大联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创了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

 

强,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等教育规模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持续增长,提前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的阶段目标任务。

2014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所,居世界第二,高

 

校毛入学率达到37.5%,提前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预定36%的阶段目标。

2000—2014年,高校录取人数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0.7%,录取率由59%提高到74.33%,是1

 

978年的12.3倍。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大学生数增幅超过3倍,毕业生占当年新增城镇人口比

 

例从12.86%提高到61.62%,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二)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显著增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办学能力,新建本科院校

 

异军突起,科类层次结构趋于合理,高校办学类型趋于多样。

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后,中西部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中西部高等教育

 

体量不断增大,办学能力不断扩大。对比2000年与2014年:中西部高校从2000年的544所高

 

校增长到2014年的1363所,增加了1.5倍,中西部高校数量占全国的53.9%。中西部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招生数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54.16%、53.84% 、54.38%。2008—2014年,14年

 

间累计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招生92万人,相当于在中西部地区建立90所超过万人的高校,东部

 

与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上的差距从2007年相差17个百分点降低为6个百分点。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全国201个地级城市,覆盖全部地级城市的60.36%,极大改变了高

 

等教育格局结构。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和研究生在校生数之比从2000年的19.5:1降至2013年的

 

15.8:1,本科毕业生数首次超过专科毕业生数。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相协

 

调,与社会行业结构基本契合。

(三)各类重大工程整体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科研承载能力增强,科研水

 

平显著提升,文化传承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经“985工程”、“211工程”以及特色学科项目等平台拉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不断

 

提高,部分学科跻身于国际一流行列。英国QS“201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前400强中

 

有58所中国内地大学,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前50强中有7所中国内地大学,入选学科

 

总数位列全球第五和亚洲第一。在“2015年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大学百强大学达

 

到21所,取代日本(19所)傲居亚洲之首。《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及汤森路透社“2015年

 

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27所大学跻身全球前500强,超越日本成为亚洲龙头。

 

在学科前50强中,有23所中国内地大学在12个学科领域入选。

高等学校承载科研能力大幅提升。2005—2013年,高等学校承担科研项目成倍增加并超

 

过同期其它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高校基础研究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基础研究经费在全国占

 

比超过一半。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占据70%以上。2010—2014年,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83

 

项,获技术发明奖1328项,获科技进步奖3577项。高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占比为70

 

%左右。2005—2013年,高校科技论文占全国比例一直占据70%以上。高等学校专利授权数从

 

8843件增加到84930件,增加了8.6倍。

(四)高等教育投入保持高速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高校师资队伍持续扩

 

大,特别是“本科教学工程”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至2013年,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

 

26.93%,年均增幅为35.98%。高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经费占全国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的36.17%

 

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10—2014年,全国高校占地面积净增15502万平方米,增

 

幅为9.9%。高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实验实习以及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净增7004.38万平方米,增

 

幅达到15.33%。高校教学科研固定资产净增4867.25亿元,增幅高达42.15%。教学、科研仪

 

器设备资产总值净增1326.14亿元,增幅高达57%。

高校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发展态势良好。1999—2014年,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增长,教职

 

工总数达233.6万人,专任教师总数达153.5万人,教师队伍数量成为世界第一。专任教师中

 

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50%,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超过70%。

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本科教学工程”实施以来,重点建设了1500个专

 

业点,公布了3000多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了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5000门资源共享

 

课。建设了100个成效显著、受益面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高校实验室空间得到了拓展。2009—2010学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有实验室28156个,实

 

验室面积2785.67万平方米。2012—2013学年这三项数据分别为29964个、3102.26万平方米

 

。实验室数量增长了6.4%,实验室面积增长了11.4%。

(五)高校以大联合、大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实施“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

 

才培养试验计划。全国重点建设了83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一批全国大学生创业实

 

验室,吸引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

 

 

   从目标达成情况来看,系列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培养了一批获得行业认可、具备很好的

 

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人才。

从实施参与高校情况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共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

 

、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进行改革试点,10415家企业参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第一批试点高校125所,改革试点项目178项,综合改革试点64项。2014年,有44所高校开展

 

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拔尖创新、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等三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立

 

项95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99所,改革试点项目140项。卓越法

 

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6所高校参与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

 

层法律人才等三种类型的教育培养基地建设。

持续推动各高校开展创新创拥教育。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抓手,全国累计组织

 

117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710所地方所属高校参与计划,资助近8万个项目,投入经费近14

 

亿元,参与学生近22万人,带动了高等学校整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

 

创新能力,推动实践育人以及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六)高校以大教改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调动了学

 

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深化教学改革。各高校通过深化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科交叉、小班授课制

 

等个性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南京大学“

 

三三制”为代表,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已有29所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措

 

施,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10年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从试

 

验效果看,2013届500名毕业生中,96.6%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86%进入基础学

 

科或交叉学科领域深造、22%进入学术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进入学科排名前10

 

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14届近1000名毕业生中,95.4%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七)高等教育公共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大联动”

 

的高等教育质量内外部保障体系不断走向成熟。

教学评估实现对高校分类引导。教育部以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与方法,从顶层设计

 

“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通过院校自我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改变过了过去以“

 

一把尺子量不同高校”的做法,促进高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建设。2010年起,开展对2000年以

 

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合格评估,已评估143所学校,覆盖了全国28个省(区、市),约占

 

全国新建本科高校总数的50%左右。从2013年起。对参加过上一轮评估的本科院校实施审核

 

评估,完成了18所高校试点工作。

倡导专业论证和国际同行评估。从2009年到2014年,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领域已由10个

 

拓展到14个,年度认证专业数量由30个增加到138个。目前,通过认证数量的专业由75个增

 

加到318个,覆盖高校由51所增加到106所,大部分“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均已参加

 

认证。2012年,中国完成了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在13个专业领域开展了

 

69个专业认证试点。

建立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在评估引导下,各高校从质量标准、队伍建设、机构组

 

织、监控手段以及反馈改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建立有标准、有组织、有

 

队伍、有监测、有反馈的内部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第三方评估。2011年,要求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编

 

制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范围扩大到“211工程”高校。2013年扩大到全国所有公办普通

 

高校。截至2013年底,省一级专门的评估机构已经发展到13家。

(八)高校树立以生为本意识,切实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学

 

生对就业、高校教学等各个方面基本满意。

根据60所“211”工程院校发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211工程”院校

 

学生对专任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为88.6%。其中学生最为满意的项目是师资队伍(92.5%)和教

 

师专业水平(90.5%),然后依次为教学质量(89.47%)、教学教风(87.75%)、教学

 

管理(84.73%)、资源保障(84.64%)。

根据227所高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分析,2014年高校毕业生对学校提

 

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占87.92%,“985工程”高校满意度

 

高达93.24%。

根据对155所新建本科院校27134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对学

 

校教育教学质量感到“满意”的达到46.71%,“基本满意”的达到39.9%,根据这两项

 

指标合计出的学生对教育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6.61%。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1139所高校的学生满意度情况的分析:全国高校学生满

 

意度的平均分值为4.09(五分制),这说明学生对高校总体表示比较满意。就综合满意度情

 

况来看,全国高校的平均分值为4.09分,其中“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分值分

 

别为4.58和4.3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赶超

 

型,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一是高

 

等教育发展基数大,各种结构性矛盾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二是高等教

 

育经费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高水平人才数量少且分布不平衡

 

;三是高校科研主动面向社会需求的导向不足,重大科技协同攻关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薄弱;四是高校活力还未完全释放,高校拔尖学生尽早尽快成长的制度环

 

境还有待进一步营造;五是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教

 

育还缺乏长效机制;六是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统筹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深层文化缺失,质量保

 

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仍不足。

鉴于以上问题,评估组提出了下列政策建议供参考:

(一)重点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建议高等教育规模应从原先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高等

 

教育招生的增量继续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建议改变传统中

 

西部划分办法,从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重新考虑高等教

 

育的区域结构布局、学科专业布点。

(二)花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建议国家实施高校师资队伍提升计划,切实解决师资队伍总量不足问题,争取在“十三

 

五”期间,能够使高校生师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建议实施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在职师资队

 

伍提升计划,建议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通过挂职煅炼、专业学位教育等形

 

式,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议继续实施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和培育工程,加大力度

 

引进和培育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重要学术带头人。建议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业务水

 

平和教学能力。

(三)保证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推动高校加强基础设施的内涵建设。

建议国家把保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一项基本要求。从中央层面来说,要确保教

 

育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绝对量和相对量同时增长;从地方层面来说,要确保地方政府在高等教

 

育投入及比例双增长,确保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确保教育

 

教学经费比例逐年增长。

(四)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一体化。

 

 

建议深度推进教学与科研融合,建立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的转化机制。一是要改革

 

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式;二是要建立科研反哺人才培养机制;三是要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方式

 

;四是要坚持高水平教授上讲台制度;五是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及时引入科研内容来

 

改造和设计实验项目;六是推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一体化建设。

(五)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牵引,着力推动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

 

的教育综合改革。

建议国家引导高校从制度建设、机制保障、组织机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实训

 

等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建议地方政府

 

抓紧研究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带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

 

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鼓励高校技术发明、转

 

让,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鼓励地方

 

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在企业中推广和应用。

(六)要强力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推动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

 

学的吸引力。

建议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技术标准,加强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公共服

 

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机制。从国家层面推进

 

建立国家平台与地方、企业平台互联互通与协同服务,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

 

体系。

(七)大力推进高瞪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符合规律的教育评价制度,推动高等

 

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从以往学科需求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从关注学科建设转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

 

学研究三位一体,强调寓教于研,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强调出成果同时出人

 

才,并且出人才重于出成果。要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政府评价导向,培植第三方评价机构,构

 

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要完善“五位一体”教育评估制度。建议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方式,让“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先进理念渗透到教育评价,落到教师和学生身

 

上,推动学校自主开展自我评估,形成了质量自我保障的长效机制。

(八)要加快推进“管评办”分离,强化依法治教,完善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应用立法、评估、经费调控、政策指导等多种方式,增强地方政

 

府的统筹协调能力,释放高校的办学活力,推动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国家加强

 

高等教育立法工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议进一步理顺国家、地

 

方和学校之间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责任和地位,完善国家、省级、学校分层管理、分类

 

评估的运行机制。建议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与教育经费投入挂钩制度,加快引导高等教育分类

 

设置,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

(摘编自20151204 教育部网站)

 校长论坛

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对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大学教育的一个疑虑是规模,人们认为现在学生的规模比较大,是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个性化培养?一些人甚至认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否有必要提供个性教育?北大集

 

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使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性,在各个领

 

域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是我们应当担负的责任。从规模上看,北大的本科生的确比美国的博

 

雅学院和研究型私立大学多,但远小于美国州立大学,与剑桥、牛津和南加州等私立大学的

 

规模相当,因此,我们是有可能提供很好的个性化教育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不应当

 

忽略,就是我们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规模。近年来,北大的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很快,学术研

 

究与交流非常活跃,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布局已初步形成,另外,北大博士研究生的规模已接

 

近八.....,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指导本科生个人发展的有生力量。所有这些

 

为本科生找到自己的志趣、进行探索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本科教育依然是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这种专业教育是以系统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线索的教育,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以讲是一种

 

标准化的教育,注重严谨审慎、精益求精,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医生或一些领域的工程师等专

 

门人才的培养。从教学方式上看,目前还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重知识讲授,师生互动和

 

启发相对缺乏。为加强通识教育,我们建立了通选课体系,但整体看,现在的通选课对拓展

 

学生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个人素质培养、价值观养成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北大学生

 

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的状况比较好,很多学生受到很好的科研训练,一些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

 

的发展和成就卓著,当然这只是专业学生中的少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尽管我们对自己的

 

专业教育批评很多,但北大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跨领域成功的例子却不少,有一些在

 

学界、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所从事的行业似乎与所学的专业并无关联。这当然与北大自

 

由和包容的文化有关,与北大人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但事实上,从任何一个专业领

 

域学到的思想、方法和技能,对人的素养、能力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有益的,我们希望这种

 

转变和感悟能够发生在更多人身上。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今天的世界已不同以往,知识和技术创新在

 

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传递和流动加快,这都使人才

 

竞争、产业分工越来越全球化;环境、能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全球都要面对的

 

共同挑战。今天的中国已不同以往,我们的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科技竞

 

争力和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但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政治、文化等软实力

 

亟待加强,经济和社会面临艰难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现在的学生也不同以往

 

,他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

 

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所有这些都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不

 

能再停留在过去。

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并回答:

一是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大学教育当然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应当

 

使学生永远保持信心、好奇、激情和进取精神,而且比较而言,后者更加重要。

二是我们需要彻底放弃专业教育,完全实施博雅教育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任何教育

 

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借

 

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但更要根据中国实际。美国的博雅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精髓,是努力使学

 

生个性和潜力充分展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但我们不应轻言放弃专业教育,

 

北大多年形成的基础扎实、严谨求实的专业教育传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我们必须要改变

 

单纯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本的狭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实现他们的志趣和理想

 

三是研究型大学可以给予学生什么?研究型大学是探索和发现的场所,可以给予学生更

 

加卓越和综合的个人素质,使他们掌握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发现

 

问题;研究型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协作,我们要训练学生必需的口头和书

 

面交流技能,锻炼他们协作能力,这都是未来最重要素质和能力;研究型大学强大的人文社

 

会科学和丰富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跨文化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校园内,学生可以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和体会学者与大师

 

的心得和智慧,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为未来美好生活和伟

 

大创造做好准备;让学生体验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和内涵,帮助他们找到未来发展的起点

 

,更是研究型大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学生可以利用大学一流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

 

工作室、计算机系统、演艺厅等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与最优秀的学者一起探索未知,可以与

 

不同背景的同学共同生活,一起探求真理、探讨人生;这些经历都将为他们的未来做好认真

 

的和全面的准备,这些经历会使学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动力,提高应对未来更大挑

 

战的信心和能力。

探索未来之路

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地停留在过去,也不要一味地去模仿美国的博雅教育,我们要走出

 

一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从北大教育改革发展看,元培学院是一种将“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尽管在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条件下,元培教育

 

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在自由选课选专业、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等方

 

面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他们为北大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我们应当在

 

全校范围内推进本科教育改革,要充分发挥北大强大的学术研究力量,使本科生教育成为一

 

个“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

 

溢的创造力。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对社会的认识能不能从日常

 

经验常识提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真正认识现代社会,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专

 

业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协作共赢。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探

 

索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从而体会人生的真谛。

通识教育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够“懂得社会、

 

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切伟大创造都是在社会生活中

 

完成的,我们心灵深处都孕育着对美好生活和使社会进步的期盼,只有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

 

中,一个人的生命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我们要启迪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使

 

他们都能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做出符合自己天性的选择,找到发自内心热爱并将

 

其作为终生的事业。我们还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中国,认识和理解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古典文明

 

、近代现代传统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将思政课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范畴内,通过

 

经典阅读、小班讨论、反思性思维训练,真正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模仿西方,建立

 

理论自信、走一条中国之路。我们也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

 

他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现实存在的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了解世界格局,

 

了解为什么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调动院系和教师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内涵和创造氛围,使他们能够

 

始终保持好奇、自信和进取精神,具体而言:

第一,我们的教育应当充分展现研究型大学的丰富、多元、规模和广阔,应当是以发现

 

和探究为中心,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专业教育是以院系为基

 

础组织的,这对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体验大学内涵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

 

理体系,实现学部内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各专业应当明确毕业的最低专业课程要求,

 

要建立更多的第二主修和辅修专业,鼓励在学部层面组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跨

 

学部选课和学习。

第二,要特别关注新生,为他们开设更多的研讨课程,特别要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

 

为低年级开设前沿和跨学科的课程,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著名的教授们要以为本科生

 

上课为荣,教师高水准的研究不仅会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激情也会使教师更加焕发

 

学术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和探索不同的专业领域,探索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学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学术研究活动中,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学会独立思考

 

,体会创造的乐趣。

第三,要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教育一

 

定要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交流与沟通技能,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通过书面和口头方式阐述

 

他们的研究和学习成果,要知道,一个观点只有在能够交流的基础上才算是完全确立起来,

 

写作和口头表达都是彻底理解资料的思维过程,未来写作不是给教授们看的,而是写给其他

 

读者的,这要求分析的技能、对复杂材料的透彻解释、简洁性、清晰性,这应该是对每一门

 

课程中交流沟通技能要求的标志。

第四,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互

 

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

 

长起来的,他们生活在网上,学习在网上,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必须适应他们学习方式的变化

 

。现在信息技术使人们在网上远程交流互动,这使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可以在一个课堂中学

 

习。我们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的

 

重点应当放在研讨和探究问题上;我们也鼓励跨区域跨国度的教学,让更多优秀的、不同背

 

景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问题;我们还应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讨论,

 

形成更加活跃的网上学习环境。

总之,北大应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危险与机遇并存。我们既不能以一种自满、不变、健

 

忘的方式,自说自话、自行其是,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国外博雅学院本科生教育模式。我们必

 

须探索“适应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本科教育变革

 

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使本科生更加得益于研究型大学独一无二的机会和资源,给予学生独特

 

和有价值的研究经历和生命体验,使他们为丰富多彩的未来做好准备。

(作者: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摘编自20151215《光明日报》)

 

彰显大学办学特色的三个层次

    如果说学术自由是大学之魂,那么,办学特色就是大学之神。大学办得好不

 

好,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但是,大学、学科、学者的千篇一律已经成

 

为当今大学发展的一大弊病。如何走特色兴校之路,是大学办学主体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问

 

题。

大学之神:富有特色

一是大学特色的内涵。大学特色就是一所大学集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

 

、办学举措等而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产品差别”。如果把大学本身作为一个产品,那

 

么,产品差别就是大学的精神、学科、专长、水平等;如果把学科作为大学的一个产品,那

 

么,产品差别就是学科的前沿性、新颖性、创新性等;如果把学者作为大学的一个产品,那

 

么,产品差别就是学者的领域、境界、流派等。

二是大学特色的意义。经济学往往赞赏垄断竞争市场。在该市场中,由于产品差别的存

 

在使得企业拥有垄断因素,获得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的存在又吸引新企业的加入,进而导

 

致超额利润的消失,激励企业继续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再制造产品差别。可见,产品差别是

 

激励企业创新的源泉。同样,大学特色的彰显就会激励学校、学科、学者创新。在寻求创新

 

的过程中,大学、学科、学者形成各自的特色,而各自的特色组合便可以彰显大学的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的特色。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因此,大学特色

 

是兴校之源。

三是大学特色的层次。大学特色可以分为学校、学科、学者特色三个层次。学校的特色

 

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整体而呈现出来的系统性特征,包含基础性、标志性特色两个方面;学科

 

的特色是大学特色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志趣相投的师资队伍、对

 

接某个特定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特色的学科往往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广

 

泛的社会影响,例如,提到芝加哥大学,人们就知道它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堡垒,拥有十多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就知道船舶工程是它的强项,是我国船舶与海

 

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地;学者的特色表现为他拥有何种学术道德和学术风范、

 

从事哪些领域和方向的研究、具有哪些标志性学术成就或学术倾向等,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

 

对屠呦呦200余字的颁奖词,就是屠呦呦的特色。

大学之困:缺乏特色

一是追求“高大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同质竞争。追求“高”,一轮又一轮

 

的“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殊不知专科学校可以办出一流的专科

 

学校、学院可以办出一流的学院,而大学未必全部是一流大学;追求“大”,无论是学生规

 

模、校园规模、师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殊不知办学效益是由师均产出、亩均产出、生

 

均投入等指标来衡量的;追求“全”,单科性大学升格为多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升格为综

 

合性大学,殊不知综合性大学恰恰最难彰显办学特色,办学成本也是最高的。

二是盲目“跟市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同一定位。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是

 

纯粹由某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政府需求和大学需求等共同决定的。具有竞争性

 

产品性质的大多数学科专业,如MBA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应该坚持市场导向;具有非竞争

 

性的公共物品属性的部分学科专业,如历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专业等,应该坚持政府导向

 

;办学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例如综合性大学中的数理化等专业,应该坚持大学导向。但在

 

办学实践中,往往是一元导向,一旦金融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好,各个大学便纷纷

 

办金融、国际贸易专业。忽视办学规律的结果,往往出现学科专业 “热一阵、冷一阵”的

 

现象,造成办学资源浪费,更无法彰显办学特色。

三是产品“标准化”,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的学生同一模式培养。不同类型、层次的高

 

校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与课程体系、考核与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规格

 

、层次、类型、模式的“趋同化”。工业品的标准是统一的,因此其生产可以采取模具化生

 

产,但人才培养是具有异质性要求的,必须坚持因人施教。如果人才培养模仿工厂化生产,

 

那么就无法形成个性化人才的竞争优势,并会导致培养对象创新创业能力的严重弱化。

四是要求“全能化”,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师同一要求。要求所有大学教师能教书

 

、会育人,是无可厚非的。但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少学校对每个教师的教

 

案写作、PPT制作等都做出统一的规定,这就违背了因课而异、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于

 

科学研究而言,不同学科、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教师就更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考核,以工科

 

的标准考核人文学科的教师,必然导致他们无从适应。如果要求每个教师“全能化”,既要

 

做项目,又要发文章,还要搞推广,最终的结果是教师个性无法张扬、优势无法发挥,导致

 

教师队伍千篇一律。

大学之兴:彰显特色

一是坚持大学定位特色,培育形成与大学定位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三百六

 

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类型的高校完全可以形成各自的“状元”。一旦定位明确,就要

 

坚定不移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三个毕业生到同一个单位工作,领导布置一个课题

 

,问谁愿意承担,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回答:我考虑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如果有

 

意义我就做;浙江大学的毕业生也说我考虑考虑,“能不能做这个课题?”如果能够做我就

 

做;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则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我来做”。表面上,该故事褒扬了一所大

 

学、贬抑了两所大学,实际上,三个毕业生的回答恰恰彰显了三所大学的风格:北京大学的

 

怀疑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和清华大学的敢为精神,这种风格是大学精神的突出表现,

 

是异质性的,没有优劣之分,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二是坚持学科建设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核心的办

 

学特色,在办学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所大学往往都会形成数量有限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形

 

成常常来源于优势学科的凝练与升华。在当前形势下,大学要办出特色,不是靠追求规模大

 

、学科全来完成,而是要彰显学科优势,坚持有所不为,挖掘大学自身所具有的若干个优势

 

学科,追求差异化卓越。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推动学科集群发展,形成

 

“抱团作战”的姿态,牵头学科承担领导角色,支持学科起好支撑作用;二是推进学科交叉

 

融合,在学科群内部、不同学科群之间培育学科交叉点和新的增长点;三是设立学科特区,

 

采取差异化的学科发展政策和考核制度,做强优势学科,形成学科特色。

三是坚持学者个体特色,培养学生个性特色,形成合理的学者学术分工体系。社会发展

 

是五彩缤纷的,市场需求是五花八门的,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往往偏好于个性化的人才。在

 

人才培养过程中,绝不能满足于一个“模子”灌出来的“标准化”人才,而是要因人施教、

 

因学科施教、因需求施教。为此,应该强调学生的选择权,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在自

 

由选择的过程中,必然会彰显出学生个体的意志和特质,从而形成鲜明的“产品差别”。个

 

性化的学生是由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者的学术分工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科分化的大

 

背景下,大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面对的是专家时代。专家就要学有所“专”、学

 

有所“长”,这个“专”和“长”便是学者的特色,不能要求“十项全能”的学者。学者分

 

工的形成是建设好强大学科团队的基础,每一个学者都要思考自己在一个学科中的“定位”

 

(作者:宁波大学校长 沈满洪,摘编自20151214《中国教育报》)

 

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培育“支持型校友”

    2015年6月,美国哈佛大学收到了其校友的一笔4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的

 

巨额捐赠。在谈及为何做出此等壮举时,这位叫约翰·保尔森的校友表示,“这是我对哈佛

 

说感谢的一种方式。”在美国高教界,人们把像保尔森这样,既能认同个人的成功与母校有

 

很大的关系,又愿意采取某种方式回馈母校的校友称之为“支持型校友”(supportive alu

 

mni)。

所谓“支持型校友”,除了向其母校捐赠财产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经济支持形式之外,

 

还可提供母校发展所需的很多诸如智力、信息、舆论、道义等方面的支持。如为母校无偿提

 

供教学、科研、学生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信息,利用自身的社会阅历、创业历程为母校

 

在校生免费做讲座,利用其社会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在产业合作、寻求支持等方面为母校牵线

 

搭桥,为母校招揽优质生源,在公开场合为母校做形象宣传,等等。

在一些西方国家,校友还可以帮助其母校争取政府指定用途的拨款,而且作为拥有投票

 

权的校友对政府的游说要比学校行政官员更有效。如他们帮助母校联络立法委员和政府官员

 

,签署代表母校利益的请愿书,游说家人、邻居或朋友参与涉及支持母校议案的投票,等等

 

。当然,校友对母校的支持行为是很复杂的,有些是有组织的、正式的行动,有些是个人自

 

愿行为,甚至有些对母校的支持连实施行为的校友本人都没有意识到。如一项大型的校友调

 

查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校友虽然没有参与给母校捐款的活动,但却以某种方式做出了对

 

自己母校有益的行动。

时至今日,大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这种“支持型校友”,而且需要越来越多的“支持

 

型校友”。在欧美国家,不断上升且又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削减的办学成本与政府

 

不能保障持续增加资金投入的矛盾,被认为是大学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在我国,随着经济新

 

常态下的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下滑,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将难以保持以往的那种高增长,处在

 

这种境遇下,本来口袋就不太宽裕的大学也必将更加“缺钱”。要解决这一问题,大学除了

 

要继续争取政府更多的支持、从市场上寻找能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更多校友的支持,

 

这对于那些追求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的大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发现,无论是世界一流大

 

学成长和形成所需的社会声誉,还是充足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源配置,抑或是人才培养和

 

科研质量,都需要校友以及他们的支持。目前,一些专业评估机构更是直接地把校友对母校

 

的认同或支持作为评判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

但凡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有着充满活力的校友文化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校友与母校有着天然的学缘关系,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校友总会对

 

母校怀有感情,总会有可能回报母校”,也不能因为我们的一些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校友众

 

多,就天真地想象出仅凭其中哪怕一小撮富豪校友就能让学校发一笔横财。否则,我们就很

 

难向世人解释清楚,为什么从1990年以来,我国大学累计获得的校友捐赠才区区91.6亿人民

 

币。要知道,美国高校仅2014财年接收校友以个人名义的捐赠就高达98.5亿美元(约630亿

 

人民币),如果再算上校友以基金会名义给大学的捐赠,这一数额就更大。当然,我们可以

 

把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原因归结为我国社会慈善文化的缺乏。但作为有着引领、传播社会文

 

化风尚之责的大学,尤其是那些有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雄心的大学,如果把这方面表现不佳

 

的责任全都推给社会、推给国家,不应该是一所大学应有的作为。

基于此,我们的大学首先需要从自身查找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同时把目光聚焦到那些

 

拥有大量“支持型校友”且同时又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的学校身上,从中找出我们应该可

 

以做到、但还没有做到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于是,我们会发现,但凡世界一流大学,它

 

们大都拥有充满活力的校友文化,其特点除了有健全的校友组织、庞大的校友工作者和志愿

 

者队伍、丰富的校友文化活动之外,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它们为其校友提供的那些大大

 

小小、琳琅满目的服务项目,以体现母校对校友的关爱之情。

如常居于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列的密歇根大学开发的“事业服务”(Career Services)

 

项目,除了为刚离校不久的校友择业提供即时的网上咨询服务和人力资源专家一对一的当面

 

指导之外,还针对校友不同的事业发展阶段、发展状态及其所处的不同发展环境提供相应的

 

事业支持服务。而就校友的事业发展状态来讲,则又细分为“计划在下一年调换工作”“正

 

在着手调换工作”以及“很乐意目前的工作并对承担的角色很感兴趣”三种情况。这正如该

 

校校友会为此提出的口号一样:“无论你是首次寻找工作,还是希望自己现在的工作有一个

 

改变,本机构都竭诚为你的事业发展服务!”再如,被誉为美国两所“公立常青藤”之一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其校友关系项目平台上仅事业与教育类的项目就有近20种,这些项目

 

虽然大多不是免费的,但收费低廉,并且校友还能额外享受费用减免待遇。

与此同时,校友文化活动的参与范围广、参与程度高也是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校友文化的

 

一大特色。与国内校友文化活动露脸的主要是一些功成名就的校友不同,它们则大都持有“

 

大校友”的理念,即校友不仅指已毕业离校的毕业生,还包括被称为“在学习中的校友”的

 

在校生,甚至包括大学的申请人、学生家长,且不管他们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能

 

参与进来,就算成功。它们认为,只有参与,大学与校友之间的互惠关系才能建构起来;也

 

只有最广泛的参与,才能使每一成员生发出更加珍视自己在这一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的情感

 

。于是,为了使校友及其他相关人员都尽可能地参与进来,它们往往会以项目为中介,采取

 

包括奖励在内的措施使每一位校友都能找到自己有兴趣加入的活动。如以小而精闻名于世的

 

普林斯顿大学为了提高校友参与度,除了设置奖项定期对表现好的毕业班级进行表彰之外,

 

还通过“班级常青藤”(Class Ivy)等别开生面的方式来强化校友的集体荣誉感和母校情

 

结,以使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感受到校友文化的魅力。

这种做法,使校友能在这种以服务和参与为表征的校友文化中,分享母校带来的尊重、

 

关爱和幸福,分享母校带来的快乐、荣耀和成长。这种分享也带来一种支持的文化,如在哈

 

佛大学,“给哈佛捐款!”这句话在校园内外都说得很直接,但不会引起校友的反感,反而

 

很自然和随意,这是因为该校早已形成了一个魅力四射的校友文化传统,那就是:分享哈佛

 

,所以支持哈佛!与此同时,这种文化自然也带来了大量的“支持型校友”,高的校友捐赠

 

率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校友捐赠率被认为学校对校友“感情投入”后而赢取的“回报率

 

”,也是学校未来某个时候能否获得大额捐赠的基础。与我国高校一般只能在大的校庆年才

 

能收获较高的校友捐赠率相比,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友捐赠率大都很高。据有关统计,近年来

 

一些世界名校的校友捐赠率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而略有下降,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比较高的

 

水平。如哈佛大学近10年平均校友捐赠率达到23.0%以上,斯坦福大学则在29.6%以上。

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需培育自己的校友文化

校友文化是连接学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是构成学校办学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产生大量“支持型校友”的源泉。我们也不难发现,越是那些处在世界大学“雁阵”

 

领先地位的一流大学,其校友文化的凝聚力、活力与辐射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将散落在社会

 

不同角落的校友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从而为一所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提供必

 

不可少的人文和物质支持。那么,作为国内有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雄心的大学,又该怎样培

 

育自己的校友文化呢?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的大学不能再将校友作为“局外人士”或按工作日程表接待

 

的“客人”来看待,而要将他们当作是与大学共创造、共分享的“长期参与人”和“利益攸

 

关者”。这不仅要体现在校友离校以后,还应该贯穿在校友离校之前。试想一下,如果校友

 

感受到他们几年的大学生活只是像一辆穿过一片美丽景区的观光巴士,去那儿的目的不是欣

 

赏景色,而是按时间匆匆完成行程,那么,他们凭什么有义务、有责任为母校这个大家庭有

 

所担当、有所奉献呢?与此同时,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校友。不久前网络上热议的国内

 

一所名校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的校友接待承诺,恰恰表明了广大校友对以往大学“把校

 

友分为三六九等”做法的不满。作为大学,面对每一位校友以及每一位将来的校友(在校生

 

),都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爱他们、关注他们;要似守望者般始终呵护他们、尽力地帮助他

 

们,使他们把自己的母校当成可以寄托回忆、牵挂的家,让他们觉得他们从母校得到的远远

 

大于其为母校付出的,这样他们才能有一种“有朝一日回馈母校”的冲动和愿望。

其次,在组织及工作层面上,要利用当前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高等教育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机,彻底改变以往校友工作“口头上重视、校庆时重视、想到凑

 

款时重视”的现状,将其纳入到学校内部综合治理改革体系中。一是从学校顾问委员会或咨

 

询委员会,甚至到校务委员会或理事会,都要有校友代表作为其重要成员;二要改变校友事

 

务管理机构以往的边缘角色,赋予它有协调全校资源进行校友文化建设的权力与威信保障,

 

要配备更多年轻且有激情的专业人员,并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校内其他机构及其成员也都

 

有责任和义务为此投入时间和资源;三是要着眼长远,把校友文化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性

 

工作来谋划,不能等到学生毕业后才开展校友工作,更不能把校友文化的培育仅仅寄托在校

 

庆等几次大的活动上;四是要开发或联合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类别的校友及其关联群体需求

 

的校友活动项目,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项目的进入门槛,以使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

 

,还必须对每一阶段的成果予以及时地反馈,如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其在校园显眼位置设立的

 

一些电子广告牌,时刻向过往的师生提醒校友捐赠给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变

 

化。

(作者:云南大学教授罗志敏,摘编自20151201《中国青年报》)

 

院校研究

珍视大学声望  守护大学精神

——“墨尔本模式”发展及其启示

    大学声望关乎大学长期积累的高水平办学质量及其特色在人们心中积淀的仰

 

慕和信赖,具有重要的鉴别、导向、激励作用。珍视大学声望是对大学精神最好的守护,坚

 

守大学精神才能不断提升大学声望。墨尔本大学始建于1853年,历经160余年的发展,在世

 

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声望不断提升。多个学科在QS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教育学学科排名20

 

14年超越哈佛大学名列第二,仅次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这都得益于墨尔本大学十年来持续

 

实施“墨尔本模式”为推手的“提升声望”战略。

一、“墨尔本模式”的特点:全方位实施“提升声望”战略

十年来,墨尔本大学以“提升声望”为终极目标,以建构“墨尔本模式”为核心,有条

 

不紊地推进学生服务模式和行政运作模式改革,将“提升声望”战略分解为具体执行策略,

 

多角度、全方位践行校训。

1文本建构——赋予师生完整而明确的行动指南

实施“提升声望”战略、建构“墨尔本模式”是一项浩大工程,不同年份的关键词记录

 

了墨尔本大学提升声望的足迹。2005年起,学校每年发布年度计划,并依据当年工作重点发

 

布相关报告作为补充,形成了持续不断、无缝对接、相互依存和补充的完整战略框架,为师

 

生提供了完整而清晰的行动指南。三部标志性《提升声望》报告显示了“墨尔本模式”发展

 

的关键节点。

(1)《提升声望2005》:集思广益——“墨尔本模式”的开启与推进。2005年末《提

 

升声望》最终文本发布前,大学内部进行了广泛讨论。对外咨询对象包括前来问询情况的学

 

生及其家长、中学老师,校友、专业鉴定机构人员、雇主及政府相关部门。11月公布了《提

 

升声望》咨询意见稿,所有反馈意见被归纳为17类问题,甚至包括人们对讨论稿文本关键词

 

的意见,不少真知灼见和“天才见解”都被吸收进最终文本。在此基础上,戴维斯向大学理

 

事会提交了《提升声望:墨尔本大学的战略方向》草稿文本。12月,《提升声望2005》最终

 

文本公布。该文本确立了其后若干同一主题文本的基本框架和表达顺序,是开启“墨尔本模

 

式”改革的动员报告。“墨尔本模式”建构的号角正式吹响。2006年“提升声望”年度战略

 

计划报告详细部署了实施“墨尔本模式”的分工情况和具体步骤,将“三维螺旋”解构到具

 

体责任人及工作团队,设定明确时间表。当年9月发布《墨尔本模式:课程委员会报告》,

 

就实现“墨尔本模式”而提供的“广度课程”和“深度课程”提出明确的指导建议,详细说

 

明如何由课程改革入手全面推进学术结构改革。2008年注册入学的本科新生全部进入“墨尔

 

本模式”课程。墨尔本大学按六大专业领域和研究生院建立了13个学生服务中心,配备专业

 

教师和服务人员,随时接受学生咨询并给予帮助。2008年的年度计划强调建立学生服务中心

 

的目的是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服务模式,给予学生独特的“墨尔本体验”。

 

 

   (2)《提升声望2010》:因势利导——“墨尔本模式”的整合与协调。2010年初,

 

墨尔本大学理事会批准了改进版《提升声望2010》。根据大家的建议,“三维螺旋”的“知

 

识传递”改为“参与社会”。鉴于“墨尔本模式”实行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墨尔本大学需

 

要文本整合各方力量来巩固稳定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是

 

,该文本奠定了《墨尔本大学计划(2011—2014)》的基础。此后,学校改变了每年发布大

 

学年度计划的做法,也是贯彻整合原则的直接体现。2011年,学校发布保障“提升声望”战

 

略的系列报告——《保障策略:人力资源(2011—2014)》、《保障策略:信息技术基础

 

设施(2011—2014)》、《保障策略:建筑基础设施(2011—2014)》,体现了墨尔本大学

 

未来四年规划不断“提升声望”的决心和行动。2012年,单独研究主题报告《墨尔本研究:

 

确保卓越和影响到2025》发布。与“提升声望”战略原则一致,报告提出了墨尔本大学未来

 

10—15年的科学研究发展策略。

   (3)《提升声望2015—2020》:众志成城——“墨尔本模式”的收官与展望。2014

 

年3月《提升声望2014讨论稿》发布,第一次以“墨尔本大学愿景2018”为结尾。戴维斯再

 

次邀请全校师生员工及墨尔本大学的朋友加入确定这所大学未来发展愿景的讨论。2015年6

 

月《提升声望2015—2020》发布,对为期十年的“墨尔本模式”改革作出全面总结,提出20

 

20年墨尔本大学的奋斗目标。文件表明,改革获得了预期的成功。“墨尔本模式”得到广泛

 

接受和支持,并将被不断完善。墨尔本大学将不断推进“提升声望”战略,矢志成为世界上

 

最好的大学之一,以担负起墨尔本大学对于人类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每份冠以“提升声

 

望”主题的文本还注重保持形式的连续性。每份报告封面都呈现这所大学的象征——古希腊

 

胜利女神尼姬侧身凝视前方、展翅飞翔的形象,左下侧辅以“三维螺旋”图案。整体构图极

 

具亲和力,具有鲜明的视觉识别性,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2生活建构——赋予师生卓越而独特的“墨尔本体验”

作为“墨尔本模式”的关键内核,“墨尔本课程”被赋予独特使命,其根本宗旨是最大

 

程度地保证所有在墨尔本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能获得卓越而独特的“墨尔本体验”,不

 

管他们从哪里、从哪个学段进入墨尔本大学。这是墨尔本大学能赋予他们的最有价值的教育

 

,也是墨尔本大学以其声望对他们的承诺。通过贯彻不同原则来设计课程,墨尔本大学希望

 

学生们在大学生活中获得不同的课堂体验、研究体验、实践体验、在线体验等。

   (1)本科课程注重灵活性和准备性,努力使学生的课堂体验达到最优。通过课程设计的

 

“学术广度”和“学科深度”,“新生代”本科学位课程注重提供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开放

 

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奠定就业或进入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知识准备。学术广度课程重在培养

 

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生活对交叉学科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的要求。学科深度课程旨在提供和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连贯性,强调充分尊重

 

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严谨性。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主修专业,三年连贯地系统学习

 

。通常第三年学生须参加综合科研实践活动“顶峰体验”。

   (2)研究生课程注重多样性和适用性,努力使学生的学术体验达到最优。学校鼓励“新

 

生代”本科毕业生通过获得一年制荣誉学位或两年制硕士学位等途径继续攻读高级研究学位

 

,获得独特墨尔本学术体验。“墨尔本模式”注重遵循博士生教育的国际趋势,提供更多、

 

更宽广的国际化水准的跨学科学术训练,强调专业领域的学术成就,突出职业导向的研究能

 

力培养,毕业后能适应激烈而更不稳定的国际竞争,适应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轨迹。学校鼓励

 

所有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国际化交流经历,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帮助学生获得卓越而

 

独特的“墨尔本博士体验”,确保这种教育体验在整个澳大利亚无出其右者。

3心理建构——赋予师生强烈而持久的认同感、自豪感

每份《提升声望》文本都有专门部分谈及墨尔本大学里的人。学校视每个教职员工乃至

 

校友为难得的依靠,给予高度信任和依赖,其文字表述充满温情。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出台前

 

,都广泛征求各领域、各层次人员的意见,特别欢迎批判性视角、创造性意见和建设性措施

 

,对所有反馈意见予以充分尊重和慎重考量。这种以人为本、注重沟通的诚恳邀约,理所当

 

然获得人们的热情回应。2005年《提升声望》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得到广泛回应,讨论稿发

 

布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130余份书面意见,其中90余份获得作者同意公布于校内

 

网页。2014年《提升声望》征求意见稿再次获得广泛反馈。事后公布的反馈报告史无前例长

 

达153页,学生团体、校友会、教学学院、研究机构、职能部门、项目团队以集体名义或两

 

三位教授联名提交的建议,占据了整个反馈报告53%的篇幅;个人名义提交的建议少则寥寥

 

几行、多则长达14页,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跃然纸上,表达了对提升墨尔本大学声望的强

 

烈认同和积极支持。

二、“墨尔本模式”的启示:使大学精神与大学声望相得益彰

2009年,戴维斯接受中国记者访问时说,以“模式”来命名一项改革,设计“墨尔本模

 

式”时的确有引领发展的雄心壮志,希望担当起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领域先锋的角色。十年后

 

回顾,“墨尔本模式”不仅已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而且再一次印证:坚守“保持独特、追

 

求卓越”的墨尔本大学精神能赋予大学师生卓越而独特的“墨尔本体验”,能不断提升大学

 

的声望;同时,脚踏实地实施“提升声望”战略的过程也是在新时代环境下对古老校训最好

 

的诠释和坚持。“墨尔本模式”的启示是:坚守大学精神才能不断提升大学声望,珍视大学

 

声望是对大学精神最好的守护。坚守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立世之本,珍视大学声望是大学的立

 

世之道。结合我国大学发展的实际,思考大学精神与大学声望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使二者

 

相得益彰,可从三方面努力。

1立之以魂:为大学精神铸就独特风骨,为大学声望提升独特向度

大学精神如同大学的脊梁,大学声望如同大学的颜面。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

 

要标志,是卓著大学声望的支撑内核。以独特的大学精神为指导,实行差异化发展,体现办

 

学特色,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保持和提升大学声望

 

的根本之道。实施“提升声望”战略、建构“墨尔本模式”,是墨尔本大学有史以来意义最

 

深远的学术变革。尽管澳大利亚其它大学已经或正在复制“墨尔本模式”首创的某些元素,

 

但在成功创造差异性和多样性方面,他们都不曾企及墨尔本大学所取得的成就。

“墨尔本模式”的意义在于它率先宣示了适应时代挑战、主动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开创

 

了联邦政府公立大学发展多样化的局面,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设立了新的学术

 

标杆。尽管有人质疑“墨尔本模式”延长学制、上涨学费,人们还是对这所声望卓著的大学

 

趋之若鹜。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现代大学发展有其自身历史背景,国内公认的声望卓著的

 

大学算起来不少,但有独特大学精神的屈指可数,校训就可见一斑。大学校训是办学理念和

 

价值追求的符号表征及个性表达,独特的大学校训可彰显大学精神、明确办学目标、引领大

 

学发展、规约师生行为、塑造大学形象、集聚大学声望。大学校训“通用”、理性文本建构

 

乏力,反映出大学对自身精神缺乏认同与坚守,必然导致实践中维护大学声望的非理性取向

 

,如招生中以“浑身解数”维护自己的“江湖地位”和“颜面”。大学相互诋毁时,也是在

 

自我贬低,更是对大学声望的整体损害。其背后固然有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大学评价体系等

 

因素造成的功利化导向,更值得反思的是大学该如何保有自身风骨,坚持有所必为、有所不

 

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凸显办学特色,赋予学生卓越独特的教育体验,在追求卓越过

 

程中坦荡而理性坚守大学精神,在维护大学声望过程中多几分骨气、正气,为高等教育生态

 

健康发展表现出应有的担当。

2晓之以理:让珍视大学声望意识深入人心,让坚守大学精神意识深入灵魂

 

 

守护大学长期累积的声望需要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探索建立珍视大学声望教育

 

的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精神理念,增强师生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让珍视大学声望成为

 

全体师生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信念,根植于师生的灵魂,才能形成强大而持久的

 

力量。墨尔本大学 “提升声望”战略实施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注意广泛征求意见,把学校愿

 

景变成全体师生包括校友的共同目标和心愿,最大程度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2005年末《提升声望》文本发布前,大学内部4个月共举行了3次较大规模公开征询意见会

 

、5次小范围会议、13个专门小组讨论会,会议记录被整理成文并公开反馈。“墨尔本模式

 

”和“提升声望”成为高频关键词,几乎人尽皆知。改革虽艰难但有条不紊推进,卓有成效

 

的工作反过来鼓舞和增强了人们继续完善“墨尔本模式”的信心和热情,人们感到建构“墨

 

尔本模式”已融入日常生活,完成这所大学史无前例的改革已成为使命和荣耀。正是这种高

 

度的参与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汇聚成强大合力,保证了“提升声望”战略的顺利实

 

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大学精神培育存在制度性缺

 

陷,大学制度缺失精神向度,现代大学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并发挥应有作用。校训只是挂在网

 

上或印在纸上,没有刻在师生的心上;大学声望教育的内容如“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

 

校以我为荣”等标语,多在开学或毕业典礼时露面。随着它们的撤下、更换,短暂被激起的

 

荣誉感迅速淡化乃至消失殆尽。维护大学声望教育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211工程

 

”高校章程全部核准发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文本建构的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是如何避免

 

将文本高悬或空置案头,通过实实在在的实施策略将之细化为行动指南,转化成师生内心的

 

信念和行为习惯,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乃至血脉。让珍视大学声望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坚守

 

大学精神的意识深入灵魂,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亟待展开。

3持之以恒:大学声望需要长期积累,大学精神需要长期守护

大学声望是大学的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力等优质资源长期累积而形成的无形资产,是

 

全体师生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一旦形成,需要时时守护、代代传承。在大学发展历程上,

 

即使遭遇不利事件的影响或形象危机,都应坚持卓越追求而不降低水准,理性积极应对、化

 

解危机。1996年墨尔本大学发布“墨尔本议程”,第一次向全世界正式表达了成为世界最好

 

大学之一的渴望。20年来,墨尔本大学一直在这一愿景激励下坚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正

 

如戴维斯在《提升声望2014》报告的寄语所言:对一所大学而言,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着陆

 

点。我们的使命年复一年,是因为我们必须向每个新生代提供知识、学习技能和参与社会的

 

机会。具体任务会随环境而改变,但悠久传统会永久传承。当任教哈佛大学30余年的哈瑞·

 

刘易斯教授批评哈佛大学在追求卓越过程中失去灵魂,“学生与大学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

 

消费者与出售昂贵商品和服务的卖主之间的关系”时,墨尔本大学每份《提升声望》报告都

 

不忘在扉页提醒:不要忘记这所大学古老的校训——为未来几代人不断提升声望,鲜明表达

 

了对自身大学声望的珍视和担当。“墨尔本模式”是墨尔本大学特定改革时期的产物,带有

 

鲜明的“墨尔本印记”,未必适合其它的大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始终坚守大学精神,

 

永远珍视大学声望,时刻牢记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为世俗喧嚣和混沌所遮蔽,引领社

 

会精神追求,让追求卓越成为习惯;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把实现大学奋斗目标变成全体师

 

生共同的愿景,把维护大学声望转化成全体师生具体的生活场景。这应是依然在不断建构、

 

不断完善的“墨尔本模式”及其承载的“提升声望”战略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