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来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

发布人:刘毓琪 时间:2020-11-12 点击数: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刘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浅谈科学的文字符号观的建立和解析文字形体能力的培养》。本次报告由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和历史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

 刘钊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致力于甲骨文到秦汉文字的研究与考释,迄今已出版《古文字构形学》《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等著作十二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主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等学术刊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及省部级奖励多项,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为推进中国古文字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钊教授的讲座主要讨论了科学的文字符号观的培养和文字形体解析能力的培养两个问题。在科学的文字符号观培养方面,刘教授指出,是否有对汉字起源和构形理据的科学认识,是决定一个考释古文字的学者事业成败的关键,初学者应当建立科学的文字符号观;我们在研究文字起源问题时,应注意区分符号、早期文字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文字,不能将符号与后世文字简单比附;在分析古文字的构形理据时,应注意古文字形体来源与其使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古文字的构形变化更多是符号意义上的变化,且多受类化、装饰化等趋势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将古文字看得过于具象;在考释古文字时,不能随便使用民族学的特殊材料证明字形。在文字形体解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刘教授强调,当今的古文字字形分析已经跨越粗放的形体比较和结构分析,变得日益精密;在分析文字形体时要细密到关注笔画的粗细、笔势的走向以及笔顺的不同等问题;我们研究古文字和出土文献需要掌握许多知识,但最重要的是字感、语感以及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应加强对这三种能力的培养。

 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刘钊教授既有深厚的古文字根柢,又有现代语言学的修养;同时还能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进行研究。年轻的古文字研究者应学习刘教授的治学方法,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图/文 任健行)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