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在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周明研究员、张民教授和周国栋教授做客我校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圆满成功。讲坛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ACL前主席周明研究员、苏州大学教授&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国栋教授和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张民教授做专题学术报告。北京大学语言计算与互联网挖掘研究室负责人、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万小军教授和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张岳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在本次报告会上,三位专家分别围绕预训练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自然语言与理解做了精彩报告。郑州大学组织了学生进行了线下听讲交流,线上线下的同学积极踊跃的提问交流,报告会反响热烈。
嘉宾分享回顾
北京大学语言计算与互联网挖掘研究室负责人、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万小军教授作为主持人对本次的报告会做了开场介绍。然后由东道主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清雷院长对郑州大学做简要介绍并对做报告会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
首位分享报告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ACL前主席周明,报告题目为《预训练模型在多语言、多模态任务的进展》。最近几年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预训练模型是最近引起普遍关注的创新技术。利用几乎无限的文本数据,可以自监督的方式训练一个大型的语言模型,实现对文本的词汇的上下文相关的语义表示。在学习一个特定任务时,基于预训练模型进行细调获得了很大的性能提升。预训练模型进一步延伸到多语言、多模态的任务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介绍了多语言、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技术,探讨自然语言处理目前新的机会。也介绍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支持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的统一的预训练模型(UniLM)和支持跨语言任务的预训练模型(Unicoder)和跨模态语言模型LayoutLM。
2
苏州大学教授、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国栋进行了题为《自然语言与理解》的报告分享。虽然自然语言一直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远逊于人类。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云计算、大数据、GPU、深度学习等相关平台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感到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突破就在眼前。报告从自然语言理解层面探讨如何提高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具体包括:自然语言本质特点、自然语言理解核心任务、语言理解=篇章理解+知识图谱。
3
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张民进行了题为《自然语言处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别是知识图谱的研究背景、基于知识的文本语义理解与生成及应用实例。语言是人类智能最重要的标志,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难题之一,自然语言处理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得到各国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和政府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投入。那么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其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学科内涵、外延和技术应用场景是什么?在当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研究现状、技术成熟度、新的挑战、应用前景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报告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最后,万小军教授和张岳教授进行了活动总结,并再次向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期待更多的专家、老师和同学能关注NLP领域的进展。
以下为本次活动的视频回放和嘉宾PPT分享:
【CCF-NLP走进高校系列分享第二期-走进郑州大学】关注自然语言处理,直击研究发展动态回放地址:https://www.yanxishe.com/events/ccf-nlp-zzu
【CCF-NLP走进高校系列分享第二期-走进郑州大学】PPT资源已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链接下载学习https://www.yanxishe.com/resourceDetail/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