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 不惧路长:脱贫攻坚路上感受中华民族力量

作者: 时间:2020-09-22 点击数: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共荣的基础性和前提性保障,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开启,也标志着中国提早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实现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中国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短短7年时间里,9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成功得来不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统一战线有力团结和调动了港澳台同胞乃至华侨华人的骨肉情、同胞爱,为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发挥了独特作用。

1973年,我到内地考察,首次回到祖国,深受触动,感慨当年祖国穷困落后之状况亟需改变。我们众多远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多次亲身探访偏远贫困地区,以最直接的捐资捐物行动,解决当时内地缺钱缺物的燃眉之急。当时大家那份饮水思源、反哺桑梓的纯纯赤子之情,在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扶贫先扶智,教育创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变思想观念,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斩断“贫根”。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浪潮席卷神州,现代化管理人才短缺成为当时亟需解决的问题。1982年,在中央统战部穿针引线下,我与其他香港工商界人士创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为内地干部提供短期培训,介绍香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为国家建设培养管理人才。培华基金会成立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项目600多个,遍布内地各省市区,共16300人次受益。举办少数民族人士培训班,为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干部提供超过151个培训项目,共5233人参与。我多年担任培华基金常务委员会主席,最开心就是看到各地培华学员来信,讲述他们回到岗位后,发挥带头人作用,为当地发展和民族进步作出的贡献。看到这些就像看到一张张奖状,告诉自己多年来的坚持没有白费。培华基金会亦资助香港大学生“三心社”赴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贫困地区支教、义教,让他们更好认识祖国。2006年培华又参与“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农民实现家庭脱贫,改善乡村医疗条件,通过向中西部转移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积极消贫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的渴求日益明显。1986年先父霍英东出资与教育部合作成立霍英东教育基金,扶持优秀高校青年老师起步,先后资助了全国200多所高校近4000名青年教师,不少获得资助者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不仅个人取得丰硕成果,亦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霍英东基金会还积极向国内多间大学及大专院校捐助教学设施设备,资助或组织各种学术研究、中外交流与访问活动,助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础教育、提升义务教育水平是教育扶贫一项重点工作。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向粤赣湘红三角革命老区、广东清远、河源、甘肃、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先后捐建中小学校共58间,并资助鼓励优秀师生。我为一所希望学校“英东楼”剪彩时,带我们参观的几个小学生是当地留守儿童。他们对我说,平时只要能接到父母电话就很开心。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希望我们的一点关爱,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18年,又向广东肇庆怀集县捐助了10所“爱心图书室”。为了丰富粤赣湘红三角革命老区中小学生文体生活,1996年起,开始举办“红三角”英东杯中小学生文体竞赛活动,累计逾百万人参加。该活动已经成为该地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中小学生文体竞赛活动。

扶贫不惧山高路远

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开发式扶贫工作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国家全力开展贫困村落整改,贫困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和住房安全成为扶贫重点工作。

中华海外联谊会积极推动的“海联新农村卫生室”为老少边穷和贫困地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设施和服务,迅速得到各位理事与社会各界的热烈回应。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从2007年起捐资1亿元,帮助23个省份偏远农村修建1745个卫生室,惠及约350万农村人口。当年我到山西省的农村考察海联新农村卫生室时,医护人员激动地向我们介绍,“尽管是小小的卫生室,但设备药品比较全,能够诊断治疗常见小病,村里人今后看小病买药打针就不用出村啦!”看到村民脸上洋溢感谢之情,我非常自豪参与这一计划。

多年来,我亦积极探访灾区及贫穷地区。汶川大地震后,我们6月就到灾区现场,亲眼目睹灾难现场的惨烈,尤其汶川震区的悲惨影像更是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离开一小时后灾区又发生了6级余震。另一次是我赴四川甘孜州考察,捐建当地敬老院等社会救助设施时,同志们虽然因高山反应严重不适,但依然坚持工作,表现出敬业爱民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

作为广东人,我们亦重视广东扶贫济困活动和新农村建设计划,陆续捐助了从化鳌头镇三村路灯工程、肇庆怀集甘洒镇敬老院、肇庆怀集甘洒镇南洞邵屋新村、高要区活道镇下碟村改造和韶关乳源县瑶族搬迁等多个项目。当年我参加乳源瑶胞安置新村“瑶乐居”落成仪式,一位世代居住在海拔1000米深山里的瑶族老人,为第一次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向我表达谢意。因为长年与外界隔绝,她不善言辞;但她紧紧握住我的手,几度哽咽。我亦不禁感同身受、心潮起伏,为同胞们过上幸福的新生活由衷地高兴。

回首过去,关山飞渡;展望未来,水阔山长。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是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支点。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增速换挡等叠加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严峻挑战。但心中有光,不惧路长。希望万千海内外同胞继续凝聚爱国之心和振兴中华之力,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建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贫困彻底远离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