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灵百科

【心理加油站】如何提升专注力?

发布时间:2022-12-03  点击:

立下专心看书的flag,不久之后却开始玩手机;

开始学习之前,看看手机,玩玩电脑,拖拖拉拉进入不了状态;

需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会想着另一件也需要完成的事情。

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我们想直奔要做的事情却难以集中注意力,想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但好像维持不了多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样可以提升专注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专注力吧!


一、专注力

专注力是指将意识集中于某一特定事物和活动时候的心理状态,也是个体通过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调控来让自己主动并全心地投入到既定目标,完成目标的一种品质。专注力可以帮助我们积极投入到任务中去,高效地完成任务,也可以让我们增加内心积极的感受。当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中,会感觉时间流逝得特别快,感到内心特别的满足且充实。


图片图片二、影响专注力的因素

1.环境因素

我们的感觉器官会将外部环境刺激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信息传送给大脑,通过注意力帮助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大脑容易对所处环境中的新异刺激做出反应,对旧的刺激进行抑制。比如当手机弹出通知或发生震动时,大脑就对此优先反应,使得我们的专注力发生了迁移。

2.心理因素

压力、负性情绪和内在动机等都会对专注力产生影响。如压力与专注力呈倒U型关系,当压力过小或过大时,专注程度都会相对较低;当压力适中时,专注程度则达到最佳。而在情绪波动较大时,我们会集中在使自己产生情绪的事情中,难以专注于当前事物。此外,如果缺乏内在动机,只是应付式地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也会较难达到专注状态。

3. 任务因素

当个体有多个任务需要处理时,由于注意广度的有限性,即同一时间觉察到的客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反而会降低对单一任务的专注力。另外,人的大脑偏好快速而简单的任务,所以人们在面对较为复杂困难的任务时会出现专注力不集中、拖延等问题。

4. 身体因素

身体比较疲惫时,专注力也会下降。有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会影响专注力,当睡眠不足时,脑部额叶和顶叶相关区域的活动减弱,使人无法持续注意某一特定刺激。


图片图片三、提升专注力的好方法

1.创造学习环境

整理好书桌,保持整洁,可以在书桌上只摆放和学习相关的用具,把电子设备放在一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塑造一种仪式感,告诉自己要开始学习了,有助于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一次只做一件事

研究显示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只能在任务间进行转换,而每一次转换可能要花几分钟才能进入状况,所以在任务切换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分心,出错机率也会提高。我们可以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以及需要完成的时间进行综合排序,并逐一执行,重要的是每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在每件事情完成前,绝不分心,确保专注力。

3.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运用“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的循环,在还想多做一点的时候进行休息,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持25分钟的极度专注。我们可以在桌面上摆放一个计时器,每25+5分钟为一轮,这样既可以看得到时间,也可以免于使用电子设备。

4. 练习冥想

专注力和身体的肌肉一样,也可以通过训练来加强。冥想是一种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某一特定对象上的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并且对于增强专注力、认知能力和执行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在当下信息涌动、潮流奔腾的时代,保持专注也是一种修炼。我们可以尝试善用提升专注力的技巧与方法来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参考文献

王谊.(2020).移动学习情境下大学生学习动机与专注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农业大学).http://kns.cnki.net.zzulib.vpn358.com/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2202&filename=1021728033.nh

Mihaly Csikszentmihalyi,Philip Latter,Christine Weinkauff Duranso. Running Flow[M].Human Kinetics, Inc.:2017-01-27.

Csikszentmihalyi, M., Abuhamdeh, S. and Nakamura, J., 2014. Flow. In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 227-238). Springer, Dordrecht.

Csikszentmihalyi, M., 1997.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王梦迪.(2021).试一试“番茄工作法”. 成才与就业(Z1),44.


上一条:【心理知识科普】面对不确定,如何提高控制感? 下一条:【心理加油站】短期快乐还是长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