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灵百科

【健心科普】欲说还休,清明节中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3-04-05  点击:


“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拜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此外,还有踏青、打马球、放风筝等各种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是人们在这个春天里迎接新生命、迎接新生活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清明节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和心理意义。

1.通过“持续性联结”的方式疗愈哀伤

图片图片图片哀伤不仅意味着哀伤反应的状态,哀伤也是一种悲伤体验和修通的过程。Klass(1996)提出了持续性联结的概念,即“悲伤的结束不在于切断与逝者的联系,而在于以不同于生前的方式在内心‘安置’逝者”。清明节作为公共节日,通过怀旧亲人,给生者以持续性、规律性联结的机会。清明节的扫墓祭祀,通常是整个家庭或家族的行为,通过与家族的血脉相连,使哀伤转化为生生不息的力量。

2.清明节中的情感表达具有双相性

图片图片清明节中情感表达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是比较高调的表达,敲鼓、放炮等,不压抑,无内伤。另一方面是淡淡的表达,隐而不发,哀而不伤,具有“意会”性。清明节在哀伤的情感表达没有葬礼或忌日哀悼时那样强烈。但与此同时,很多传统习俗和祭祀仪式是“高调”的、大张旗鼓的。祭祀物品常十分丰富,也有诸如鞭炮、燃香等特殊祭品。在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带情感宣泄性质的表达后,人们能更有力量地重新面对生活。

3.清明节象征新生命的萌发

研究者提出了哀伤四个任务,其中之一就是“重新安置对逝者的情感,并带着它继续生活”(Worden,2008)。清明节正值春天,是哀悼的日子,也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丧亲者面对哀伤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春天万物复苏,是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希望感、生机感。清明节特殊的心理意向象征生机和希望,也预示着活着的人还要好好迎接新的生活。


图片清明节是中国人沟通生命往来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截然断裂的,而是自然衔接、接踵而至的。将祭祀与踏青相结合的文化传统意味着在表达哀伤的同时,也同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可以说,清明节是中国人面对哀伤,面对生命,同时朝向新生活,将希望注入现实生活的一种内在智慧。


参考文献:

[1]何丽,唐信峰,朱志勇,王建平.持续性联结及其与丧亲后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5):765-772.

[2]周蜜,贾晓明.清明节哀伤的心理意义及特点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学通讯,2021,4(04):226-231.

[3]洪欣荷,高梦宇.保护传统节庆习俗生命力探索节日内涵传承新途径——关于清明节文化的问卷调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166-170.

[4]Klass Dennis,Silverman Phyllis R.,Nickman Steven. Continuing Bonds: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M].Taylor and Francis:2014-05-12.

[5]Terry L. Martin. Worden, J. W. (2018).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J].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2019,80(2).


上一条:【健心科普】运动与心理那些事儿 下一条:【健心科普】“愚”人不如“愉”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