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著名学者曹顺庆教授莅临文学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4-10-31

 

10月28日下午,应郑州大学文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学院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到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文学史与话语权》的学术报告。文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听讲,党委副书记甘剑锋主持报告会。

曹教授开篇便提出了他认为可以称得上是“科学上的歌德巴赫猜想、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疑难”的四个问题,即西汉为什么没有文人诗歌、《史记》为什么没有墨子列传、唐代有无白话诗歌、为什么现当代文学史不收现当代人创作的古体诗词。这四个问题立即将所有在座人员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随后曹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研究,用唯物史观和大量文献实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切历史既不是完全的信史,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都是话语权控制与斗争的历史。曹教授指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争夺的就是话语权,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话语取得了霸权地位,因此墨子不被司马迁重视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长时间内,凡《诗经》中涉及男女爱情的内容就只能按圣人们的解释来讲,那就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爱情是文学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不能说爱情,不能写爱情,没有文人诗歌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此外曹教授还通过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的例子,分析英语的普及不是因为英语好听、好说、好学、科学,而是因为其背后的国家实力。在此基础上曹教授对开篇的四个问题分别用话语权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曹教授整场报告幽默风趣而又发人深省,他提出了话语权与文学史这样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拓展了同学们的研究路径,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报告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研究生会供稿)

上一条:刘志伟教授受邀为2014全国校园体育文化论坛作主题报告
下一条:我院研究生参加2014年度嵩山论坛第十期专题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