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我院研究生参加2014年度嵩山论坛第十期专题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 2014-10-29

 

     2014年10月24日,“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论坛”第十期专题讲座在我校成功举办。主讲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唐晓峰先生,围绕“嵩山与中华古代文明”的主题,以其渊博的学术素养深入浅出地为郑大学子们奉献了一场高品质的文化盛宴。文学院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论坛”,是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凤凰卫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高端文化论坛。在此次讲座中,唐晓峰教授将地理与历史相结合,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华夏文明的发展。他首先从河南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讲起,征引翔实材料指出素有“有夏之居”之称的河南,在华夏文明的初始的夏商周三朝的地理意义,并图文并茂的为大家生动介绍华夏六大文明发源区域。接着唐教授从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地理概念精彩地分析了“九州”的地理文化意义并展示中国古代疆域模拟图,并分析阐释“中国”二字最早的记录及其原始意义,给大家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中西对比中,唐教授用生动的举例让大家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不同。随后,唐教授从神文时代的高山神性到人文时代的道德化讲述了“五岳”在历代中国王朝建设中的政治和文化内涵。最后,唐教授从现代的北京城中轴线引出中国古今城市格局中“中”和“方”的概念和其内在文化寓意。讲座尾声,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程桂枝就“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所面临的问题”向唐教授提问,唐教授从中国人际关系角度切入,从文化传承的维度阐明了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深厚底蕴。

此次文化论坛,唐晓峰教授以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的发展,在与同学们的热烈互动中,唐教授细致耐心点拨启发了同学们对华夏文明研究的思索,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兴趣,在同学们雷鸣般的致谢掌声中,此次嵩山论坛报告会圆满落幕。


唐晓峰教授简介
    唐晓峰,男,1948年生,辽宁海城人。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72-1975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78年复入北大,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后留校工作。1986年秋赴美国希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地理系留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院)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古代地理学思想史。


 

                                                                               (马俐新供稿)

上一条:著名学者曹顺庆教授莅临文学院讲学
下一条:细品高雅诗词艺术,领略相声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