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发布时间: 2014-09-28
我院文艺学教研室王进进副教授2014年8月15至19日应邀赴河南大学参加了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国际研讨会;9月11日至15日在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参加了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她先后在会议上分别做了题为《“看”的“快感”:关于劳拉·穆尔维“视觉”说的一种解读》、《“女性观众”之谜:解读玛丽·安·多恩<电影与装扮:一种关于女性观众的理论>》的发言。
附一:
“‘看’的‘快感’:关于劳拉·穆尔维‘视觉’说的一种解读”发言摘要:
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中,劳拉·穆尔维的理论创见占有重要一席。她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叙事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看”的性别分工位置以及文化价值,即,“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形构,处于“被塑造”的状态;“看”产生快感并促使观看癖自恋的发生。而自恋的心理基础在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所阐说的因错误识别而导致的主体想象性呈现。所以,毁灭“电影快感”就意味着反抗与革命。
附二:
“‘女性观众’之谜:解读玛丽·安·多恩《电影与装扮:一种关于女性观众的理论》”发言摘要:
《电影与装扮:一种关于女性观众的理论》是玛丽·安·多恩的一篇力作。从问世以来,深受学界的关注。笔者从电影理论教学实践出发,发觉,她并非仅仅为大家形塑一个“理论”上的女性观众,更在于揭秘女性观众不可能的宿因。当然,她的溯源与众多女性主义理论家一样,直指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气质的“建构”。由于女性与电影形象的“近似”与“相近”,犹如象形文字之于所指称的实物一般,造成女性观众与电影形象距离的丧失,套用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话来说,没有距离感,窥淫的欲望无法满足。所以女性观众就只能是自恋而已。鉴于此,女性身份开始转化。对此,弗洛伊德无限次的表明女人第二性的合乎生理社会性。与易装相对立,装扮则在于突出女性的性属,是女性的过度化。而现实的经典好莱坞电影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装扮”的“荡妇们”,因为“装扮”操控了观看的主导权,割裂了男性凝视系统的建构。因而,玛丽·安·多恩力挺“装扮”理论的革命。
上一条:李勇老师参加中国新文学学会第三十届年会暨“当代文学中的反腐倡廉与生态和谐”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文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