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传媒中“×族”系列词语漫谈

发布时间: 2009-11-04

 

月光族、北漂族、拇指族、丁克族、沙发族、烤鸭族、拼族……X族”, 近几年, 网络和大众传媒中一下子涌现出许多以“族”为词尾的新词, 来反映当前新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现代汉语词典》对“族”的解释为: ①家族。②古代的一种酷刑。③种族、民族。④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如: 水族、芳香族化合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这个义项上新产生了“打工族”、“上班族”等词语, 有了“族群”的意思。2000年以后, 这个义项所表示的事物某种共同属性的意义在原有基础上突飞猛进地扩大化, 表现为只要一类人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 人们就会用“X族”来称呼之。面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群, 创造出许许多多“X族”词语, 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跟使用交通工具有关的: 有车族、搭车族、爱车族、公交族、地铁族、自驾族、本本族……其中“‘本本族’指有驾照, 但很少开车的一类人”。( 《汽车“本本族”亟待管理》《新疆时报》2007.1.24)

与工作、工种、工作环境、事业等有关的: 上班族、打工族、工薪族、加班族、办公族、白领族、蓝领族、粉领族、北漂族、留守族、稍息族、奔奔族……“奔奔族”指生于1975年~1985年左右的中青年人群, “‘奔奔族’被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 他们一路嚎叫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 同时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 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 时刻承受着压力, 爱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 《信息时报》2006.7.19) 。“稍息族”指在职场长期拼搏, 已经有些功成名就, 但身体存在亚健康状态,需要短暂休息的一类人。“这些‘稍息族’的主要特征是: 正值壮年, 事业小有成就, 本行业的骨干, 主动要求‘稍息’。……拼搏也需要‘稍息’”。(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2.5)

与考试学习有关的: 学生族、自考族、考研族、烤鸭( 考雅思) 族等。

跟青年人的生活状况有关的:

月光族, 是每个月工资都花光的一类青年人。啃老族、抽老族、倚老族、傍老族、靠老族、食老族是没有工作, 依然依靠父母生活的青年人。持卡族、血拼( 疯狂购物) 族表示消费方式和观念。

单身族、丁克族、急婚族、惧婚族、隐婚族、闪婚族、急嫁族、太太( 都市富婆专职太太) 族反映青年的婚姻状况和对婚姻的态度。例如: “隐婚族”指“已经履行了结婚的法定手续, 却并不对外宣称自己‘已婚’身份的一群人。这个‘隐婚族’群体, 在各种争议中茁壮成长。”( 《人民网》2005.10.26)

电脑族、DIY歌族、新网族、游戏族、闯关( 游戏过关) 族、网族、博族、QQ族、拇指( 发手机短信) 族— —以上跟电脑网络有关。泡吧族、背包族、驴族、自游族、夜摄族、晚睡族、租屋族、逛街族、拒电族、拼族、换( 热衷于物品交换) 族、动漫族、卡通族、溜溜( 溜冰) 族—— 以上与青年生活情趣有关。追星族、追新族、摇旗( 摇旗呐喊) 族、粉丝族— —表现青年人对歌星、名人追崇。

拒电族“当号称‘第四媒体’的网络、‘第五媒体’的手机迅速改变大众生活时, 美国大都市中却出现这样一群人: 受过良好教育, 生活富足, 却拒绝使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他们被称为‘拒电族’”。( 《重庆晚报》2007.1.28)

拼族“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在崇尚简约生活的圈子里, ‘拼族’ 进行的各种‘拼消费’, 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时尚形式— —你可以因‘拼车’而节省50%以上的车费, 也可以因‘拼饭’而多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至于‘拼’的其他细节和更多享受, 那只有参与者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快乐。”( 《市场报》2006.2.17)

沙发族“‘沙发族’已然成为一个疯狂的有些匪夷所思的网络族群, 他们通过虚拟世界中等待坐上名人博客的‘沙发’,获得与名人‘亲近’的满足感。”(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7)

以上“×族”系列新词绝大多数是反映当前青年人的生活情趣、生活工作环境、眼界视野的, 与青年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这些“×族”新词, 个个形象、生动, 它们以其鲜明的有个性的创意、既新又异的特色, 表现出新新人类的时尚与简约。所以,“×族”系列新词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异常活跃。

“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 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个框架就像造词的模子一样, 能批量地产生新词语, 并使其所产生的新词语形成语族。”一旦社会出现了某种新事物, 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时, 词语模就能批量创造出新的词语。“×族”就是这样一个词语模。“族”, 表示“某一类人”, 在使用的过程中, 其意义已经泛化, 成为定位语素— —词缀, 具有名词性,与“者”、“们”、“民”等词缀的作用一样。表示意义的关键是它的组成部分“×”, 不同结构类型“×”和“族”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族”不同的结构类型。例如:

1. 名词+族月光族电脑族拇指族

2.动词+族拼族换族留守族

3.形容词+族酷族闪族可爱族

4.短语+族啃老族搭车族追星族

5.叠音词+族奔奔族本本族溜溜族

6.字母词+DIY歌族QQ

7.音译词+族丁克族卡通族沙发族

这种词语模造词的方法, 其实是词汇发展扩大的基本方法。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后, 必定有一个表现这个新事物的新词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发展, 新事物不断涌现, 新词的产生也迅猛异常。利用修辞方法, 用比喻、借代、仿词等辞格, 或者使原词义项扩大化、旧词新用、词义转移、短语缩减的办法创造新词, 是“×族”系列新词常用的手法。

缩减: 从音节过多的词、短语甚至句子中抽出重要的词, 精简、压缩, 以求简洁生动, 它符合人们在语言运用中的趋简求易的心理。例如“月光族”的“月光”, 是每月工资都花光。缩减法的优点是能够突出重点, 使复杂的词语简单、形象、生动, 以便于书写、阅读和增强语言表现力。

谐音: 利用声音相同、相近造成语音和意义的双关。例如: “烤鸭”族, 语音与“考雅( ) ”相近, 考雅思用“烤鸭”表现出来。

借代: 是以点代面, 以部分代整体, 以特征代本质。本本族、白领族、背包族、拇指族、银发族都是借代辞格。

比喻: 奔奔族、稍息族, “奔奔”、“稍息”比喻工作的不停奔跑和暂时休息。

社会的高速发展, 要求新词产生的速度必须跟上, 新时代传媒为新生词语提供了滋生和传播的土壤。“×族”系列新词, 因为形象、传神, 诙谐、风趣, 充满了智慧和想象力, 而且贴近生活, 很容易被接受, 所以能以极快的速度, 在网络和传媒传播开来, 能够极大满足新词语的创造和使用者的要求。

〔本文载于《新闻爱好者》2007.10(上半月)〕

上一条:由“生态批评”谈现代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下一条:论“函的形式”与“函”的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