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0-11-05
2020年11月4日下午,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绍初先生受邀返校,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治学琐谈》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罗家湘教授主持,文学院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
俞绍初先生生于1937年,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顾问、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也是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创始人。俞先生长期致力于古籍整理及古典文献与文学研究,在建安文学、江淹和《文选》学等研究领域皆卓有建树,先后出版《王粲集》《建安七子集》《江淹集校注》《曹植选集》《昭明太子集校注》《新校订六家注文选》等优秀古籍整理成果十余部,主编有《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文选〉与文选学》等论文集。其学术成就见于多种名人录及相关研究述评。
俞绍初先生首先分享了他的学术经历,从1960年至郑州大学任教之初研习唐宋文学到致力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从到四川大学进修讲至创办、引领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发展壮大。其中,俞先生着重讲述了嵇文甫校长、杨明照先生、郝昺衡先生在其学术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启发作用,揭示了学术研究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鼓励文学院广大师生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开拓进取,发扬光大。
继之,俞绍初先生围绕“史料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定、解读、运用”两个问题展开讲述,指出文学研究必须与史料学紧密结合,只有从史料考辨入手,廓清文学作品和作家行迹的本来面貌,才能展开进一步的文学考察,由此得出来的结论才较为确凿;文学研究必须从史料出发,尊重材料,而不能超出材料随意解读。讲座中,俞先生不仅分享了自己整理《王粲集》《建安七子集》的经验,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先后以《水经·江水注》、孟浩然《过故人庄》、萧统《文选序》、陈琳《神女赋》等为例,指出一些前人未发现或解读错误的问题,提出了自己新颖独特而颇具说服力的看法,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俞绍初先生娓娓道来,讲座共持续两个半小时。最后,罗家湘教授总结指出,俞先生作为文学院的元老,为文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讲座更是令人如沐春风,鼓励在扬师生好好学习传承俞先生的治学之道。王保国教授总结俞先生的治学之道为“攻其一端,而及其余”,强调师生研究中一定要重视史料的作用。王东老师、高小慧老师、刘玉叶老师、邵杰老师、王勇老师等也都分享了个人的体验与心得,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郭乃绮 孙雅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