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0-11-20
11月20日上午9:30,“文学院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在文学院202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罗家湘教授主持,李运富院长做了重要发言,参会人员主要是文学院青年教师。
李院长首先对参会教师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李院长提出,项目申报难度大,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随后,李院长就项目申报中选题、论证和表述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在选题方面,李院长提出,选题首先要新颖有特色。在确定选题之前,应对自己本专业以往的选题有所了解,确保选题的独特和创新性;其次,选题应从个人实际出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进行选择,专注个人研究;最后,选题范围要大小适中,李院长用自己做“古今字”研究的经历告诉各位老师,选题不能大而无当,要“小题大做”,做精做深。
在论证方面,李院长首先谈到标书填写要心中有数,逻辑恰当;针对文献综述,李院长提出综述应当是在前人研究的终点上寻找自己的起点,发现研究方向,切忌罗列文献;针对研究思路和方法,李院长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要积极寻找新的研究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具体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表述方面,要做到清晰、规范和明确。作为文学院的老师,在文字和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准确,语句上不能出现逻辑错误,行文流畅。李院长特别指出,若题目中涉及到新概念,一定要进行释题。
李院长的讲话给在座教师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也为老师们的选题打开了新思路。罗教授对李院长的讲话进行了补充,并邀请到往年成功申请项目的老师向大家做经验报告。
魏华莹老师分享了自己填写标书的经验,她认为写标书是一个自成逻辑的过程,要立足整体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反复打磨,研究内容要体现现实价值;张阳老师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他老师给了她莫大帮助;梁帅老师则从标书草拟在“文献、理论、文学”三方面的价值去谈自己的经验,也提出在平时就应多思考多练笔,积累经验,为申报社科项目做准备。
三位老师的分享给了大家很多启发,随后,在座老师针对自己的选题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收获颇丰。罗教授最后对本次动员会做了精彩总结,提出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潜心学术,认真思考,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编辑:冯易尘
摄影:冯易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