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发布时间: 2020-11-23
2020年11月20日20时,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受邀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杏林讲坛”讲学,题目为《谁的风景,如此优雅——唐诗解读举例》。讲座由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刘志伟教授主持。
过常宝教授现任河北大学学术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系统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及唐宋诗词鉴赏。
过教授从陶渊明《饮酒》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入题,揭示出古典诗歌中的风景书写具有两种主题:一是呈现道家意趣,讲求与自然合一;另一是“在路上”,表现人在岔路上的选择与迷茫。以此为基础,过教授又在三个单元中,细致分析了多首唐诗作品。在“山涧落花”单元中,过教授深入分析了王维《竹里馆》《鸟鸣涧》《辛夷坞》三首诗,不仅上溯“竹林七贤”来发显“竹林”的意义,即通过他者的注视和认同,克服自己从政治舞台中游离出来后的孤独感;而且论述了“明月”作为诗篇中某个特殊的存在者,表现着绝对孤独所对应的“澄明之境”。同时,论述了诗作中观照者的逐渐消退乃至消失,使得自然生命无穷循环,呈现出命定般的陶醉,从而展现出王维作品中超越人间经验的孤独召唤与否定主体性的空寂诗境。在“秋野深处”单元中,过教授集中分析了李贺《南山田中行》的特殊风格,透视出诗作偷窥异域秘境般的诡异、及作者随意组合意象却扔掉象征系统的“自在之我”。过教授结合梵高的油画名作《麦田里的乌鸦》,认为李贺此诗表现着秋色当中迷离的伤感,意味着原有期待破灭后宇宙真实对个体生命的诱惑;至于李贺的死亡,只是想翻开人生的另一面,是听从死亡召唤、停止意义追求的结果。在“深夜里”单元中,过教授对李商隐《花下醉》也作了简要而精当的论析。
过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既有细致入微的字词分析,又有深刻宏观的理论观照,且语言幽默、讲述活泼,在论述唐诗时常以中外名画作为参照,展现出丰厚的学养与开阔融通的学术格局。文学院副院长罗家湘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对过教授的相关学术成果及其价值作了精当总结。
文学院院长李运富教授,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研室王建生、赵俊玲、高小慧、刘玉叶、王亚楠、邵杰、梁帅、吕淑焱以及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张阳等老师出席,文学院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邵杰/文 任健行/图)
上一条:滋兰树蕙六十年 潜心科研著新篇——郑州大学俞绍初教授从教六十年
下一条:文学院举办2021年度社科基金申报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