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下午,应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惠海峰在我院第五会议室为全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数字人文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与批判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莉教授主持,我院部分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惠教授以“数字人文能为外国文学研究做什么?”为核心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文技术为外国文学研究带来的新视角与新方法。他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释了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建模、计算文体分析(Computational Text Analysis)和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等技术在文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如何实现宏观视野与微观分析的有效结合,以提升研究深度。通过LDA主题建模,研究者可以从跨度数百年的文学史中提取百部小说的多重主题,并生成特定主题在不同时段小说中的分布图,从而呈现社会思潮对文学创作倾向的影响;计算文体分析利用量化指标(如依存路径长度),解析文学语言特征及其在社会语境中的演变规律;而情感分析则通过考察不同时期基于作者性别区分的情感词汇使用频率,揭示特定历史阶段作家群体的情感表达特性及其与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相关性。此外,惠教授还运用BookNLP技术分析了19世纪英国小说中直接引语的出现频次、篇幅与语速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物品分类与主题表现的联系,并借助地理可视化技术,呈现了曹文轩的《夏天》在美国图书馆的馆藏与当地亚裔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创新潜力与实践价值。
张莉教授高度评价了惠教授的精彩讲座,指出其研究融合数智技术与数智思维,深入挖掘了外国文学文本研究中常被忽视的细节。她强调,尽管惠教授的研究依托技术手段,其核心依然立足于“人文”本质,为文学研究者在数智时代克服技术壁垒提供了全新视角。随后,周雪松副教授、宋根成副教授以及其他与会师生,就系统文本中的关键词分类、外文人名提取、数字人文与文学地理学的融合,以及数字人文研究工具的应用技巧与创新思路等问题,与惠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供稿:楚聪
一审一校:王露阳
二审二校:周雪松
三审三校: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