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曾经风趣地说:“沈琼成了食管癌的标签,提到食管癌,必然离不开沈琼;提到沈琼,必然离不开食管癌。”这种说法并非夸张,沈琼是世界上首例食管原位癌的发现者和报道者,是食管细胞采集器的发明人,食管细胞学的创建人。他的食管细胞采集法,在国际上被称为“沈氏拉网法”,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使我国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他的名字与食管癌联系在一起,得到世界公认,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第一次访问沈琼是在1972年5月。当时河南医学院同全国高校一样,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准备复课。学院领导让我整理一份下乡医疗情况的材料,于是我前往林县了解学院肿瘤防治队的情况。
这个队驻在一排简陋的平房之中,但其中既有内科、外科、放射科医生,又有病理科、药理科专家。他们是1959年陆续来到林县的,已有十多年了。谈起工作情况,大家提到最多的是沈琼吃苦耐劳和和发明食管细胞采取器的事迹。沈琼是这个队伍中最年长者,1967年他已56岁,“文革”期间还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但沈琼对此不予理睬,照样下乡进行食管癌普查,认真采集标本、涂玻阅片、诊断食管癌,这让我对沈琼有了个轮廓印象。
因为沈琼下乡,白天没有见到他。直到傍晚,他才风尘仆仆而回。只见他高高个子,身材魁梧,穿着一件灰色夹克,上面落满尘土,略显疲惫的脸上,透露出温和沉静的神色。他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我迎上前,说明来意,他点头说好。但这时有几位农民也在等他,他转身就去接待农民了。
直到晚饭后,我们才进行交谈。他语速较慢,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讲了他为何来河南,为何来到林县,又为何坚持下乡,语言朴实无华,但在我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
防治食管癌责无旁贷
沈琼又名沈光汉,1911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曾任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讲师。
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教学力量不足,不久,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患病不能工作。国家卫生部决定从武汉抽调骨干教师到河南,以应教学科研之急需。1955年沈琼来到河南医学院,任病理学教研室副主任。1959年,他参加了由河南医学院为主组建的“河南省肿瘤防治队”,来到了食管癌高发区林县。
林县(现为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角的太行山东麓,境内丘陵遍布,山高石厚,农民生活贫困,流传着“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来逼债,农民日夜愁”的民谣。
1957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全国山区座谈会上提到,林县有“三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食管不通。“食管不通”是指许多人患了食管癌,当地俗称“噎食嗝”。民谣说:“得了噎食嗝,阎王就请客,神仙也难治,吃秋不吃麦”。在食管癌高发区,村村都有食管癌患者,家家都有因食管癌而死的亲人,还有祖孙三代都患了食管癌的家族。
1958年,周总理听了关于林县食管癌情况汇报后,提出要在林县建立食管癌防治基地,对食管癌要“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为一名病理学医师,当了解到林县的食管癌发病情况和周总理的嘱托后,沈琼感到自己身上有千斤重担。他来到河南原属于借调,可以工作一段后回武汉。他心想,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要摸清食管癌的发病机理,为治疗提出对策,周总理提出的要求正是他的职责,林县食管癌高发,正是他最应该前去战斗的地方,义不容辞,因此他放弃了回武汉的念头,下决心在河南扎下根来。要找出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仅靠在室内翻资料、查病例、看标本是远远不行的,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深入山村普查食管癌
在林县县委和医疗部门支持下,沈琼带领年轻的医师开始在林县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进行食管癌普查。不管是炎热酷暑、雨猛风狂,还是严寒地冻、漫天飞雪,他们一直坚持不懈,辛勤工作。
起初普查食管癌,用的是钢制的食道镜,插入病人的食道内进行检查。但这种器械检查吞咽困难,病人恐惧地称之为“吞宝剑”。而且这种检查只有在癌肿出现时才能发现,但这时,食管癌已进入中晚期,最佳手术时机已经丧失。既不能早发现病灶,晚发现又无计可施,病人感到这种检查方法既痛苦也没有多大作用,因此难以忍受,于是不少群众听说来普查就采取躲避或抵制态度。
沈琼带领年轻医生到林县农村巡回普查,生活十分艰苦。工作地点是简陋的民房,吃的是杂粮红薯,还有霉变的米糠饼。每天行程几十里,大多是崎岖山路。没有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只能靠两条腿,翻山越岭,在崎岖小路上艰难行进。
由于十分劳累,再加营养太差,不久沈琼患了浮肿病。有的同事劝他回郑州治疗,武汉医学院也来函请他回武汉工作,而他说:“我们刚开始普查,岂能能半途而废?我有点浮肿可能是刚来生地不适应,自己调整一下就好了。”
有的山村离县城较远,他晚上就住在村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农民交朋友。他看到有的农民生活贫困,就尽力给予帮助,甚至多次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拿出自己节省的粮票,送给特困户。有的农民患了其他病,他也帮助诊治,还介绍疑难病患者到郑州就医,看哪个科,找哪位医生,他都详细介绍,免得患者走弯路。如此关心体贴,和农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在田间地头,村旁树下,他随时随地与农民交谈,向农民普及食管癌防治知识。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倾心向他介绍食管癌发病情况,村干部和党员、劳模等带头接受普查,帮助他到各户动员群众前来接受检查。因此他们收集到大量翔实而又珍贵的有关食管癌的第一手资料。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林县13个公社的大小800多个村庄,至今年岁大些的农民还经常念叨:“当年来了个沈讲师,问寒问暖问病情,待咱农民似亲人,解困排难真热心。”
吃苦受累沈琼并不在意,他感到揪心的是农民对那种“吞宝剑”似的检查手段的恐惧;揪心的是进行了这种普查并没有达到早发现、早诊断的预期。
创制“食管细胞采取器
沈琼深思:普查难以进行、效果不佳,不能怪罪病人,也不怨群众思想落后,而是因为检查方法有缺陷。为了实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他下决心要研究出一种群众能够接受、痛苦小、能发现早期食管癌的新的检查方法。
在林县的岁月里,他既看到林县人的贫困艰苦,又目睹了林县人战天斗地,打造“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壮举。上世纪60年代初期,红旗渠建成,水通了;劈山架桥,路通了;三不通就还剩下了一个“食管不通”,这可是医学界的责任啊。沈琼常和年轻医生说,我们要牢记周总理的指示,学习发扬红旗渠精神,想办法攻下“食管不通”这座大山。食管癌这个祸害人的“妖孽”不铲除,我们寝食难安啊。
他感到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一定要找到早期发现食管癌的方法,为此整日冥思苦想,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虽然有食管冲洗和探针擦拭等方法的记载,但都没有取得成效。不能就此止步,要迎难而上。他决定亲身进行试验。先是在胃管的末端装上一个密闭的气囊,外面装上指套,忍着恶心吞了下去,充气后提出,试验多次,显微镜下却没有发现脱落细胞。他想,可能是指套过于光滑所致,怎样才能提取出食管细胞?他反复琢磨,忽然想到了农村老大娘头发上使用的网套,是否能借此网住细胞呢?于是他就从市场买来这种发套,缚在气囊外面,再次亲自试吞。食管受到网套刺激,疼痛恶心,但他强忍着将其吞入食管和贲门,充气后拉出观察。令人惊喜的是,网套上取得了食管黏膜表面的细胞,将其涂布于载玻片上,固定染色,可以制成细胞涂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正常。
虽然初步试验有效,但沈琼考虑到,这种发套比较粗糙,对食管有较强刺激,病人还是难以接受。于是他和同事们反复研究试验,后来改用细软脱脂棉线编织的网,制成了可以顺利吞咽的“网囊食管细胞采取器”。
在应用中,沈琼和同事们又多次试验改进,及时发现并弥补了这种方法的某些不足之处。如创制了适合采取食管和贲门细胞的葫芦形采取器;为了准确对癌定位,采取了“分段拉网法”等等。沈琼曾往返上海,在上海医用橡胶五厂帮助下,批量生产了“塑胶双腔管网囊食管细胞采取器”,以供大规模普查应用。
这种被称为“食管拉网法”的检查方法看似简单,但它可以对食管细胞进行提取和鉴别诊断,能在细胞刚刚癌变时就能捕捉到它,而且检查简单、迅速、无痛无创,利于群众接受,适合大面积普查,为开展人群预防性普查和早期发现食管癌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
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对这种病理检查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号召并安排在全县范围内采用“拉网法”普查食管癌。首先对年满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普查。沈琼等撰写论文时,统计了1962年10月至1965年5月由县医院普查和定点普查的4716人,发现食管癌933人,其中食管癌早期50人。
研究证明,“拉网法”使食管癌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癌。采取“早治疗”措施,可使早期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有的早期手术可存活10年、15年甚至20年以上。第一批普查中,有位老红军无吞咽困难等症状,但拉网检查时发现食管细胞早期癌变,手术后健康生活了17年。
建立食管细胞诊断学
沈琼和病理学的同事们,经过大量拉网涂片,对各种食管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有关数据等进行了观察分析对比,将其划分为正常、轻度增生、重度增生、近癌(癌前期)和癌等几个阶段,便于鉴别诊断,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食管细胞上皮增生与食管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对食管癌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菌伞型,并且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等,为食管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创建了食管细胞诊断学。
在病理学、放射学、内科、外科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努力下,河南医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早期食管癌通过拉网及时准确诊断,然后采取手术、药物、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此后经过多年来有关单位大力协作,共同努力,我国在食管癌的病因学、发病学和防治研究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荣誉面前不停步
1973年,沈琼受邀赴意大利,参加“世界第二届肿瘤早期诊断与预防大会”,作了“食管癌早期诊断”的报告。与会代表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这项研究填补了世界早期食管癌诊断的空白。此后,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纷至沓来,如美国著名的研究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形态的考尔斯教授等多位病理学家,到林县参观沈琼建立的研究食管癌的“自然实验室”。有位美国专家曾认为:食管癌只有鳞癌,而无腺癌。参观中,沈琼拿出食管和贲门腺癌标本涂片让他看,他说:“真想不到,我原来的研究需要补充完善,如今眼见为实,我的专著再版时一定要把食管和贲门腺癌等内容补充进去。”专家们看到了早期食管癌细胞标本时,都感叹这一发现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随后,河南日报派两位记者对沈琼进行了专题采访。我作为办事组(当时办公室的名字)人员陪同。但困难的是,沈琼的介绍十分简略,而且再三说:“这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最好不要写我个人。”两位资深记者只得扩大采访面,访问了沈琼的助手和同事,这才收集到需要的素材,写出了长篇通讯《踏遍青山人未老》。
这篇关于沈琼事迹的报道发表后,反响强烈,不少人拿着报纸来找沈琼求医问诊,还有周边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来的患者,有的不记得沈琼的名字,但记住了通讯的题目,说:“我们是来找青山的。”对各地前来找他的患者,沈琼都热情接待,若有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者,再将其介绍到外科或其他科室治疗。有的同事说:“沈老师日夜不闲,成了患者接待员了,他既解答、检查,还领着患者联系治疗和安排手术,管的太宽了,也不怕跑腿受累。”沈琼听到后微笑着说:“病人一路辛苦找来,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自己受点累跑点路,能给他们一点帮助,心里畅快啊!”
由于在食管细胞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沈琼由讲师直接晋升正教授,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之后又获全国医学卫生科技大会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河南林县工作的几十年间,沈琼和刘芳园、苏济豪、刘桂亭、张覃沐、王瑞林等医学专家,形成了食管癌检查、诊断、手术、化疗、中医治疗等“一条龙”治疗措施,医学界还谐称他们为“三驾马车”,他们几人分别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成为各科著名专家。
沈琼先后应邀赴美、法、德、日等国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好评,他发表的关于食管癌防治的学术论文,被众多国内外刊物采用。
创建癌前期重点实验室
作为医学教育家,沈琼教授对病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组建了病理学科团队,历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癌前期研究室主任等,著有《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等著作。
沈琼是国务院1981年首批授予资格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半个多世纪来,他耕耘不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河南省的病理学科快速发展。
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省部共建食管癌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运行,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几年取得多项科研成果,郑州大学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病理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不忘初心,寄希望于年轻才俊
2000年,三校合并建立新郑大后,我曾访问过沈琼。他说三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利于教学科研医疗迈上新台阶。现在郑州大学,肿瘤学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荟萃,食管癌研究有许多年轻拔尖人才,实验设备条件更加完善,还有物理化学等优势学科配合,相信食管癌这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顽症,终将被人类彻底攻克,周恩来总理“征服癌症”的夙愿和号召必将实现。我们郑州大学要在攻克食管癌战斗中当先锋,当主力军。
2000年前后,沈琼又几次到林县,参加全省性的食管癌研讨会议。在其中一次会议期间,我曾到林县对他进行了采访。这时他已经90高龄,行动略显迟缓,语速更加缓慢,但思路清晰,话题依然不离食管癌。他说,近来内镜、CT、核磁共振等新技术出现,诊断早期食管癌有了新的先进手段,治疗也有新进展,值得高兴。但河南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比较高,我们任重道远。现在要把如何预防食管癌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抓。他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上世纪80年代,他与鹤壁市肿瘤研究所合作,在该市郊区食管癌高发区农村,试用粗制核黄素、冬凌草和腐殖酸分别治疗食管细胞重度增生者,3年后筛选出粗制核黄素为最佳治疗药物,便继续采用粗制核黄素治疗。至1989年,累计癌变率为5.8%,而未治疗的自然癌变率为14.9%。1988年至1991年,再次以1006人群实验3年,证实其癌变抑制率为63%。他们还设法从豆粕等原料中提取“粗制核黄素”,由药厂生产成药维酶素。这是针对食管癌与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的病因提出的预防措施之一,当然是初步探索,但可作为引玉之砖,希望引起各方关注,继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到预防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我把这次采访的内容撰写成稿,在《郑州日报》和《健康报》进行了报道。
作者采访沈琼时,与沈琼合影(中间为沈琼,左二为作者)
2005年3月30日,沈琼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4岁。
沈琼生前留有遗言:要求死后将他安葬在林县虎头山上,他要目睹林县人民最终战胜食管癌的场景。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部分骨灰已撒在林县的虎头山上。林县(即林州市)还为沈琼教授塑像,以纪念这位为林县防治食管癌作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
沈琼教授逝世后,其亲属遵照他的遗愿,用沈老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5万元设立了“沈琼医学研究奖励基金”,激励青年学子和医学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攻克医学难关,维护人民健康,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应有贡献。
在纪念我校建校92周年和合校20年之际,我追忆沈琼教授,深深为他不忘初心,热爱祖国,热爱河南,关心患者的疾苦冷暖,一生为征服食管癌而奋战的决心和毅力而感动不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不迷信外国,不满足、不止步于已有研究成果,而是刻苦钻研,独劈蹊径,不惜以身试验,终于填补了一项医学研究空白。这种锲而不舍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何等可贵,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图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郑州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