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安阳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老一辈的奋斗、新一代的传承。通过安阳市政府和林州市政府的档案记录,我了解到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质朴而高贵的灵魂,他的名字是任羊成,一位在红旗渠奉献出自己全部青春和汗水的劳模。红旗渠精神的铸成,无法离开任羊成。他曾经说过:“我这辈子就交给红旗渠了,红旗渠就是我的血液。”
任羊成是红旗渠修建中的工作者,是红旗渠的守护者,更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者。
任羊成在安阳林州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他是红旗渠特等劳模,关于他的修渠故事在当地被广为传颂。虽然他个头不高,身材瘦小,可是他确实是响当当的“除险英雄”,当时修渠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林州过去的自然环境恶劣,地理条件不足,因此使得当地人民长久维持在困难的生活状态。从历史上看,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年年有灾害,十种九不收,所以称之为四穷:山穷、地穷、水穷、人穷。从明朝正统年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五百多年间,林州曾发生自然灾害百余次,大旱绝收三十多次。《县志》上有这么一段记载: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不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悬斧待炊,人相食者就有五次。在这样贫苦的互相,世代生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的重压使人民面对苦难直不起脊梁,难以保有生存的尊严。终于,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他们的困境。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1954年时任林县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走遍林县的山山水水,足迹踏遍了林县每一处的土地,村村庄庄搞调查研究,终于得出结论,林县的致命点就是缺水,于是联合了当地民众,开始了治山治水大计。从1960年2月开始,到1969年7月完工,十万像任羊成一样的开山者,用近十年时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7座渡槽,打通了211个隧洞,修成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铸就了如今珍贵的红旗渠精神。而任羊成就是其中无数为建设红旗渠前赴后继的人民中最耀眼最光辉的那一个。
任羊成十岁当儿童团团长,十五岁加入青年团,二十四岁担任任村区民兵连连长,二十九岁开始投身林州水利建设,三十一岁参与修建红旗渠,三十六岁担任护渠队队长,退休后,他心系红旗渠,始终以宣传并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己任。他的肉体,他的灵魂,一生尽在红旗渠。
关于任羊成的故事有很多,它们在我的家乡流传,家喻户晓。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一次除险任务中,山上很多碎石不停滚落,他躲避不及,一块碎石砸到他的嘴上。任羊成被砸掉了四颗门牙,鲜血直流,疼痛不止。情急之下他只能忍痛自己把四颗门牙拔了出来,才打出口哨与崖上取得联系。
还有一次,任羊成爬上通天沟除险,失足跌到荆棘丛里,半边身子上扎满了尖尖的刺儿。他忍着疼痛,又爬上山崖,坚持除险。晚上,他去找房东老大娘帮他挑刺,挑了一个多小时的刺,大娘忍不住落泪,他却一声没吭,第二天也是照常工作。这种冒一人之险、卫众人之安的献身精神,一直被人们称颂。
红旗渠总干渠第一期工程从1960年2月11日动工到10月1日竣工,历时242天。这242天时间里,任羊成艰苦奋战,没有回过一次家,就算是母亲患病、妻子生育这样的大事,任羊成也难以从工作中挪出足够的时间。任羊成无法分心,他把红旗渠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把修好红旗渠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腰系大绳,荡身在悬崖峭壁之间、万丈深渊之上,双手持挠钩除险,这是任羊成除险时的常态,如今前往红旗渠景区参观游览的人也能时常看到凌空除险的展示,感受那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干劲。由于他长年累月地在山崖间飞来荡去,腰部被绳子勒出一道道血痕,经常血肉模糊的粘在身上,连衣服也脱不下来。他的身体刻下一道又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穆青在《十个共产党员》一书中提到任羊成腰间的伤痕时写道:“我问他身上是否还有绳勒的伤痕?他说,还有。他脱下上衣,果然露出了一圈厚厚的老茧,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我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那条伤痕,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里早已充满了泪水。”块块砖石用他的鲜血铺就,宛转渠水流传着他的赤子真心。
“红旗渠是咱的生命渠,红旗渠精神是咱的传家宝,咱得让传家宝一代一代往下传。”任羊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红旗渠总干渠建成竣工后,任羊成担任护渠队队长,一直到1988年退休,日复一日守护红旗渠。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退休后,他本应像寻常老人一样,开始过上清闲的日子,但因为对红旗渠感情深厚,每年他都会到红旗渠看几次,看看渠道有无损毁渗漏,看看他当年亲手种下的树苗长势如何。红旗渠已经成了任羊成生活的一部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曾经年轻的红旗渠也慢慢步入中年,万一出现险情,又有谁能上山排险?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年轻人逐渐离开了这里,而且排险难度极大,技术学习难度很高,红旗渠面临着排险人才难以为继的风险。在199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红旗渠河口段数处发生渗漏,维修极为困难,他亲自找出来渗漏点,力挽狂澜。怀着对红旗渠的深厚感情,任羊成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要开始培养红旗渠的接班人了。
2002年秋,经上级领导批准,任羊成从红旗渠上的工作人员中选出四名,组成了一支新的除险队,他亲自向队员们传授登山排险技术。这支除险队伍除了除险之外,如今还在红旗渠旅游的发展而派上了用场,他们经常在向参观游览红旗渠的游人们进行凌空除险展示,让游客感受红旗渠修建的艰险。我小时候曾有幸亲眼目睹,那矫健的身姿像是骄傲的雄鹰,飞驰在山崖与天空之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任羊成一样的人,才有如今我们平凡的幸福。
任羊成更加重视的是红旗渠精神传人的培养。他从2004年9月开始在红旗渠景区当义务讲解员,他向游客讲述有关红旗渠的点点滴滴,分享修渠的经历和感悟。后来,他还走进林州各中小学校,担任德育教育辅导员,讲述红旗渠的故事。他还接受全国各地的邀请,随红旗渠巡回展览团前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为当地的市民、大学生作报告,向他们讲述红旗渠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安阳传递,任羊成作为火炬手之一参加传递。2013年,红旗渠干部学院成立,任羊成被邀请参与教学,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学员都被任羊成的故事和红旗渠精神感染。
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红旗渠精神绵延不绝,不断滋润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田。
在今年的热播剧《理想照耀中国》中,第十集《天河》讲述的就是奋战在红旗渠工地的修渠人的故事。《理想照耀中国》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该剧共40集,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火炬,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动人历程。6月9日,由河南卫视推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直播活动在红旗渠青年洞举行。我家安阳的一些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初心使命。他们现场表演的手语舞蹈蹿红网络,人们纷纷传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跟党走的信念不变。”
如今,太行山腰上,红旗渠水仍然在崇山峻岭中静静地流淌着。红旗渠仿佛是神女的腰带,蜿蜒在翠绿的山峰之间。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永久地镌刻在每一块太行山石上,融入每一滴红旗渠水中。这面精神旗帜,汇聚着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一条河流,更是一群无名的英雄,一生伟大的奉献,一道鲜明的符号,一种高贵的精神,是人类闪耀的群星,是照亮人民的炬火。
大山如碑,长渠如歌。于无声处听惊雷,伟大的精神就蕴藏在平凡人中间。
红旗渠劳模任羊成
红旗渠青年洞
作者简介:
刘毓琪,郑州大学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