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一流大学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鲶鱼效应”(2)
大学内部治理
廉政建设视域下的大学内部治理
热点话题
高校“贫富差距”的若干猜想
高校教育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
院校研究
全球化视野下的清华大学发展战略
一流大学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鲶鱼效应”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
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准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行列或前列,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可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又一次更迫切地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活跃的思想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5周年的时候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作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
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那么,“特色”从何而来?显然不是单靠国家
重点投入并复制某种模式便可得来,而是来自于充分开放带来的激烈竞争,这也应该成为新
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早年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启动的“985”工程取得了颇有成效的
进展,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众多“985”大学近年来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攀升。但这些排名
攀升很大程度上都是数量和规模上的提升带来的,在涉及重大成果创新等方面,与世界一流
大学相比差距较大。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大学制度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等软指标上,中
国大学更缺乏突出的贡献,也即“中国特色”不够凸显。即便是硬指标上的提升迅猛,但如
果没有软指标的贡献,世界一流大学版图上也难有中国大学的地位。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问题可能出在建设路径上,我们在上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热潮中主要采取的是一种举
国体制的路径,这种路径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实现一些“硬指标”上能够采取
非常规手段迅速取得成效;但弊端是破坏了开放竞争的文化,从而在软指标上难以产生特色
。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看,基本所有公认的一流大学都是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形成的。
但在我国当前的举国体制之下,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机制是严重缺乏的,这样一来,北大清华
这些第一梯队的大学基本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特色办学的动力,这是新一轮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时值得反思的问题。
“活跃的思想市场”需要有“鲶鱼”的刺激
中国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个高度竞争的“活跃的思想市场”,但在体制保护
下享尽资源优势的北大清华自然不会主动去推动这个市场的产生,市场的产生需要“鲶鱼效
应”的刺激。前两年在经济领域有个经典案例——余额宝挑战国有银行,产生“鲶鱼效应”
并刺激市场的活跃与竞争,四大银行不得不联手对抗这条“鲶鱼”,自身的创新能力被激发
出来,除了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展金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还向储户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利
率标准。余额宝的创新来自于民间活跃的思想,而其带来的“鲶鱼效应”则进一步激发“活
跃的思想市场”。#
那么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需不需要“鲶鱼效应”呢?答案恐怕不言自明,因为现在的
北大清华以及其所代表的第一梯队大学和中国传统银行的情况非常类似,缺乏有力竞争。而
且中国高等教育上还缺乏类似余额宝这样的“搅局者”,现有的“985”大学中根本没有一
所民办大学,而且按既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模式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会有。这种状况导致
中国大学办学过于依赖政府和体制的力量,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竞争。当然,举国体制办大
学的模式如果继续推行并加强的话,相信北大清华一定会在很多硬指标上赶美超英,排名不
断攀升,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但这种世界一流是怎么来的,是依靠大量
的资源集中、牺牲其他大学合理资源获得而来的,是靠大量输血而非自身功能造血而来的。
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一是胜之不武,过分依赖举国体制;二是破坏公平,难以产生
应有的文化价值。因为没有一个活跃多元的竞争体制,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不健康的,脱离
了公平和创新等更为重要的价值。进而言之,没有“鲶鱼效应”带来的竞争压力,这种活跃
和多元的竞争基本不太可能产生。#
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如何产生#
那么,中国高等教育要如何才能产生“鲶鱼效应”,从而产生“活跃的思想市场”呢?
笔者认为,根据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趋势,最有
可能也最应该从两大方面着手:#
(一)真正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纲领性文件的形
式表明了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和方向,体现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全面深化改革思路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已经成为决策层面的共识。虽然政策层面大
方向已经很明确,但在实践层面,还有如何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一关键。中山大学原校长
黄达人认为:落实大学自主权,不在于要给大学多少权,而是应该明晰政府和大学的权力边
界。借鉴最近比较热门的负面清单的概念,就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以“非禁即入”为原则
,在大学自主权方面转变思路,从规定“大学可以做什么”到明确“大学不能做什么”。政
府不再给大学画圈,而是政府先把权力边界划好,把办学的空间留给大学。在这方面,作为
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表率的上海纽约大学已经有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探索,能否对其他大
学产生鲶鱼效应也非常值得期待。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办学空间,一定会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万紫千红来争春;只要政府主动厘清和大学之间的权力边界,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办学活力自然就会被激发,“鲶鱼效应”自然会到来。#
(二)充分引入民间资本办学,推动大学办学模式的革命#
美国高校为什么充满活力,而且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主要原因便是其私立高校所
带来的“鲶鱼效应”,很好地促进了开放竞争。中国民办高校虽然也不少,但大部分都仅只
是作为公办高校的附庸甚至山寨产品,而缺乏创新的动力和体制,难以挑战公立高校,“鲶
鱼效应”也无从谈起。因此,现有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很难对成熟的公办高校造成大的冲
击,更别说冲击北大清华的地位了,必须有革命性的新型办学模式来承担这个历史使命。从
目前来看有两方面的力量具备这样的可能:#
一是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在线高等教育可能带来革命性影响。如今MOOCS(大规模在线课
程)开始掀起了教育革命,姑且不论MOOCS是否会带来传统大学的终结,但毫无疑问MOOCS将
会带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新洗牌。2014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
审批项目的决定》,其中涉及教育领域的就有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
网校审批。这意味着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审批的开放,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网络高等学
历教育在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曾经占有半边天,甚至曾占了中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规模
,但因为政策性垄断市场而导致民间资本无法进入,在线教育一直以一种低端教育的形式而
存在。随着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审批的开放,意味着更多更强大的民间资本可以入场竞争,实
现优胜劣汰。甚至个体也可以通过MOOCS这个巨大的平台像开淘宝店似的办大学,譬如美国
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不要小看这种萌芽,伟大的创新一开始往往都是不起眼的
,苹果电脑和余额宝刚开始的时候也很不起眼,但其创新却激发了整个行业的动力。当这些
线上教育以足够的吸引力来驱使学生真正用脚投票的时候,完全可以转为线下教育,这些高
等教育机构就自然会发展壮大,也就足以具备冲击传统大学的实力,“鲶鱼效应”将会产生
。#
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建立的新型大学可能成为推动大学革命的“鲶鱼”。新东方
创始人俞敏洪也早就涉猎高等教育,目前正在加大精力致力于北工大“耿丹学院”的创新与
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步入教育领域。2015年1月,马云担任校长的以培养新
一代企业家为宗旨的湖畔大学正式成立;2015年4月,刘强东发起众创学院并将担任校长,
定位于促进大众创业,构建面向创业者的全生态服务平台。这两所“大学”和“学院”,都
不是传统意义的大学,但因其定位精英化,在如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尤显竞争力;因其
模式的创新和神秘,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家投
身到办学的尝试中,地产商王石就多次表示想办一所新型大学。新一轮的企业家办大学,和
以往的企业家投资办民办高校,显然有着质的区别:他们不再只是在划定的框架里游戏,而
是赋予了游戏新的定义,甚至会因此而改变未来的游戏规则。试想一下,当这些深谙互联网
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们纷纷办大学并重新定义大学时,一定会成为一条条搅局的“鲶
鱼”,将会对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
可以想象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会很漫长,因为办大学毕竟不像办企业,不能
速成。但即便再漫长,也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和向往。因为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会在激烈的
竞争中成长起来,而不是依靠体制的力量和资源的集中打造出来,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会
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贡献力。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陈先哲,摘编自20150901《光明日报
》
\@
大学内部治理
廉政建设视域下的大学内部治理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自身存在的体制性、制度性缺陷是大学产生腐败的重要制度根源,也
成为大学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大学行政化管理体制、大学权利的集中和封闭、
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监督权的失衡、大学现有科层人事制度的僵化、大学精神的缺失浮躁和
功利化、大学二级学院管理的薄弱等方面。#
一、大学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廉政风险#
1.大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风险#
随着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内部事务日趋繁杂,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训练有素的人
员进行处理,同时大学也需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接受国家的控制和管理,行政科层
制的管理在大学由此逐步得到确立并日臻完善。科层制的应用使大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高效,影响也日益深刻,逐步形成以行政化为主导的大学治理结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在享受大学行政化带来的正面效应时,这种治理结构导致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控制与
僭越、学术权力行政化、学术资源配置失范、学术信仰功利化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受到
人们的质疑。#
2.大学权力集中和封闭带来的风险#
我国政府对高校的管理细致入微、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显示出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行政
化特征,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分工等不是按照大学的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而是照搬
政府行政模式设置管理机构,成为大学版的“小政府”。在大学的资源分配上,绝大部分的
资源集中在大学校部机关,而非基层学术组织。一些学校“一把手”缺乏民主决策意识,忽
视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重大事项不经过集体讨论,个人说了算。大学的这种权力集中而封
闭的治理结构很容易造成唯上、唯官,造成官本位、行政化的加剧,容易导致监督缺失、监
督失灵,形成个人“一言堂”,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也不利于廉政建设。#
3.大学现有人事制度带来的风险#
我国现行的大学治理结构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科层制管理模式,从底层向上发
展层级越来越高但职位越来越少,到校级层面大一些的院校有十二、三个校级职数,小一些
的有七、八个职数,而大学的处级层级的管理干部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由于目前我们的
工资待遇都与职位岗位紧密挂钩,没有到校领导职位待遇薪金都受到影响。一些干部到处级
层面知道再升无望,便对前景失去信心,失去积极性,缺少动力,也有一些干部缺乏理想,
“小富即安”、“裹足不前”,有个别的干部由此放松自我要求,追求奢靡享受,走向违纪
违法道路。这种人事制度安排不仅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人尽其才,也使干部缺
乏思想、激情和创造力,产生惰性,形成廉政风险的又一制度性缺陷。#
4.大学学术权、行政权和监督权的失衡带来的风险#
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主要负责党和国家
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负责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负责机构设置、干部任免、学
校重大改革措施的决定;校长重在执行和管理,负责实施党委的决定,具体开展学校教学、
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行使行政权;教职工代表大会居于参政、监督地位;学术委员会
则起着咨询机构和行使学术权力的作用。这种制度安排形成了大学的行政权、学术权和参政
监督权三大主体。然而,这种架构存在行政权力强势、学术权力弱化、监督权力受限等失衡
问题。由于大学的权力基本集中在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大都
起着咨询、论证的作用,学术评价、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方面的决策作用体现得不明显,甚
而出现学术委员会决定的学术事务最终还得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同意方能实施的情况。大学
学术权力弱化的另一表现形式即是学术委员会机构人员的组成行政化,大学的书记、校长以
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占有学术委员会的相当席位。学术委员会的活动不能日常化、正常化,
有些学校学术委员会往往长时间不能活动,流于形式,或是委员们不能认真客观地履行自己
的职责。#
大学现有的监督机制也存在着局限性。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对各主体之间权力
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制衡,导致权力运行中决策机构与行政职能部门大权独揽。教职工代表大
会、学生代表大会实际可起到的监督作用也十分有限,大多流于形式,缺少教职工参与民主
管理和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学校的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作为学校的内部监督机构也难于
实施对党委、行政的有效监控,权力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部人控制。政治学的理论
告诉我们,任何组织内部都需要建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否则都会导致权力
的泛滥和腐败,致使组织行为失范而危及组织本身的生存。这种危害某种程度鼓励和滋长了
大学行政化的趋势和权力的集中,尤其是监督权的缺失和局限,会导致权力过度使用和滥用
。而实践证明,缺乏监督的权力最易滋生腐败,更不利于大学学术自由的发展,行政权代替
学术权也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高校对腐败现象惩处制度设
计存在刚性不强、操作性不够、惩处不力、威慑力欠缺的现象,也成为高校腐败现象难以遏
制的原因之一。#
5.现行体制下二级学院存在的廉政风险#
经过十多年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外延扩张,各大学规模都有了大的扩展,拥有几万甚至
十几万学生的大学不再稀奇。随着学生的增加、教职工队伍的日益扩大和大学改革的不断深
化,二级学院作为办学实体拥有越来越大的办学自主权,具备了一定的人、财、物的分配和
使用权。如学院进人选人、年轻干部选拔、研究生考试复试面试,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
、职称评定、津贴分配、相关仪器设备采购、各类先进评选等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大学在
学院层面监督职能尚比较薄弱,目前的监督体制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学院设党委但不设
纪委监委,也不设专职纪委干部。行政班子的院长和副院长,基本都是面向学生的专职干部
,很少设主管廉政工作的专职干部,缺少监督岗位和有效的监督体制。从体制来讲,“党政
联席会”是学院决策机构,重大事情都采取党政联席会集体决策的方式来决定,但很多高校
学院层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很不完善,甚至一些院长书记对学院层面执行“三
重一大”还有不同认识。学院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也同样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的问题。#
二、应对思路和举措#
1.适度分权,建立学术与行政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
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中,学术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是根本问题。从高校治
理结构的运作来看,其根本问题是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要实现学术权和行政
权两者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强化大学行政管理服务学术的
理念和功能。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学术是大学的本质性要求。大学要发展必须建立管理服务
学术的理念,从大学发展和理念上改变学术地位,实现大学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分离和平衡协
调发展。第二,加大学术委员会权力,改变目前行政权力挤占和代替学术权力的问题。充分
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彰显高校的学术价值,追求大学精神,建构“以学术为根本”
的大学治理结构,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
发挥教授们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
边界,界定两者的职责和权限范惜。“教授治学”就是要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体制上为学
术权力参与决策和管理定位。第四,努力提高学术权力的规范化、正常化运作水平,进一步
规范学术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术席员会议事规则和办法,避免权力失控和滥用。行政权力不
能代替学术权力,同样,学术权力也不能挤占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扩张不能超出学术事务之
外,不能干预行政事务,因为过啡的学术权力极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因循守旧。第五,加强学
院层面学术委员会的建设,提高行使权力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
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2.推进公开与监督,落实教职工民主权、监督权#
大学除了行政权和学术权力还有广大教职工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好
教代会作用有利于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进程和监督职能的发挥,确保教师能够参与学校重大
问题尤其是涉及师生重大利益问题的发言权和监督权、知情权,使教职工参与大学民主管理
和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第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依法保障
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第二,探讨建立教授会制度。教授会
是西方国家大学内部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我们如何借鉴和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可进行积极探
讨,但要处理好教授会与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之间的关系
,进行明确的权责分割。因为一些学校的发展史表明,大学仅靠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等少
数领导成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多的教授、专家参加民主管理,才能保证在重大决策时不
发生失误。教授会在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治理学校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教授们也能感到在办学过程中自己的责任。第三,大力推进党务校务公开,阳光治校,让权
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这是推进大学廉政建设的有力举措,应该持之以恒地推
进。#
3.实行职员职级制,推进现有人事制度和薪酬改革#
岗位职员管理是大学按照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在各级组织机构中设置不同的岗位,
每一级别的岗位均对应一个特定级别的职员,实行岗位职员职级管理制,变“身份管理”为
“岗位管理”,按需设岗、以岗聘任、以岗定酬,推进岗位职员职级改革。实行岗位职员职
级可以淡化或消除科层制管理制度的一些缺陷,废除干部终身制和与干部终身制挂钩的行政
级别,也是比较好地解决收入分配与行政级别相挂钩的办法,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
。不同人员在不同类型中发展,职级升迁空间大,选择度高,可有效提高各类人员各层次人
员积极性,使各系列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避免教授占过多管理岗位,而管理人员又
挤占学术职称的局面。完善各自系列条件和进入退出机制,以及系列之间相互转换的硬性条
件,制定公平合理的各系列分配政策,及时把优秀人才聘用到合适岗位,形成能上能下、能
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有利于明确岗位职员的责权利,促进其自觉、主动创造性的
开展工作。通过人事制度和薪金改革,消除现有大学制度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和缺陷,从制度
上保障廉政。#
4.权力重心下移,规范和完善二级学院管理#
学院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办学权力的日趋增多,需要新的监督机制与此相适应,这样才能
保证业务工作发展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第一,学校传统的纪检监察的重心要下移,除
了校级领导和校部机关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外要促进工作整体重心的下移,把学院纳入视野。
第二,规模较大的学院可尝试建立纪委、监委或纪检监察小组,设置一名专职党务干部从事
纪检和监督工作。规模较小的学院设置一名专职党务干部,从事以纪检和其他党务为主要任
务的工作。第三,要加强二级学院教代会或教职工会议的健全和规范,发挥好这一监督和民
主管理重要平台作用。第四,加强和完善学院层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
会的建设与管理,建立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规范运行,提高决策质量和运行水平。第五,
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明确决策程序,坚持“三重一大”等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公
开地实施和运行权力。第六,大力推进院务公开,明晰公开目录,拓宽公开渠道,完善公开
机制,规范公开程序,推进公开从注重结果向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等全面公开发
展。#
作者:兰州大学李正元等,摘编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07期,有删节#
热点话题#
高校“贫富差距”的若干猜想#
今年8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经费的预决算情况
。某国内网站针对这些数字进行了一个排行,发现高校的贫富分化“有点大”——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年度经费超百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在年度
收入上,四校均超过了80亿元,而其他高校大部分在50亿元以下,甚至有过半高校年度收入
不超过20亿元;而在支出方面,四校均超过70亿元,清华甚至超过百亿元,其他大部分高校
的年度支出依然在20亿元以下。#
近年来,对于高校间“贫富差距”过大的呼声屡有出现,尤其是每年全国两会的时候,
总会有类似的声音从媒体中传出。但有意思的是,对于这种声音,很多“圈内人”其实并不
是很赞同。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叶高翔既是一所地方高校的掌门人,也曾担任过“985工程”
高校的校领导,这样的经历让他对这一问题很有感触。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
他直言,不同高校间的“贫富”不可能一样,因为“学校的目标不同、百姓的期望不同,产
出的贡献也不同。”“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校其实是不一样的,不同高校承担
的任务和使命不同,获取资源的能力也不同。从国家的角度看,集中资金办好几所最有希望
的大学,这是合理的发展战略。”叶高翔说。#
“其实什么叫‘富’,什么叫‘贫’,从单纯的预决算数字上是看不出来的。”采访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学校财务管理研究所所长袁连生表示,从经费角
度看,学校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均经费方面。“如果两所学校专业相同、学生质量和科研
产出相当,但两者的生均经费差距很大,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两所学校的贫富差距是有问题的
。否则,两所学校是难以比较的。”#
公众对于高校间“贫富差距”的不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国家层面上投入不均的不满
。通俗一点说,就是“为什么有的高校给的多,有的高校给的少?”在这个问题上,有关部
门似乎的确应该作出解释。#
目前中国高校的拨款体制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计划拨款体制,它能够为中国高校发展提供
一块垫脚石,却不能保证在中国产生世界一流高校。从加快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看,
财政经费使用需要公开透明,高校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获得财政经费也属必要,广泛的社会
参与和监督更必不可少,完全依靠行政手段、长官意志,封闭运行,难免有寻租空间,加剧
分化和不公,国家应该制定更透明的财政拨款制度;政府一般性投入应该有规则,比实效,
促竞争。“不仅要让大家知道‘985工程’‘211工程’投入是多少,更要让大家理解如此投
入的原因,把原因说清楚,大家就不会有非议了。”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袁连生。“政府对学
校的拨款应该是透明的,尤其是与学生人数有关的项目,应该有一个生均拨款的公式,且这
个公式应是公开的,但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到。”他说,科研项目和其他项目就更不透明
,“不管是一般的运行经费的投入,还是项目经费的投入都不透明,这方面业界的诟病很大
。”#
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曾提出建议,希望能够
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公共查询系统,允许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自由查询财政拨款的分配
结果、使用进度、使用结果等。国家也应综合考虑学校规模、层次、地域、专业、学科、绩
效等因素,研究制定具体的拨款公式。基本支出预算的计算实行统一公式,项目支出预算的
分配体现竞争性,均在同一层面上公开进行。可以想见,如果罗和安的意见可以实施,公众
对于“为什么有的高校给的多,有的高校给的少”的疑问也许就能得到回答。但问题是,这
样的意见何时会实施呢?#
在收入支出方面,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有何区别?#
以武汉大学公布的《2014年度部门决算公开信息》为例。在此份信息中,武汉大学2014
年获得财政拨款收入25.8亿元,占该校当年总收入的49.8%;而获得的捐赠收入4069万元,
占总收入的不到1%。#
对比国外,美国教育援助委员会在2014年统计了前一年度美国获得社会捐赠最多的前10
所高校。其中,斯坦福大学获得社会捐赠达9.32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1
年的数据,美国私立高校的教育总经费达1687亿美元,其中近30%的经费都要依靠社会捐款
。#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国内高校在资金获得渠道方面,依然十分单一,主要的手段无
外乎财政性教育投入和学费收入,而包括捐赠在内的其他手段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不
可否认,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捐赠制度要比我国成熟得多,而且国内大部分高校目前的校友
及社会资源积累也不及国外丰富,社会共识及国情也不同。这就必然导致国内高校想要达到
国外高校如此高比例的捐赠收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肯定是一条值得我们尝试的路子
。”叶高翔说。#
最近一段时期,晓陶正在从事一项关于抗战时期教育状况的研究项目。在研究中,他发
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抗战期间,得到政府经费投入最多的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其
经费相当于组建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的总和。在教授总数和学生数量等各方面,中央大学也
要强于国内各高校。但如今,中央大学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要远低于获得投入不及它的西南联
大,这是为何?“我觉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学与行政权力的远近,大学离行政权力越近,
对其发展就越不利。因此,离行政权力更远的西南联大反而有了发展空间。”他说。过多地
依靠政府投入,高校自然和行政权力难以保持足够的距离。如果高校可以通过多渠道筹资,
取得更加独立的地位,是否也会出现第二所“西南联大”呢?#
《论语·季氏》中有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讲的是治国
之道,但用在目前的教育投入上其实也是合适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每年的教育经
费其实是处在一个上涨趋势中。因此,过分强调所谓4%的固定比例其实意义不大,反倒是当
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教育投入后,如何将其合理地分配要更加重要一些。在此背景下
,“均”的概念就显出其价值来了。当然,这里的“均”并不是搞“平均主义”,将所有教
育财政经费均分,而是将经费放置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在统一的制度保证下作合理的分配
,高校结合自身实力和在国家教育大格局下的地位,作平等竞争,至于最终获得多少,有凭
有据。而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各校间所谓的“贫富差距”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但要做到这
点并不容易。首先,正如采访中专家所言,政府的财政投入政策必须透明,同时,整体拨款
方式也不能再以行政为主导,毕竟“一家之言”难以客观公正地衡量整个教育系统的资金需
求情况,而建立一套多方参与的拨款协商制度也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作者:陈彬,摘编自2015-08-20《中国科学报》,有删节
高校教育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
??今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引擎之一。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分步骤实施的总体目标:2015年起
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相关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建成较为完备的高
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也是当代大学进一步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要务。而笔者认为,厚植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实现这一教育要务的核
心与关键。#
一、创新创业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单一经济体,据今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2014年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385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的GDP
为16.197万亿美元,单就GDP而言,中美似乎已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的人口基数约为美国的4倍。其实,决定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是人均经济产值,美国每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5万美元,而我国刚刚超过5000美元,而且这是经过价格差异调整后
的数据。这样来看,美国是遥遥领先的,中国还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才
可能赶上美国。#
美国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世界最强大经济体,并且经久不衰,许多学者将此归因于
美国深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美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官员戴维·卡普斯曾表示,创新是国家经济
发展的基石,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据福布斯网近期发
布的一项由国际研究团队开展的名为“全球创业观察”的研究表明,美国在2014年,参与创
业或者经营企业的人数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4%,其中,在25至34岁的人群当中选择创业或者
经营新企业的比例达到18%,这两项数据在欧美发达经济体中遥遥领先。#
二、高校教育是引领创新创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高校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自己深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与政治、经济等相
比,文化与高等教育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如果说教育最基本的社会任务是文化传承,
那么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文化的生命在于它不断创新,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如果说普
通教育主要的功能是文化传递、传播,那么,高等教育在文化的选择与传递过程中则不断地
批判旧的文化,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演进。批判与创造文化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之一。#
创新创业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社会文化层面的自觉与必然的选择
与强化。高校教育在引领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大学是知识人才的聚集地
,是前沿科学、尖端技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中有人才和知识上的有
利条件。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生是支撑未来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生力军,大
学生也是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最富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他们是大学引领社会创新创
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不竭动力。#
三、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是大学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特征就是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1998年,我国
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为2
385万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是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截至2014年,我国高
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3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40%,高等教育在
学总规模将扩大至3550万人。#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稳定增长带来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如何持续提升教育质量的问题
,一个是保证大学毕业生高效就业的问题。当今的高校教育,单纯强调培养掌握高级知识的
专业人才已经变得不合时宜,更需要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品行与素质的协同提升,
把握人才培养基本标准与鼓励个性化发展相协调。#
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采取的是适度超前发展的政策。2015年我
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规模,可喜的
方面,这是我国最大的人才红利,但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能够提供的
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鼓励大
学生创新创业,积极调动蕴藏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无限潜力,造就一大批新兴初创公司,
既是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又是高等教育自身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
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比如长沙理工大学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
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创业政策、创业实践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成效。长沙理工大学维吾
尔族学生阿迪力等3人创办的“梦想起航商务电子有限公司”,短短一年多时间,带动了110
多人就业,2015年预计产值达1亿元;学校108名学生通过众筹方式创办的“无树时光餐厅”
,亦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他们的创业故事都受到了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关
注和报道。#
四、创新创业文化需要通过多角度多途径培育#
? 高校教育培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本途径亦无外乎组织有效的教育教学。1991年,东京
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新创业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
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创
新创业教育也有其特殊性,传统高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发现与传递,创新创业教育却是实践
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侧重于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对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敏锐把握,对人的综
合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其有效实施面临的挑战性更大。#
一是重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目前,很多国内大学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建设了类似于初
创公司孵化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或者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提
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同时,要搭配相应的服务、扶持、奖励、资助和管理制度体系,即建立
鼓励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二是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纽带作用。不要尝试去教会鱼儿游泳,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应到位而不越位,鼓励学生自我觉醒、自我设计、自我成长。要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广泛带
动和发动作用,让兴趣相投、目标相近的人凝聚起来,形成一种交流、互助、启发的合力。
#
三是重视榜样的教育力量。大学科研活动中也强调创新,但更主要的还是知识创新。换
言之,大学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并不具有经验的优势。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师国际
化、工程化的同时,要积极联系发掘知名校友、成功企业等社会资源,特别是联系更具有话
语权的、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成绩的人士,通过创业讲座、实地考察、企业实践等途径开
展创新创业教育。#
四是正确理解创新的适度性。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而言,片面强调技术的创新和领先性
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苹果电脑并非电脑的发明者,却是让电脑更具人文艺术气质的领先者
。阿里巴巴并非互联网的创建者,却是让中国互联网更商业化的领先者。某种程度上说,对
社会需求的敏锐把握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Kelvin K.最近评论道:“中国拥有大量的非常聪明的头脑
,然而中国人并不擅长将发明创造转化为产品,而产品才是创新的标志。”此语固然尖刻,
但委实令人警醒。我们认为中国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虽然距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尚远。在我
国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高校应当扮演主力军的角色,而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教育
的一项长期使命,这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项基因工程,让创新创业成为我们民族社会
文化中发乎于心、流淌于血的东西。#
作者:长沙理工大学校长 赖明勇;摘编自2015-09-07《光明日报》
院校研究#
全球化视野下的清华大学发展战略#
近年来,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不仅成为现代大学普遍的共识和行动
取向,而且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实施战略管理首要的是要做
好战略选择。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发展
而临诸多新的挑战,大学战略选择尤其需要新的视野和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以更加开放
的胸怀、以更加主动的态度适应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革,对关乎大学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全
局性问题进行战略思考、选择和行为,这是现代大学赢得竞争优势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加快实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 全球化视野下的清华大学发展战略的形成#
清华大学脱胎于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百余年
的办学实践中,清华始终怀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秉承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
理念,在办学实践中注意处理好“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交融”的多维互动关系,逐渐
形成自己的大学特质和文化传统。#
新阶段新形势下,大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学校的建设发展而临新
的挑战,清华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
清华风格”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的总体战略目标,并将其统一于各项
办学的实践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方而而,分解为
一系列重点特色战略举措,包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战略;完善布局结构,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战略;全方位主动创新的高端国际化
战略;开放竞争流动的高水准师资队伍战略等,体现出一所中国顶尖级大学应有的胆识、胸
怀和气魄,也表现出正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旗舰大学应有的责任和自信。#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清华大学发展战略构想#
1.“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总体战略 #
清华提出建设“全球视野”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综合性、研究
型、开放式”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是长时间基于对校情、国情、世情的深入考察,对大学
办学规律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的准确把握,为适应社会发展、世界变革趋势等外部
形势环境变化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战略定位也
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要求。“世界一流”意味着我们的各项办学理念和行为实践
都要符合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符合现在大学制度的内涵要求,按照以高深学问为基本价值
取向和信念的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充分彰显学术自由和学者治校等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得
大学作为法人实体而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现真正的大学自治。但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
学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体制,扎根于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和核心价值体
系。#
“世界一流”是战略高度和广度,是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是文化厚度和深度,是国家责任
;清华风格是特色个性和差异,是选择定位。“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是办学
定位体系统的几个维度,“综合性”是办学类型定位,“研究型” 是办学水平定位,“开
放式”是办学模式定位,三个层而三个维度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构成清华大学总体发展战略和
办学思路,指导大学发展和建设的各个方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战略或分战略,环环相扣、一脉相承,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总战略。#
2.“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是清华百年余来代代相传,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但“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清华在百年的办学实践
特别是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征程中广泛讨论和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从梅贻琦校长的
通才教育到蒋南翔校长的“双肩挑、又红又专,全而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厚基础,宽
口径,强实践”,再到今天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无不反映了清华作为一所中国
顶尖级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特色,影响深远。但在现实生存发展利益驱动和大环境的
影响下,清华的人才培养中不乏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视行为,如过于关注眼前和当下的量化
指标,如对学分绩、奖学金和就业等现实需要的过于关注,忽视对个体人文素养的培养,缺
乏对国家、人类未来长远发展需要的周全考虑。在社会全而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
化深入发展,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人才培养而临更多新的挑战。与之相适应
,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转变,如跨学科跨校跨国联合培养人才;教育教学的形式发生变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渠道更加便捷、多元、多样,人才培养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这就要求大学变观念,变思维,变行为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清华经过广泛讨
论和反复斟酌,确定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根
本战略和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战略的重新定位体现出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强调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并强调三者的层层递进关系,知识
传授是基本途径,能力培养是重点任务,价值塑造是本质要求。价值塑造是人才培养的逻辑
起点,是居于“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上的首要教育价值,凸显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三位一体”的战略既而向世界一流,又体现中国特色,注重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既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又要培养学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往上能追溯到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守护长期形成的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往下
要能前瞻性地看到中国和人类世界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的需要,重视将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和全球责任培养紧密结合,将个人价值、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世界价
值有机统一。#
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举措中,清华倡导将积聚的各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以
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文化传承创新渗透于招生、培养、毕业和未来发
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体现于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而。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
异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全而发展
和长远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而开启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如强调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提升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重塑师生关
系,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际和网络成长社区全方位促进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等
。这一系列的战略理念转型为造就既而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英
才”,又而向世界前沿,具有世界胸怀和全球领导力、创新力的拔尖创新创意创业人才提供
了行动指南。#
3.完善布局结构,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战略#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构建大学组织的基本依据,学科建设是关乎大学发展的基础
性、全局性的大事。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
”大学,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学科发展战略,首要的是做好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改革开放
后,清华虽然从多科性工业大学回归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复建理学院、经管、人文社科
、法学等学科,但当时仍然是以工科为主,理科、文科为辅,有些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
基础性学科如生命医学、人文社科等缺失严重,有些学科结构不够合理。这种跋脚的学科布
局与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显然相背离,更奢谈全球责任的履行。为此,学校下大气开
展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1999年和2001年清华先后成立生命学院和医学院,将其作为世界一
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安排,倾注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支持这两个重点学科的发展,
在经费政策上给与最大的倾斜,引进世界级顶尖科学家施一公回国执掌生命学院,率先在这
些学院实行分系列人事制度改革,使得其在短短十余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清华跻身世
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出重要步伐。学校还先后新建了公管、新闻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国学研
究院等文科学科组织,并纳中央工艺美院成立美术学院,并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成立五
道口金融学院,组建了信息科学技术、环境、土木水利学院,优化重组了精仪、机械、材料
等工科院系,拆分了人文、社科学院,完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学科布局,优化了结构
。截至2014年,清华大学拥有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居全国首位在2012年学科评估结
果中,清华14个一级学科全国第一,生物医学工程一跃成为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在当今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的在工业化大背景下形成的按专业分院系
或以单一一级、二级学科为依据建立的实体院系,在学科融合交叉和创新集群发展的趋势背
景下己显得不合时宜。院系之间森严的学科组织壁垒成为高水平学学科建设和创新研究的最
大障碍。清华开始大手笔开展交叉学科组织建设,促进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一是以学科群
和学科门类为依据,深入分析和挖掘工科优势,优化工科组织结构,促进工科集群内部学科
之间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二是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虚体研究中心,大力推进交叉融合学科组
织的建设,促进学科集群的形成,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三是实施顶天地树人的科研创
新战略,通过统筹组织交叉学科重大项目研究,开展协同创新和重点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
力。如由学校重点支持成立于2010年,由著名力学专家郑泉水教授担纲主任的清华大学微纳
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聚集了力学、物力、材料、化工、微加工等多个学科知
识和这些领域的知名专家,致力于开展微纳米领域重大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开创了新型跨
院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新模式,为打造特色显著的国际知名微纳米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
基地作出重要贡献。2010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邀请普林斯顿教授、国际燃烧领
域著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罗忠敬担任首任主任,邀请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
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际燃烧学会会长、著
名期刊杂志主编等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燃烧能源和燃烧
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支撑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动力系统的创新提供创新
支持,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又如2014年,学校整合热能、机械、精仪、材料和
航天航空等多个院系的优势资源组建成立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院。学校坚持“有所为,有
所不为”的原则,通过完善学科布局,优化结构,开展跨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科
技机制体制创新,促进重大原创新科研成果产生,为实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
总体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全方位主动创新的高端国际合作战略#
清华大学创建伊始就秉承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如早期执掌学校大局的领导如罗家伦、梅
贻琦等多是当时的留学归国人员,很多教育理念、领导体制、管理模式也都参照西方发达国
家大学的做法。但当时的国际化条件相当有限,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坏境的变化,清华的国
际化战略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半开放到全而开放,由派出到请进,再到“走出去与
请进来”相结合,到现在作为平等主体深度参与,主动创新甚至主导引领的变迁过程。建校
初期的国际化仅仅停留在以学习外语,翻译外国书籍,阅读外国文献,或极少量的师生派出
学习等层而上,慢慢发展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出国留学,选派教师出国访学,参加一些其
他国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或者其他国家组织的科研项目等。改革开发特别是在
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后,学校加大国际化发展的力度,开展国际人才教育,大
量招收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留学生的来源从第三世界国家为主,逐渐扩展到发达国家。通过
各种政策措施邀请吸引国际高层学者来清华访学交流、授课,参与项目开发、课题研究,很
多国际知名学者被聘任为长江学者、客座教授。新形势下,清华的国际化战略不仅走向更加
包容、开放、多元,而且向更高层次和纵深领域拓展,学校以国际平等主体身份参与国际交
流与合作的主动性更加凸显,主动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理念
己经渗透到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和全方
位,通过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提升全球影响力,弘扬全球公共责任己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
。国际化战略的内涵和外延,深度和广度都与传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概念不可同日而语。不
仅国际互动频繁,教师坐地日行八万里成为常态。国际学生互换,教师互访的数量和频率大
大提升,涉及的国家己包括美、英、法等多个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范围。而且交流互动的形
式更加多样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多数院系主动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很多课程采
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国际校际学生互换、学分互认互动频繁。#
特别是近几年,清华的国际化迈上新的台阶,学校主动开展学术组织的国际化创新,建
立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学术组织;联合培养学生,共同授予学位等合作办学;联合组织课程开发
,共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如清华与MIT等美国大学合作开展的MOOC课程;共同参与全球项目
申报开发,围绕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难题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创新研究。#
2009年,清华创造性实施办学模式的战略转变,发起成立“清华大学一剑桥大学一麻
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简称“三校联盟”),共建科技教育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为
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先进能源技术和政策选择提供智力支持
。2013年,清华与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先生合作开设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致力于
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和人文交流项目,而向全球培养了解中国,又引领世界的未
来领导者,努力为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为变化中的中国和
世界作出重要贡献。2014年9月,清华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清
华一伯克利深圳学院,致力于开展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生教育,并整合两校资源,
携手应对和解决全球而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此外,清华还主动邀请国际学者
参与大学领导和管理。2001年,清华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萨文
迪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开创了中国高校由外籍教师担
任系主任的先河。#
清华国际合作战略的主动性还表现在师生深度参与国际化的主动性和能力也得到了极大
提升,表现出师生较强的国际化参与意识和自觉性。如师生不仅积极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互
学、访学,参与国际项目合作,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如利用出国
学习考察访学的机会发掘高端国际人才,向学校推荐人脉资源,从国际组织募集资金,积极
引荐国际化办学的项目等。清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主动创新深入参与国际化、引领国际前沿
的长效机制和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为加快全球视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5.开放竞争流动的高水准师资队伍战略#
教师是大学办学的重要主体,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科学创新、文化传承无一不是由教
师来完成的,大学职能目标的实现无不依赖于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哈佛大学之所以著名
,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队伍。原校长艾略特主政哈佛时就指出:“大学的
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哈佛另一原校长科南也说:“大学者,大师云集之地也。如果
学校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梅贻琦校长强调: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他主政清华期间,坚持对师资人才的严格遴
选和延聘,为确立清华著名学府的地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认为,名教授的去留,是一
所学校学术环境水准及其变化的风向标。吸引大批头等学者前来加盟,而且能促成这批教授
加盟后在各自的黄金工作期潜心教研,尽快做出成绩,长时期维持高峰状态。可见,坚持开
放流动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准师资战略,是一所一流大学长期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清华百余年来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借鉴哈佛
等世界顶尖大学“非升即走”的师资战略并一以贯之。百年校庆之后,清华确立“人才强校
”战略作为学校新百年发展的核心战略,全而实施教师分系列改革。即将教师按照一定的标
准聘为教学研究型、研究型、教学型三个系列岗位,各系列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目标明确
,考核具有针对性。每个系列教师又分为长聘制,准长聘制。对长聘制教师执行高水准年薪
制,确保其没有后顾之忧的潜心教学科研,引领世界前沿,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
助力学术梯队成长;通过对准长聘制教师执行“非升即走”的政策,形成一种开放、流动、
竞争的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从整体上保持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这种队伍建设战略同样是服务于全球视野的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即而向“世界一
流”和“中国特色”两个主战场,承担应有的全球责任和中国责任。三个系列教师有明确的
任务目标,教学研究型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
才,开展引领世界学术前沿的学术研究工作。研究型教师着重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国
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智力支持和高水平研究成果。教学型教授专攻于公共基础课教学,
以培养有责任感的全而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己任。通过分门别类科学管理,激励引导各系列教
师立足岗位,在自身的优势领域里潜心钻研,追求卓越,发挥作用。通过科技成果利益分享
机制,确保教师责权利对等,从而充分调动教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过
去人事制度中任务目标不清、考核标准单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从机制制度上保
证学校长期保有一种高精尖的师资水平和创新团队,从而促进战略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实施教师分系列改革的精髓在于符合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
涵要求,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行政领导体制框架下,彰显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核心价值
—学术自由、学者治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基层学术组织,由院系自主决定教师评聘,考核去
留,充分发挥院系的大学治理主体和管理实体的作用。将更多的学术权力交给长聘制教授,
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管理上的作用,让学者真正成为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
展的责任主体,实现真正的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保证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良性协调互动
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张力,从而提升大学治理的效能和办学质量。#
作者:肖红缨 姜胜耀,摘编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