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李蓬院士调研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创新中心和机器人融合创新研究院
发表时间:2025-03-02    点击:

2月28日,校长李蓬院士带队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创新中心和机器人融合创新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低空经济创新应用研发中心、工业智能与工业软件联合实验室、机器人融合创新研究院,详细了解相关平台运行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副校长刘春太,学术副校长杨天若出席会议,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支撑学科及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副校长单崇新主持会议。

会上,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创新中心、机器人融合创新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围绕组织架构、工作推进情况、产出的阶段性成果、面临的瓶颈问题等作了汇报,有关学科负责人汇报了对创新中心和研究院建设工作的支撑情况,与会相关职能部门作了交流发言。

李蓬充分肯定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创新中心和机器人融合创新研究院建设成效,她指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也是引领未来科技进步关键的学科领域,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高度重视计算机相关学科发展,通过布局学科建设创新中心、融合创新研究院,提供人才特区政策等,强化有组织行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取得显著进展。李蓬表示,郑州大学的工科体系完备、基础扎实,要强化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的全面赋能,引领传统工科加快向新工科转型,塑造工科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着眼下一步工作,李蓬强调,一是要围绕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要尊重人才培养的长周期规律,面向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社会趋势,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知识体系更新和学科体系优化,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着力培养更多适应乃至引领社会进步的人才。二是要围绕科研突破,进一步加快创新布局。要抓住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发展新的机遇期,立足自身基础,聚焦特色方向,找准突破口,产出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三是要围绕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融合优势。要统筹好现有学科团队,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等平台支撑功能,强化平台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融通,增强平台整体建设和运行效能。四是要围绕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要主动对接产业、深度融入产业,建立“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机制,充分用好创新大赛契机,广泛整合产业企业资源,将创新的“星星之火”形成创业创造的“燎原”之势。

座谈会现场

调研现场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