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千年文脉延思想智慧薪火,聚青年英才寻创新突破通衢。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2025)期间,郑州大学举办“嵩阳大讲堂”第25期特别刊——“AI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圆桌论坛,93位高校嘉宾、45位企业嘉宾、以及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活动。

郑州大学举行“嵩阳大讲堂”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圆桌论坛”
本期“嵩阳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希腊基尔大学校长、希腊雅典研究院院士Odysseas-Ioannis Zoras,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戴黎明,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河南豫资涨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衡盈屹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啸东,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剑洲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交流嘉宾,围绕“AI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交流和分享。

希腊基尔大学校长、希腊雅典研究院院士Odysseas-Ioannis Zoras
Odysseas-Ioannis Zoras指出,AI虽已渗透各个领域,但难以替代需“人类技艺”支撑的场景。他强调,技术迭代速度远快于教育体系的调整节奏,高校需联动更熟悉AI的青年群体,主动适应AI为大学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戴黎明
戴黎明将AI发展划分为“弱智能、强智能、超智能”三阶段,认为当前AI仍处于“弱智能”阶段,其核心是整合已有知识而非创造新知。他建议大学生提升跨学科学习能力,重点培养“提问能力”,避免过度依赖AI获取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
王发洲提出AI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人才培养,他建议将AI通识教育前置至大一、大二年级,同时依托“创新梦工厂”“创业学院结对”等校企平台,借助数字化学习技术平衡学生“扎实根基”与“技术赋能”的需求。

河南豫资涨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衡盈屹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啸东
刘啸东强调AI时代背景下“原创是创新的核心”,且“真正的原创技术无需担心市场,资本会主动靠拢”。他特别提出“科学企业家”概念,呼吁创新与创业做好衔接,同时建议创业者“寻找专业合伙人对接市场,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
任红军表示企业更看重人才的“扎实基础+学习分析能力”,建议高校在引入AI通识教育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推动大二、大三学生参与企业研发课题,并通过“内部导师制+行业展会交流”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产业领域。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剑洲
张剑洲将AI定义为“高效工具”,提出“目标引领AI应用”的理念——“用实际需求驱动AI工具落地,形成持续进化的技术序列”。他表示,企业应深化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打造行业特色课程,助力学生规避同质化竞争风险。
六位嘉宾为青年大学生送上寄语。Odysseas-Ioannis Zoras寄语“打好基础,做未来的建筑师”;戴黎明院士激励“以AI为工具,用好奇心探索未知”;王发洲鼓励学子“高校会搭建成长舞台,愿学子突破认知边界,创造更多无限可能”;任红军呼吁“拥抱变化,成为复合型人才”;刘啸东提醒“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AI驱动)的时代机遇”;张剑洲提出“梦想引导现实,目标决定路径”。
“嵩阳大讲堂”是郑州大学搭建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赓续嵩阳书院千年文脉,打造“让每个学生更优秀”的学术高地,建设推动学科提升与突破的重要基地。当“嵩阳大讲堂”的厚重积淀与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的蓬勃活力交汇碰撞,“创新引领・青年担当”的主题在思想火花中愈发鲜明。与会专家以全球视野洞察创新趋势,以思想交融启迪未来发展,为AI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成长提供国际化思维与实践路径,激励青年在世界创新舞台上勇担使命、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