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人才培养 党团工学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俱乐部

2014年春“百村调查”社会实践优秀调研员表彰大会圆满召开

 
 

20132014学年寒假期间,在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教授的安排部署下,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了寒假返乡调研 “百村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百村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于201312月启动,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团委、研工部等多个部门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全校共有5个院系163名学生参加,调查活动涉及全省18个地市的56个县、105个村庄,调查对象包括村干部、农村务工返乡人员、农村常住居民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问卷调查、随手拍活动以及撰写调研报告等。问卷调查共收回2273份,其中,综合问卷1218份,社区问卷105份,返乡农民工问卷950份;随手拍照片700多张、视频3部;调查报告70余篇。

2014 3 27 下午,2014年春“百村调查”社会实践优秀调研员表彰大会在公共管理学院一楼报告厅成功召开,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校团委书记厉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学民、院长郑志龙等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获奖学生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由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刘学民 教授主持。 樊红敏 教授就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报。优秀调查员代表回顾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体会。与会领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与奖品。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郑志龙 教授从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入手,强调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调研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中心主 任郑永扣 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向参与此次社会调查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调查活动规模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极大地丰富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形式与实践内容。最后,郑书记就协同中心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指示:第一,要在形成社会调查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学校、学院和协同中心要从制度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持续不断地做下去。第二,要在创新调查方法上下功夫。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多样化的社会调查方法:比如典型案例调查、跟踪调查等,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数据库。第三,要在用好调查成果上下功夫。教育部提出了推进“高效新型智库”建设计划,协同中心肩负着建设河南省智库的使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要能够把调研成果形成指导性建议和决策参考,为推进河南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贡献,这是衡量我们智库水平的最基本要求。第四,要在培养专门人才上下功夫。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开阔视野,贴近基层,提高能力,培养一批有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最后,刘学民书记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向与会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奖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刘书记指出,此次社会调查活动是协同中心和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同学们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今后,协同中心和公共管理学院会继续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为同学们的个人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

 

2014年春“百村调查”社会实践优秀调研员表彰大会圆满召开

 
 

20132014学年寒假期间,在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教授的安排部署下,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了寒假返乡调研 “百村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百村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于201312月启动,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团委、研工部等多个部门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全校共有5个院系163名学生参加,调查活动涉及全省18个地市的56个县、105个村庄,调查对象包括村干部、农村务工返乡人员、农村常住居民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问卷调查、随手拍活动以及撰写调研报告等。问卷调查共收回2273份,其中,综合问卷1218份,社区问卷105份,返乡农民工问卷950份;随手拍照片700多张、视频3部;调查报告70余篇。

2014 3 27 下午,2014年春“百村调查”社会实践优秀调研员表彰大会在公共管理学院一楼报告厅成功召开,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校团委书记厉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学民、院长郑志龙等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获奖学生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由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刘学民 教授主持。 樊红敏 教授就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报。优秀调查员代表回顾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体会。与会领导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与奖品。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郑志龙 教授从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入手,强调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调研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中心主 任郑永扣 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向参与此次社会调查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此次调查活动规模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极大地丰富了我校人才培养的形式与实践内容。最后,郑书记就协同中心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指示:第一,要在形成社会调查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学校、学院和协同中心要从制度机制、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持续不断地做下去。第二,要在创新调查方法上下功夫。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要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多样化的社会调查方法:比如典型案例调查、跟踪调查等,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数据库。第三,要在用好调查成果上下功夫。教育部提出了推进“高效新型智库”建设计划,协同中心肩负着建设河南省智库的使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要能够把调研成果形成指导性建议和决策参考,为推进河南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贡献,这是衡量我们智库水平的最基本要求。第四,要在培养专门人才上下功夫。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要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开阔视野,贴近基层,提高能力,培养一批有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最后,刘学民书记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向与会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奖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刘书记指出,此次社会调查活动是协同中心和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同学们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今后,协同中心和公共管理学院会继续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为同学们的个人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