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简 报
第六期
郑州大学大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办公室主办
2005
年7月16日
探寻墨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记公共管理学院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鲁山行
墨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思想家,其学说在汉朝以前与孔子的儒家学说并称显学。他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节用”等思想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探寻墨家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七月五日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和谐社会建设宣传服务团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新成的带领下来到墨子故里――河南省鲁山县,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与专家面对面 辨里籍真与假
对于墨子里籍,中国史学界历来有宋国人、鲁国人、鲁阳人和外国人诸说不一,两千多年无有定论。弄清先贤里籍,是服务团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7
月5日
是一个阴云蔽日的日子,但服务团与郭成智、张新河、陈金展等墨学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却为他们拨开了关于墨子里籍问题的心头迷雾。
郭成智,鲁山人,现已过不惑之年,在十几年间撰写了11篇极有说服力的论证文章,从15个侧面提出了50余条证据,证明墨子是河南鲁山人,被誉为墨子里籍研究第一人。张新河、陈金展在对墨子思想体系的研究和里籍问题的考辨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专家们旁征博引,学问之深令人叹服,在言谈中流露出的大家风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服务团成员们思路开阔,准备充分,敢于质疑专家论断,也令专家赞叹后生可畏。
由山
东大学
教授张知寒提出的墨子里籍滕州说是目前提得最多的说法,它到底可不可信呢?
张
教授的滕州说是建立在鲁国说之上的,
郭成智
老师指出,
张
教授在论述时混淆了邾国与小邾国,其理论假设的前提本质上是错误的,从而将
张
教授所构建的墨子既是滕州人又是鲁国人的理论推翻了。
郭
老师缜密的逻辑思路、于细微处见差别的认真态度赢得了服务团同学的尊敬,也初步赢得了大家对墨子里籍鲁山说的认可。
遗址今犹在 遗风万古传
服务团成员们不满足于专家们的论断,他们又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求证专家的论述。
服务团成员利用在乡下的几天时间,先后走访了相家沟、西竹园、火烧庄、二郎庙、熊背村、土掉沟等村镇,通过录音、拍照、笔记、座谈等方式,获得了大量切实可信的资料。在对墨子遗址的考察过程中,成员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当地的墨子遗风。
在相家沟,他们考察了相家老庄。相家老庄是墨家学派继承者(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中相里氏、相夫氏所居故址,现还存有石碾、石磨等石制工具和已经坍塌的土墙。成员们认为,从相氏与墨子的关系来看,墨子应该是与鲁山有着深切的关系的。西竹园村的墨庙原是山上的一所古庙,离村五、六里地,赫连光友老人(现已七十多岁)在小时随奶奶一起上山烧香时曾见过,现在山上还有遗址。近几年村民们在遗址基础上又重修墨庙,方圆十几里的村民们都去捐过钱,每逢
九月初八
墨子生日这天好多人去祭拜。服务团成员们在墨庙考察时,巧遇香港阳光卫视、河南卫视“中原列传·文化河南”栏目组。栏目组到西竹园也是为了访寻墨子遗迹,宣扬墨子文化。他们即兴采访了服务团成员们。成员们就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谈了自己对墨子和墨学的感悟,他们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获得了栏目组成员和在场村民的一致好评,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二郎庙,服务团听孙德润老人讲了阴杰沟(墨子躲藏地)、教子沟(墨子父亲教育墨子地)等一系列与墨子有关的地名传说,并听他描述了墨子故里石碑存世及遗失情况。熊背乡的黑隐洞是传说中墨子隐居和去世的地方,服务团也不辞劳苦深入山林,对它进行考察。土掉沟是传说中墨子改姓“黑”而去掉“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采用聊天的方式向当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询问情况。在走访这些村镇时,当地百姓的纯朴善良深深打动了服务团成员们。“堂匠班”是自古以来就活跃在鲁山一带的民间组织,是村民们自发形成的互助组织。在农忙时和村里有人盖房子时去帮忙,闲时搞副业,这种组织将墨子的“兼爱”思想代代相传。当地百姓都很敬墨子,每年9月初8,村民们都会为墨子摆全贡(系多种面食组成的贡品)。当地老人说,祭祀墨子非常简单,把自己平常吃的摆上供桌就可以了,因为墨子是一个平民化的政治家,他和劳苦大众一体的,老百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从不挑剔。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实行节葬,无论贵贱、家世如何,死后立刻入土,棺木一律很薄。
神秘传说 美丽千年
考察团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也从当地老人口中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墨子的传说,颇有所得。这些传说使墨子这位大圣人涉过历史长河,让同学们倍感亲切。从西竹园郑法校长那里听来的传说虽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着迷人的风采。
周朝时王子朝、王子盖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宫廷政变,在惊心动魄的争夺中,王子朝失败出逃,逃至鲁山时见这里地势奇雄,山林茂密,就躲藏了下来。随着王子朝出逃的,还有宫中的一些能工巧匠,他们同时还携带着一些“科技书籍”。这些人在鲁山西竹园附近的石人山下过着宁静、祥和的日子,虽然条件艰苦,但也可享受山水之乐,并且没有生命之忧。所携女眷们常常在一个清凉的水潭里洗澡,有路人经过时惊为天人,所以那个潭被称为“美女潭”。可惜的是好景不长,王子盖所派追兵寻觅至此,为了斩草除根,一把火烧毁了王子朝所居之地,现在这个地方便叫作“火烧庄”。王子朝及其部分随从幸免于难,自此便改名换姓,和百司于一堂,号“堂匠班”。堂匠班成员为了谋生,便出去为村民做工,生活十分艰难,复仇之心也越发强烈了。
墨子是堂匠班中第一代出生的人,自小聪明非凡。堂匠班便对他悉心栽培,希望他能完成复仇大业。这样,墨子便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工匠。但令堂匠班人没有想到的是,墨子长期混迹于平民百姓,他更关心百姓生计而淡忘了复仇,就这样,墨子成长为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载入史册。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为鲁山发展献计谋
通过对当地大量遗迹和传说的考察,以及对民间互助组织“成义堂”“堂匠班”原成员的接触,大学生们感到,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地方的群众对墨子的认同度能与鲁山相提并论,在当地群众中间,墨子的思想以一种朴实、通俗的方式融入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早已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性格。同学们认为,当地淳朴的民风、节约的风俗都是墨子作为一个平民政治思想家其思想深远影响的具体体现和现实依据。就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先贤来看,其思想能拥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不多见的,墨子的思想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服务团的到来,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为服务团在当地的活动提供方便,服务团成员也利用座谈会、家访及村头田间与群众交谈等形式,宣传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弘扬墨家文化,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向当地政府领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得到了鲁山县领导的重视。
服务团成员们认为,鲁山的发展应该依托墨子文化和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不忘宣传墨子文化,将历史遗产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打造特色旅游的品牌。在对墨子思想的宣传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争取使更多的人了解墨子这位思想界的圣人,同时还应加强墨子思想在当地群众中的普及,恢复和鼓励民间一些传统的对墨子的祭祀纪念活动,鼓励年轻一代对墨子的研究,使墨学研究后继有人。在发展旅游时,要注意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做到天人合一,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
服务团的这些建议得到当地领导的肯定。县委常委、宣传部张部长讲到:同学们的这些建议都比较可行,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中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大学生已经勇敢地走出了象牙塔,结合时代精神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服务,实现了自我完善和成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墨家思想与当今的时代主题有着众多契合之处。服务团这次发掘墨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仁爱融入人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短短数天的宣传服务活动就要结束了,服务团的同学们在离开鲁山的时候依依不舍,他们已对鲁山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实践表明,服务团采取的这种集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民间走访于一体的调研、宣传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宣传服务团走过的地方,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似丝丝春雨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在调查、宣传活动中,同学们也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他们的知识体系从书本延伸到了实践,完成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真正实现了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预期目的。
报:团省委、团市委、校领导
送:校内各部、处、室、院、系
发:校内各基层团委、直属团支部
(共印1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