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人才培养 党团工学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俱乐部

我院成功举办新学期第一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2025年3月20日,我院本学期第一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圆满举办。活动特别邀请李忠汉教授,带来《何以创作:研究者的两个“世界”及其对话——兼谈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主持,吸引了30余名博士研究生到场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伊始,李忠汉教授首先明确了本次讲座的学术范畴,讲座精准聚焦公共管理与政治学专业领域,倡导通过批判性思维开展学术研究。他提出,学之大者须具备俯瞰两个世界的宏观视野:一是由学术经典构建的理论世界,二是充满现实问题的经验世界。二者的对话与融合是学术创作的现实起点。李教授强调,要进入理论世界,必须从研读经典著作入手,全面理解学术发展脉络。

在讲座过程中,李教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选题策略与框架设计,系统地阐释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他提出,写作流程要遵循“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与分析-构建分析框架-结论与展望”的结构,确保研究过程规范化。李教授以科层制理论为实例,强调研究者应以批判的视角梳理学术谱系,并对前人研究做出创造性回应。同时,李教授对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的本质区别进行了辨析,表明分析框架必须建立在对理论内核的深度理解之上。此外,李教授强调学术研究应拓宽思维,避免单一统计分析工具的局限性,提倡多元化方法和广泛的文献阅读,这对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至关重要。最后,李教授以诗句“谁将热血付春秋?学海泛舟道中流。千古文章流百代,灵犀一点在心头”揭示学术真谛,呼吁同学保持学术定力,砥砺前行。

活动尾声,孙远太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李忠汉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见解独到,对在场师生启发极大。孙远太院长指出,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在对现实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并提炼出兼具研究价值的经验与理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开展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工作。

至此,本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这场融合了学理深度与文化底蕴的学术沙龙活动,引发在场师生对于学术研究本质的深度思考,为青年学者在数字化时代的治学之路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优质的政管学术生态和培育体系,构建从学术启蒙到创新突破的发展路径,不断为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更多学术人才蓬勃发展,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峰。

主讲人简介

李忠汉,汉族,河南新蔡人,中共党员,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府治理与数字政府建设。主持在研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化驱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ZZ092);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公共冲突治理的有效性研究”(17CZZ016);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政治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理论月刊》《社会治理》《郑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学术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独立)、二等奖(独立)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因在2022—2023年度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获评郑州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先进个人”。

(供稿人:李欣)

我院成功举办新学期第一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2025年3月20日,我院本学期第一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圆满举办。活动特别邀请李忠汉教授,带来《何以创作:研究者的两个“世界”及其对话——兼谈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主持,吸引了30余名博士研究生到场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伊始,李忠汉教授首先明确了本次讲座的学术范畴,讲座精准聚焦公共管理与政治学专业领域,倡导通过批判性思维开展学术研究。他提出,学之大者须具备俯瞰两个世界的宏观视野:一是由学术经典构建的理论世界,二是充满现实问题的经验世界。二者的对话与融合是学术创作的现实起点。李教授强调,要进入理论世界,必须从研读经典著作入手,全面理解学术发展脉络。

在讲座过程中,李教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选题策略与框架设计,系统地阐释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他提出,写作流程要遵循“问题提出-文献回顾与分析-构建分析框架-结论与展望”的结构,确保研究过程规范化。李教授以科层制理论为实例,强调研究者应以批判的视角梳理学术谱系,并对前人研究做出创造性回应。同时,李教授对分析框架和研究思路的本质区别进行了辨析,表明分析框架必须建立在对理论内核的深度理解之上。此外,李教授强调学术研究应拓宽思维,避免单一统计分析工具的局限性,提倡多元化方法和广泛的文献阅读,这对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至关重要。最后,李教授以诗句“谁将热血付春秋?学海泛舟道中流。千古文章流百代,灵犀一点在心头”揭示学术真谛,呼吁同学保持学术定力,砥砺前行。

活动尾声,孙远太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李忠汉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见解独到,对在场师生启发极大。孙远太院长指出,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在对现实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并提炼出兼具研究价值的经验与理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开展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工作。

至此,本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这场融合了学理深度与文化底蕴的学术沙龙活动,引发在场师生对于学术研究本质的深度思考,为青年学者在数字化时代的治学之路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优质的政管学术生态和培育体系,构建从学术启蒙到创新突破的发展路径,不断为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更多学术人才蓬勃发展,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新高峰。

主讲人简介

李忠汉,汉族,河南新蔡人,中共党员,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府治理与数字政府建设。主持在研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化驱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ZZ092);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公共冲突治理的有效性研究”(17CZZ016);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政治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理论月刊》《社会治理》《郑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学术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独立)、二等奖(独立)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因在2022—2023年度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获评郑州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先进个人”。

(供稿人: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