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开阔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视野,6月27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书记蒋美华教授带领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大三部分学生,包含多名预备党员、团员骨干,前往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和郑州市金水区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访问与座谈交流,开展了党建引领下的生动的妇女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活动。

第一模块:探访守护之地,感悟未保担当
实践的第一站是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师生一行在中心养护科尚丰和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蔡爽总干事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心的救助功能区、心理疏导室、临时宿舍等。
尚丰和蔡爽总干事详细介绍了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的职责定位:作为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的枢纽平台,中心承担着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或暂时无人监护未成年人的紧急救助、临时庇护、寻亲返乡等工作,以及对困境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服务支持。中心运行着由郑州市民政局购买的“24小时救助热线”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两大核心项目,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儿童保护响应网络。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赵晓丽系统介绍了承接的未保中心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与特色。赵晓丽主管重点阐述了项目如何针对流动性强、服务周期短的受助未成年人特点,创新性地设计出“幸福时光”服务模式,将服务内容模块化,实现快速评估、精准介入,有效应对了临时救助的时效性挑战。师生们就服务对象的性别视角介入、主动求助渠道宣传、特殊个案的处置流程与后续跟踪、临时救助与长期帮扶的衔接等专业议题,与中心工作人员和一线社工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蒋美华教授在座谈中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工作的推进,充分彰显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优势。尤其在服务特殊女童群体时,社工凭借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切实维护了女童的合法权益,这也成为妇女社会工作需关切的重要领域。

第二模块:走进社工机构,领略专业力量
实践的第二站,师生一行来到金水区优秀社工机构——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机构总干事蔡爽老师详细介绍了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服务领域和品牌项目。作为4A级社会组织,比邻社工深耕社区,服务涵盖民政、工会、残疾人服务、督导评估等多个领域。机构重点分享了其在妇女社会工作领域的丰富实践成果。在交流环节,蔡老师坦诚分享了社工机构在经费来源、人才稳定性、筹款能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强调了“以专业为根本”、“保持温度”的机构理念。

蒋美华教授勉励同学们,要学习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优秀机构的专业坚守和创新精神,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服务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时,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构也向学生们发出了参与其品牌项目尤其是暑期托管服务的实习邀请。

结语:实践砺真知,党建促成长
此次由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书记蒋美华教授带队开展的妇女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课,是社会工作系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党建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深入郑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和比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样的实务前沿阵地,学生们不仅直观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运作和社会工作机构在妇女儿童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模式,更深刻体会了党建引领下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专业情怀。党员、团员学生在参访与座谈中的积极思考与提问,也展现了青年一代社工学子关注社会问题、投身社会服务的热情。

此次实践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深化了对妇女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对困境女童保护、家庭暴力干预等具体议题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未来,社会工作系将继续深化与实务机构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和卓越实务能力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