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6日,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球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勺园成功举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统战部部长姜国华分别在会议开幕式致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栋作专题汇报。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余丽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在接下来的一天半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围绕“全球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这一主题,聚焦“全球秩序与世界格局变化”、“大国竞争与中美俄战略三角”、“美国外交战略演变:历史与现实的视角”、“中美经贸与非传统议题”、“中美战略竞争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中美关系的军事安全维度”以及 “中美科技与法律博弈”七个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并取得重要共识。

会议现场
陈郭华指出,教育部启动建设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旨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球学术前沿,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做好人才和智力储备,着力提升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与贡献度。他充分肯定了全球秩序变迁与中美关系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围绕创新团队建设和深化研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正确方向强导向;二是强化战略服务,围绕国之大者出良策;三是强化范式创新,加强交叉融合增合力;四是强化育人育才,着眼未来储备建队伍。陈郭华表示,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会一如既往地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创新团队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他希望北大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和团队的支持力度,为全国高校提供更好示范,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姜国华表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肩负着在时代激流中创新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秩序深刻重塑,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变化动力机制以及潜在风险,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与学术使命。北大的创新团队始终立足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前沿,积极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姜国华对创新团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耕中国实践,勇攀理论高峰,争取产出标识性自主知识成果;二是强化有组织协同,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范式创新的科研引擎;三是提升资政能效,拓展传播影响,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王栋介绍创新团队实现了跨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历史、经济、军事、科技、法律、美国内政、气候与公共卫生7个子领域展开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立足中美关系研究学术前沿,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创新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了汇报之后,王栋表示创新团队将认真落实教育部及学校的指导意见,以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实现高水平学术创新为目标,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研讨会议题一为“全球秩序与世界格局变化”,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办主任王栋主持,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恩,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张清敏,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杨光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倪峰,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丽作主旨发言。

议题一嘉宾发言
议题二为“大国竞争与中美俄战略三角”,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戴惟静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戴惟静作主旨发言。

议题二嘉宾发言
议题三为“美国外交战略演变:历史与现实的视角”,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牛可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小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系教授韩召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阮建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牛可作主旨发言。

议题三嘉宾发言
议题四为“中美经贸与非传统议题”,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潘聿航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EMBA中心主任马力,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潘聿航作主旨发言。

议题四嘉宾发言
议题五为“中美战略竞争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亚非所所长、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罗林,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张振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亚非所所长、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洁作主旨发言。

议题五嘉宾发言
议题六为“中美关系的军事安全维度”,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秘书长祁昊天主持,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陆军少将唐永胜,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战略系主任、教授宋德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秘书长祁昊天作主旨发言。

议题六嘉宾发言
议题七为“中美科技与法律博弈”,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副院长戴昕主持,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集成电路学院院长、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蔡一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刘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副院长戴昕作主旨发言。

议题七嘉宾发言
最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办主任王栋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