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人才培养 党团工学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俱乐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11月20日下午,我院于一楼报告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学院党委书记于建军主持会议,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文新,党委副书记李润玮,副院长马润凡、丁辉侠、刘兆鑫,党委副处级组织员王高阳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于建军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新一届班子成员及分工。新任党委副书记李润玮作表态发言,她表示在工作中将秉持务实高效的原则,注重维护班子团结,聚焦学生成长成才,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在学院党委委员增补工作环节,于建军书记宣读了校党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基层党委委员增补工作的通知》并就学院党委委员增补工作情况作了说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文新负责选票的发放与回收工作,确保选举工作公正、有序进行。

副院长马润凡围绕教学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将从项目培育、中期检查、教学改革、生源质量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以更好适应AI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副院长丁辉侠就科研申报、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三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拓展横向科研经费来源,加强科研成果报送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院的科研影响力。副院长刘兆鑫聚焦研究生教育,着重强调了教材编写、竞赛参与和教学秩序管理,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党委副处级组织员王高阳就教职工福利及后续会议安排作了简要说明。

随后,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就学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三项核心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学系与研究所协同并行的治理机制,优化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生指标分配机制,激发研究生培养活力;三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支持教师分类发展。

最后,于建军书记结合党委工作作总结讲话,他系统阐述了学院党委在“把方向、带队伍、聚合力、干实事”四个方面的核心职责,强调要始终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凝聚师生校友的强大力量,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严格遵循党内民主程序与学院治理要求,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会议既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交接会,更是一次锚定方向的动员会。展望未来,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院“双一流”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11月20日下午,我院于一楼报告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学院党委书记于建军主持会议,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文新,党委副书记李润玮,副院长马润凡、丁辉侠、刘兆鑫,党委副处级组织员王高阳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于建军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新一届班子成员及分工。新任党委副书记李润玮作表态发言,她表示在工作中将秉持务实高效的原则,注重维护班子团结,聚焦学生成长成才,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在学院党委委员增补工作环节,于建军书记宣读了校党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基层党委委员增补工作的通知》并就学院党委委员增补工作情况作了说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文新负责选票的发放与回收工作,确保选举工作公正、有序进行。

副院长马润凡围绕教学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将从项目培育、中期检查、教学改革、生源质量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以更好适应AI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副院长丁辉侠就科研申报、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三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基金项目,拓展横向科研经费来源,加强科研成果报送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院的科研影响力。副院长刘兆鑫聚焦研究生教育,着重强调了教材编写、竞赛参与和教学秩序管理,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党委副处级组织员王高阳就教职工福利及后续会议安排作了简要说明。

随后,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远太就学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三项核心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学系与研究所协同并行的治理机制,优化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生指标分配机制,激发研究生培养活力;三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支持教师分类发展。

最后,于建军书记结合党委工作作总结讲话,他系统阐述了学院党委在“把方向、带队伍、聚合力、干实事”四个方面的核心职责,强调要始终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凝聚师生校友的强大力量,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严格遵循党内民主程序与学院治理要求,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会议既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交接会,更是一次锚定方向的动员会。展望未来,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院“双一流”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