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告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人才培养 党团工学 招生就业 交流合作 校友俱乐部

我院成功举办首期“政管论创”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活动

3月7日下午,“政管论创”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系列活动的首期讲座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为主题,特邀我院博士生导师李忠汉教授为同学们作题为《何以创作:研究者的两个“世界”及其对话——兼谈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的专题报告,吸引我院六十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

活动伊始,李忠汉教授明确了讲座的专业范围与学术定位,强调内容基于个人研究经验,鼓励学生保持批判性思维。他以“学术创作是现实与理论的双向奔赴”为引,从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分析框架、结论展望四大模块切入,系统讲解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针对文献综述的常见问题,李教授现场示范理论梳理技巧,强调“学术对话”的重要性,并结合整体性治理、项目化治理等十余种理论范式,提出“二次加工”理念,助力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在分析框架实战环节,李教授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为例,借助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规则、传统、情感、价值四维度解析技术赋能的深层机理。他指出:“分析框架需扎根理论理解,学术语言的专业化与文献积累缺一不可。”通过案例演示,抽象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路径,为现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写作指引。

答疑环节中,师生围绕选题价值、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展开深入交流。李教授建议从政府工作报告与学术前沿中挖掘选题,并强调定性研究与经典分析工具的应用价值。针对创新路径,他提出“紧扣时代脉搏,与热点问题深度融合”的观点,鼓励学生立足现实关切,探索学术突破。

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同学表示获益匪浅。未来,学院研究生学生会将持续推进“政管论创”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构建师生长效交流机制,助力“书香政管”品牌建设。

主讲人简介:

李忠汉,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府治理、数字政府。主持在研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化驱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ZZ092);主持完成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公共冲突治理的有效性研究”(17CZ2016),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政治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理论月刊》《社会治理》《郑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独立)、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独立)、二等奖1项(独立);在郑州大学2022—2023年度科研工作中,因成绩显著,表现突出,被学校评为“高水平科研成果先进个人”。

我院成功举办首期“政管论创”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活动

3月7日下午,“政管论创”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系列活动的首期讲座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为主题,特邀我院博士生导师李忠汉教授为同学们作题为《何以创作:研究者的两个“世界”及其对话——兼谈论文选题与框架建构》的专题报告,吸引我院六十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

活动伊始,李忠汉教授明确了讲座的专业范围与学术定位,强调内容基于个人研究经验,鼓励学生保持批判性思维。他以“学术创作是现实与理论的双向奔赴”为引,从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分析框架、结论展望四大模块切入,系统讲解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针对文献综述的常见问题,李教授现场示范理论梳理技巧,强调“学术对话”的重要性,并结合整体性治理、项目化治理等十余种理论范式,提出“二次加工”理念,助力学生突破写作瓶颈。在分析框架实战环节,李教授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为例,借助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规则、传统、情感、价值四维度解析技术赋能的深层机理。他指出:“分析框架需扎根理论理解,学术语言的专业化与文献积累缺一不可。”通过案例演示,抽象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路径,为现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写作指引。

答疑环节中,师生围绕选题价值、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展开深入交流。李教授建议从政府工作报告与学术前沿中挖掘选题,并强调定性研究与经典分析工具的应用价值。针对创新路径,他提出“紧扣时代脉搏,与热点问题深度融合”的观点,鼓励学生立足现实关切,探索学术突破。

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同学表示获益匪浅。未来,学院研究生学生会将持续推进“政管论创”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构建师生长效交流机制,助力“书香政管”品牌建设。

主讲人简介:

李忠汉,政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政府治理、数字政府。主持在研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化驱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ZZ092);主持完成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公共冲突治理的有效性研究”(17CZ2016),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政治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理论月刊》《社会治理》《郑州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独立)、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独立)、二等奖1项(独立);在郑州大学2022—2023年度科研工作中,因成绩显著,表现突出,被学校评为“高水平科研成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