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系


李志刚

李志刚,1991年生,河南睢县人,汉,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环境群体冲突与治理、数字治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兼任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联系方式:420213565@qq.com.

课题项目

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河南省生态环境风险智慧治理的建构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CZZ007).

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主体-演变-结构视角下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2023-398).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8VZL001).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ZDB143).

代表论文

1.李志刚,任丙强.农村环境冲突引致因素耦合研究—基于30起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38(02):1-8.

2.李志刚,娄嘉慧,史冲.1960—2020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5(04):16-26.

3.高卫星,吴松霖,李志刚(通讯作者).“主体-演变-结构”视角下生态环境冲突的处置机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7(02):18-24.

4.杨立华,李志刚(通讯作者).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4):12-18.

5.杨立华,李志刚,朱利平.环境抗争引发政策议程设置:组合路径、模式归纳与耦合机制—基于36起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1(06):86-96.

6.李志刚,李瑞.共享型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框架与完善路径—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21(04):76-83.

7.李志刚,苏忠林.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3):72-79.

8.杨立华,程诚,李志刚.如何衡量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绩效—VPP整体性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的建构和检验[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9(06):15-32.

9.李志刚,苏忠林.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及治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42-48.

获奖情况

1.2024年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一等奖.

2.2024年指导案例获得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3.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4.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5.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立项.

6.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郑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

李志刚

李志刚,1991年生,河南睢县人,汉,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环境群体冲突与治理、数字治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现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兼任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联系方式:420213565@qq.com.

课题项目

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河南省生态环境风险智慧治理的建构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CZZ007).

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主体-演变-结构视角下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2023-398).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8VZL001).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ZDB143).

代表论文

1.李志刚,任丙强.农村环境冲突引致因素耦合研究—基于30起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38(02):1-8.

2.李志刚,娄嘉慧,史冲.1960—2020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5(04):16-26.

3.高卫星,吴松霖,李志刚(通讯作者).“主体-演变-结构”视角下生态环境冲突的处置机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7(02):18-24.

4.杨立华,李志刚(通讯作者).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路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4):12-18.

5.杨立华,李志刚,朱利平.环境抗争引发政策议程设置:组合路径、模式归纳与耦合机制—基于36起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1(06):86-96.

6.李志刚,李瑞.共享型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框架与完善路径—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21(04):76-83.

7.李志刚,苏忠林.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3):72-79.

8.杨立华,程诚,李志刚.如何衡量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绩效—VPP整体性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的建构和检验[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9(06):15-32.

9.李志刚,苏忠林.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发生及治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42-48.

获奖情况

1.2024年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一等奖.

2.2024年指导案例获得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3.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4.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5.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立项.

6.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郑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