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培养方案 管理制度 硕士生导师

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公共管理学

学科代码:120400

二、学科简介

1985年创建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1993年获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1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年获批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现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智库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

本学科点在全国较早开展并不断深化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公共行政核心价值研究;创新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持续开展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救助研究、城乡社会融合发展研究。经过30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点拥有较强师资队伍,导师队伍政治素质过硬,学术功底扎实、眼光敏锐、思想活跃、勇于创新,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政府决策咨询基地。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具备公共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管理能力,掌握相关研究方法,能够胜任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公共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毕业后可以胜任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或专门研究工作。硕士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方法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级专业工作的能力,形成爱岗敬业、终身学习、批判创新等科学素养,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毕业后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开展创造性的工作,适应学习型和创新性社会发展的要求,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学制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修学年限。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最长2年。经批准休学的研究生,复学后相应延长修学年限;经批准公派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执行合作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在外学习时间计入修学年限。研究生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按照《郑州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经考核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五、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涵盖下属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城乡公共治理、职业发展教育(自设)8个二级学科。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附表(«号为学位课)。

表1: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专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9951006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tudyonthetheoryand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

32

2

2

995100102

英语(硕士)«

English(Master'sDegree)

32

2

2

专业基础课

035518102

马克思主义国家经典理论«

MarxismClassicTheoryoftheState

32

2

1

035518202

管理学专题«

IssuesonManagement

32

2

1

035518302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ofSocialScience

32

2

1

035518402

公共管理经典理论«

ClassicTheoryofPublicAdministration

32

2

1

035516302

公共政策分析«

PublicPolicyAnalysis

32

2

2

035516402

公共组织专题研究«

IssuesonPublicOrganization

32

2

2

835520202

公共管理学专题«

Public Management

32

2

1

835310102

管理学专题«

Topics on Management

32

2

1

835520102

土地经济学«

LandEconomics

32

2

1

835310202

西方经济学专题«

WesternEconomics

32

2

1

83555010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

ReformofChina'sEconomicSystem

32

2

1

835550202

现代不动产理论与实践«

MordenRealEstate:ThoeryandPractice

32

2

1

学术活动

995400201

学术活动(硕士)

AcademicActivity(Master'sDegree)


1


实践环节

995400101

实践环节(硕士)

PracticeLink(Master'sDegree)


1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035632001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必选)

GuidetoWritingAcademicPapersforGraduateStudents

16

1

2

035633801

公共管理经典选读

Selected Classic Reading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6

1

2

035633901

公共治理变革与创新专题

Issues onReformandInnovationofPublicGovernance

16

1

2

035634001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专题

IssuesonChina’sTraditionalGovernance

16

1

2

035632101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StudyMethodsofPublicAdministration

16

1

3

035625101

公共伦理专题

IssuesonPublicEthics

16

1

3

03562480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TheoryandMethodsinPoliticalScience

16

1

3

035625801

地方政府治理专题

IssuesonGovernanceonLocalGovernment

16

1

3

035632201

法治政府专题

IssuesonLaw-basedGovernment

16

1

3

035626001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

TheoryandMethodsinGovernmentPerformanceEvaluation

16

1

3

035632301

数字公共治理专题

IssuesonDigitalPublicGovernance

16

1

3

035624901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StudyonPublicPolicyofChina

16

1

3

035625001

社会政策专题

IssuesonSocialPolicy

16

1

3

035632401

社会组织专题研究

IssuesonSocialOrganization

16

1

3

035632501

城乡治理专题研究

IssuesonUrbanandRuralgovernance

16

1

3

035625901

地方公共政策专题研究

IssuesonLocalPublicPolicy

16

1

3

035632601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

IssuesonPublicCrisisManagement

16

1

3

035626301

社会福利研究

ResearchonSocialWelfare

16

1

3

035626401

社会救助研究

Researchonsocialassistance

16

1

3

035626501

社会保险研究

SocialInsuranceResearch

16

1

3

035626601

社会保障理论

SocialSecurityTheory

16

1

3

035626701

社会保障前沿专题

ResearchonSocialSecurityFrontier

16

1

3

035626801

比较社会政策

ComparativeSocialPolicy

16

1

3

035626901

社会政策研究

SocialPolicyResearch

16

1

3

035627001

社会研究方法专题

SpecialTopicsofSocialResearchMethods

16

1

3

035627101

慈善事业研究

ResearchonPhilanthropy

16

1

3

035632701

商业保险研究

CommercialInsuranceResearch

16

1

3

035627201

教育经济学前沿

FrontiersintheEconomicsofEducation

16

1

1

035627301

教育管理专题

SelectedTopicsinEducationManagement

16

1

2

035634101

教育发展与规划专题

MonographonEducationDevelopmentandPlanning

16

1

1

035634201

高等教育行政专题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

16

1

3

035634301

教育政策分析

EducationalPolicy

16

1

3

035634401

社会统计学与SPSS

SocialStatisticsandSPSS

16

1

2

035634501

质性研究方法

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s

16

1

3

035634601

教育名著选读

SelectiveReadingsforEducationalClassics

16

1

3

03562790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CollegeStudentAffairsManagement

16

1

2

035628001

教育基本理论

PrinciplesofEducation

16

1

3

035634701

职业发展教育原理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16

1

2

035634801

创业指导理论与实务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Theory and Practice

16

1

2

035634901

职业测评理论与方法

Theory and Methods of Vocational Assessment

16

1

3

035635001

职业生涯管理

Occupation career management

16

1

3

035635101

职业心理健康

Occupational Mental Health

16

1

3

035635201

就业指导理论与实务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areer Guidance

16

1

3

035635301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

Career planning and life development

16

1

3

035635401

比较职业发展教育

Comparative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16

1

3

035635501

职业发展教育前沿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frontier

16

1

3

835520402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

EstateBasicLawandPolicy

32

2

1

835650302

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

SpatialAnalysisMethodsandApplications

32

2

2

835650402

土地制度与政策专题

LandSystemandPolicy

32

2

2

835650502

国土空间规划专题

TopicsofTerritorialSpatialPlanning

32

2

2

835650602

中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IntermediateResourceandEnvironmentalEconomics

32

2

3

835650702

农林经济管理专题

SpecialTopiconEconomicManagementofAgriculturalandForestry

32

2

3

83561010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32

2

1

835590302

高级应用统计

Advanced application statistics

32

2

2

835691102

博弈论基础与应用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32

2

2

835602501

研究生论文指导(必选)

The guidance to graduate thesis writing

16

1

1

公共选修课

9952002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选)

MarxismandSocialScienceMethodology

16

1


七、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9,不高于34。专业选修课中所在二级学科方向课程不低于9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1学分。课程学分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环节共2学分。跨学科或大专起点研究生,由导师确定补修课程,制订补修计划,不计学分,但需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及以上成绩。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论文学分共计18学分,其中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各2学分,学位论文12学分。

表2: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研究生学分要求

课程学分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4学分

29学分

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学术活动

1学分

实践环节

1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1学分

公共选修课

论文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18学分

中期考核

2学分

预答辩

2学分

学位论文

12学分

八、学位论文

按照国家对研究生的要求,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3万字,论文内容应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应做到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应有新的见解。硕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要有选题报告和预答辩,并有记录存档;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和程序按照《郑州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学位论文按照学校学位论文规范撰写。

研究生修满培养计划内所有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经培养单位教授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学位授予按照《郑州大学学位授予基本标准》执行。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学习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继续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经费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培养硕士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鼓励学科点或导师定期组织本专业领域相关“读书会”、“学术沙龙”、“专题研讨”等学术活动,吸引硕士研究生参与。

本学位点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国际化交流与社会实践:

(1)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与6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等,并按要求写出综述,交研究生办公室备案,达到规定要求者,“学术活动”计1学分。

(2)研究生参加以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一项,可置换“学术活动”学分(1学分):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CSC)项目;②三个月以下国(境)外短期访学;③在国(境)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宣讲;④研究生双千项目(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张贴);⑤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举办的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研究生国际学校”全英学习,成绩合格;⑥选修国外高校全英在线开放课程,成绩合格。

(3)鼓励研究生承担“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工作,支持培养单位与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科研实习、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总时间不少于3个月。社会实践由培养单位和导师协同考核,考核合格者,“实践环节”计1学分。

本学位点将对研究生进行严格考核,根据学习成绩、科学研究及平时表现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培养方案

一、学科名称、代码

学科名称:公共管理学

学科代码:120400

二、学科简介

1985年创建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1993年获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1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年获批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现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智库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

本学科点在全国较早开展并不断深化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公共行政核心价值研究;创新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持续开展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救助研究、城乡社会融合发展研究。经过30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点拥有较强师资队伍,导师队伍政治素质过硬,学术功底扎实、眼光敏锐、思想活跃、勇于创新,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政府决策咨询基地。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具备公共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管理能力,掌握相关研究方法,能够胜任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公共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毕业后可以胜任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或专门研究工作。硕士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方法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级专业工作的能力,形成爱岗敬业、终身学习、批判创新等科学素养,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毕业后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开展创造性的工作,适应学习型和创新性社会发展的要求,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学制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修学年限。硕士研究生延期期限最长2年。经批准休学的研究生,复学后相应延长修学年限;经批准公派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执行合作科研任务的研究生,在外学习时间计入修学年限。研究生提前达到毕业要求的,按照《郑州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经考核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五、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涵盖下属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城乡公共治理、职业发展教育(自设)8个二级学科。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附表(«号为学位课)。

表1: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专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9951006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Studyonthetheoryand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

32

2

2

995100102

英语(硕士)«

English(Master'sDegree)

32

2

2

专业基础课

035518102

马克思主义国家经典理论«

MarxismClassicTheoryoftheState

32

2

1

035518202

管理学专题«

IssuesonManagement

32

2

1

035518302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ofSocialScience

32

2

1

035518402

公共管理经典理论«

ClassicTheoryofPublicAdministration

32

2

1

035516302

公共政策分析«

PublicPolicyAnalysis

32

2

2

035516402

公共组织专题研究«

IssuesonPublicOrganization

32

2

2

835520202

公共管理学专题«

Public Management

32

2

1

835310102

管理学专题«

Topics on Management

32

2

1

835520102

土地经济学«

LandEconomics

32

2

1

835310202

西方经济学专题«

WesternEconomics

32

2

1

83555010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

ReformofChina'sEconomicSystem

32

2

1

835550202

现代不动产理论与实践«

MordenRealEstate:ThoeryandPractice

32

2

1

学术活动

995400201

学术活动(硕士)

AcademicActivity(Master'sDegree)


1


实践环节

995400101

实践环节(硕士)

PracticeLink(Master'sDegree)


1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035632001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必选)

GuidetoWritingAcademicPapersforGraduateStudents

16

1

2

035633801

公共管理经典选读

Selected Classic Reading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6

1

2

035633901

公共治理变革与创新专题

Issues onReformandInnovationofPublicGovernance

16

1

2

035634001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专题

IssuesonChina’sTraditionalGovernance

16

1

2

035632101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StudyMethodsofPublicAdministration

16

1

3

035625101

公共伦理专题

IssuesonPublicEthics

16

1

3

03562480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TheoryandMethodsinPoliticalScience

16

1

3

035625801

地方政府治理专题

IssuesonGovernanceonLocalGovernment

16

1

3

035632201

法治政府专题

IssuesonLaw-basedGovernment

16

1

3

035626001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

TheoryandMethodsinGovernmentPerformanceEvaluation

16

1

3

035632301

数字公共治理专题

IssuesonDigitalPublicGovernance

16

1

3

035624901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StudyonPublicPolicyofChina

16

1

3

035625001

社会政策专题

IssuesonSocialPolicy

16

1

3

035632401

社会组织专题研究

IssuesonSocialOrganization

16

1

3

035632501

城乡治理专题研究

IssuesonUrbanandRuralgovernance

16

1

3

035625901

地方公共政策专题研究

IssuesonLocalPublicPolicy

16

1

3

035632601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

IssuesonPublicCrisisManagement

16

1

3

035626301

社会福利研究

ResearchonSocialWelfare

16

1

3

035626401

社会救助研究

Researchonsocialassistance

16

1

3

035626501

社会保险研究

SocialInsuranceResearch

16

1

3

035626601

社会保障理论

SocialSecurityTheory

16

1

3

035626701

社会保障前沿专题

ResearchonSocialSecurityFrontier

16

1

3

035626801

比较社会政策

ComparativeSocialPolicy

16

1

3

035626901

社会政策研究

SocialPolicyResearch

16

1

3

035627001

社会研究方法专题

SpecialTopicsofSocialResearchMethods

16

1

3

035627101

慈善事业研究

ResearchonPhilanthropy

16

1

3

035632701

商业保险研究

CommercialInsuranceResearch

16

1

3

035627201

教育经济学前沿

FrontiersintheEconomicsofEducation

16

1

1

035627301

教育管理专题

SelectedTopicsinEducationManagement

16

1

2

035634101

教育发展与规划专题

MonographonEducationDevelopmentandPlanning

16

1

1

035634201

高等教育行政专题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

16

1

3

035634301

教育政策分析

EducationalPolicy

16

1

3

035634401

社会统计学与SPSS

SocialStatisticsandSPSS

16

1

2

035634501

质性研究方法

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s

16

1

3

035634601

教育名著选读

SelectiveReadingsforEducationalClassics

16

1

3

03562790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CollegeStudentAffairsManagement

16

1

2

035628001

教育基本理论

PrinciplesofEducation

16

1

3

035634701

职业发展教育原理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16

1

2

035634801

创业指导理论与实务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Theory and Practice

16

1

2

035634901

职业测评理论与方法

Theory and Methods of Vocational Assessment

16

1

3

035635001

职业生涯管理

Occupation career management

16

1

3

035635101

职业心理健康

Occupational Mental Health

16

1

3

035635201

就业指导理论与实务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areer Guidance

16

1

3

035635301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

Career planning and life development

16

1

3

035635401

比较职业发展教育

Comparative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16

1

3

035635501

职业发展教育前沿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frontier

16

1

3

835520402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

EstateBasicLawandPolicy

32

2

1

835650302

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

SpatialAnalysisMethodsandApplications

32

2

2

835650402

土地制度与政策专题

LandSystemandPolicy

32

2

2

835650502

国土空间规划专题

TopicsofTerritorialSpatialPlanning

32

2

2

835650602

中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IntermediateResourceandEnvironmentalEconomics

32

2

3

835650702

农林经济管理专题

SpecialTopiconEconomicManagementofAgriculturalandForestry

32

2

3

83561010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32

2

1

835590302

高级应用统计

Advanced application statistics

32

2

2

835691102

博弈论基础与应用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32

2

2

835602501

研究生论文指导(必选)

The guidance to graduate thesis writing

16

1

1

公共选修课

9952002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选)

MarxismandSocialScienceMethodology

16

1


七、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9,不高于34。专业选修课中所在二级学科方向课程不低于9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1学分。课程学分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环节共2学分。跨学科或大专起点研究生,由导师确定补修课程,制订补修计划,不计学分,但需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及以上成绩。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论文学分共计18学分,其中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各2学分,学位论文12学分。

表2: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研究生学分要求

课程学分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4学分

29学分

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学术活动

1学分

实践环节

1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1学分

公共选修课

论文学分


开题报告

2学分

18学分

中期考核

2学分

预答辩

2学分

学位论文

12学分

八、学位论文

按照国家对研究生的要求,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3万字,论文内容应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应做到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应有新的见解。硕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要有选题报告和预答辩,并有记录存档;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和程序按照《郑州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学位论文按照学校学位论文规范撰写。

研究生修满培养计划内所有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经培养单位教授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学位授予按照《郑州大学学位授予基本标准》执行。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学习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继续推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经费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培养硕士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鼓励学科点或导师定期组织本专业领域相关“读书会”、“学术沙龙”、“专题研讨”等学术活动,吸引硕士研究生参与。

本学位点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国际化交流与社会实践:

(1)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与6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等,并按要求写出综述,交研究生办公室备案,达到规定要求者,“学术活动”计1学分。

(2)研究生参加以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一项,可置换“学术活动”学分(1学分):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CSC)项目;②三个月以下国(境)外短期访学;③在国(境)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宣讲;④研究生双千项目(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张贴);⑤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举办的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研究生国际学校”全英学习,成绩合格;⑥选修国外高校全英在线开放课程,成绩合格。

(3)鼓励研究生承担“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工作,支持培养单位与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科研实习、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总时间不少于3个月。社会实践由培养单位和导师协同考核,考核合格者,“实践环节”计1学分。

本学位点将对研究生进行严格考核,根据学习成绩、科学研究及平时表现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