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护理与健康学院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护理学2016级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汇报线上视频会顺利召开
信息来源:      编辑: 秦颖    发表时间:2020-03-19    点击: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进一步督促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院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冠疫情导致学生无法返校、院系无法集中组织中期汇报会的前提下,根据郑州大学教务处、医学院的统一安排,为切实做好2016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严格履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我院于318日下午3点,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召开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汇报视频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校督导组专家薛长贵教授、杜斌教授,有院领导樊卫华书记、孙长青院长、张艳副院长,和院专家组陈勤副教授、孙霞副教授、王鹏教授、魏万宏教授、伍东红副教授、薛淑好副教授、张春慧副教授、张瑞星教授、张振香教授,以及论文抽检学生以及指导教师等共计140余人参加。

会议开始,张艳副院长代表学院欢迎校督导组专家莅临网络会议室对本科毕业论文中期考核进行远程督导,并介绍本次视频会议的流程。随后,由教学办薛淑好副教授主持学生汇报及专家点评环节。

本次视频会议中共有20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汇报。学生分成4组,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当前存在问题、研究后续计划等方面使用PPT对论文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2016级吴品瑗同学做代表发言,其毕业论文已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与大家分享了她的论文撰写思路及注意事项。

在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后,院专家组的各位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积极认真的态度,并从写作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方面进一步作了指导,针对每位同学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例如张艳教授提出了样本代表性、参考文献查新等共性问题;张瑞星教授提出了调查问卷选择与评价、正确选择统计方法等共性问题;孙霞副教授给学生建议要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偏倚的控制、注意自制问卷的信效度评价;伍东红副教授则重点指出同学们应正确进行样本量计算、并在调查前开展预调查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等。

在点评的最后环节,校督导组薛长贵教授指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高低既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教育质量的最好表现。从学校到医学院都十分重视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各院系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指导和监督,这也是召开本次中期汇报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借此能够推动学院相应管理制度的实施,确保学生毕业环节得到有效指导。薛教授也肯定了我院在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指导上取得的成绩,希望有机会能够在学校进行推广。校督导组杜斌教授则从学生角度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和嘱托: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检验,是将四年来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环节。这既是对同学们的罗辑思维的锻炼,也是对文字撰写、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大家应充分重视这个环节,为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做好准备。

汇报和点评之后,孙长青院长做出重要指示。孙院长首先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本次的新冠疫情,应该认识到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流行病灾难,同学们应冷静对待、泰然处之。自210日起,学院利用互联网平台相继开通了线上理论课、临床实践案例课的教学,本次又请到本科教学督导团两位专家全程听取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汇报,说明校、院及全体老师非常重视疫情期间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情况,也请同学们能够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居家做好毕业前的准备,争取返校时能从容应对毕业前的紧张工作。对于毕业论文,孙院长建议同学们思考题目科学性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明确性问题、研究方法(特别是抽样、样本量计算、研究工具选择)的正确和先进性问题、结果和讨论的呈现和表述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精益求精、抓紧进度、克服困难,在专家们的建议和指导下认真修改完善论文。

最后,愿同学们保持清醒头脑、做好思想准备,主动适应新变化、新技术、新环境和新方法,磨砺心志、经受考验,为本科阶段的学习交出合格的答卷。愿老师们能够秉承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规范,立德树人,尽心尽力指导好学生,确保特殊时期教师指导不缺席、学生学业不掉队!

                                            护理与健康学院

                                            教学管理办公室

                                               2020.3.18

关闭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科学大道101号 邮编:450001 电话:0371-86565001 E-mail:hlxybgs@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