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郑州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化学-物理-材料-化工分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lcx 时间:2008-11-13 点击数:
2008年11月9日,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第三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郑州大学化学系承办的2008年度博士论坛化学-物理-材料-化工分论坛在这里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潜心磨炼、求真务实—做科技创新的探索者”,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总结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博士生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思维;促进博士生的学术交流,博取众长,活跃学术氛围;同时提高博士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研究生部和化学系领导同志对这次论坛给予了高度重视。研究生部副部长、研工部部长李振伟、化学系主任唐明生教授、副主任李中军教授、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贾瑜教授、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关绍康教授、副院长陈静波教授、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章亚东教授、汤建伟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等专家和化学、物理、材料、化工四个院系的全体博士生同学出席了这次论坛。上午8点30分,论坛准时开幕,李部长代表郑州大学研究生部对论坛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博士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论坛的重点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论坛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尤其是导师要积极参与论坛的指导,对论坛的成功举办十分关键。化学系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承办这次博士生论坛意义重大。他还详细介绍了历年来郑州大学举办博士论坛的成功经验和卓著成效,从研究生整体培养和管理的高度阐明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校与其它院校的横向比较中指出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对以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化学系副主任李中军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化学系此次承办工作的组织过程和兄弟院系的大量配合工作,对大家的努力做了重分肯定,并预祝论坛顺利、圆满举办。
论坛在袁鹏、陈卫光、秦刚和毛治博四位博士研究生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来自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裴坚教授作为特邀报告人首先做了题为“Novel p-Conjugated Systems for Electronics -- Design,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的立项情况、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翔实、细致的数据、图表和表征使在场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科研工作者的风采。作为邀请报告人给同学们作报告的还有物理工程学院的李新建教授、材料工程学院的许群教授和化学工程学院的章亚东教授,这些报告精彩而深刻,和同学们的宣讲报告交叉进行,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此次登台宣讲的博士生同学共有13位,分别来自于四个不同院系的不同研究方向,每位同学用12分钟时间简练而又精辟的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思路、科研方法和研究成果,之后由现场提问和专家点评,老师和同学们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宣讲人积极互动,使大家不同程度的受到启发,点评专家能够客观地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既肯定了成绩更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此次论坛分别设最佳学术创意、最佳PPT制作和最佳表达三个奖项,从现场评委老师的打分情况确定获奖名单。论坛共收到张贴论文50余篇,涵盖了化学、材料、物理和化工四个院系的不同专业和不同研究方向,共评出优秀墙报奖9名,既彰显了专题性又体现了融合性,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增学科等均有所体现,大大丰富了论坛的内涵。
论坛于下午17时圆满结束。论坛主席唐明生主任对论坛进行总结。他说:“这次论坛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二是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三是创新点明确、科研工作扎实有序。化学、物理、材料、化工四个院系无论从院士分布、师资队伍还是科研基金的占有量在郑州大学都是最具实力的,培养的博士生水平也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但是和北京大学等一流院校比起来,和教授们的报告比起来,博士生的科研水平还有一些差距,衷心地希望,这次论坛在检验大家的同时能够起到一种鞭策启发的作用,希望博士论坛会越办越好,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