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郑州大学最早建立的三个院系之一。一批著名的化学家(徐墨耕、刘椽、稽耀武等)组成的先驱者,为化学学科和化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化学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治学严谨、团结协作、拼搏向上、开拓创新”的化学精神,并取得了新的成绩。化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获批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21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2年化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截至2024年3月,化学学科全球 ESI 排名0.280‰(54位),国内排名22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排名19位。
师资力量雄厚。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3人,专任教师223人,教授、副教授12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
培养体系完备。拥有化学、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及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设有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点和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平台支撑丰富。先后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化学)和国家一流专业(化学)建设序列、教育部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本科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及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研基础坚实。获批建设特种功能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共建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牵头组建河南省实验室平原实验室。拥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设有大型仪器服务共享平台,设备总价值1.5亿元。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人才项目15项,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项;发表SCIE收录论文1300余篇,高被引论文120篇;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常俊标院士团队研发的新药“阿兹夫定”,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和新冠病毒的创新药物,入选国家“十三五”中国物质科学前沿13个重大进展之一。学院承担了河南省首个国防军工重大项目,开发的新型耐高温环氧树脂成功应用于我国航空某型号军用飞机,实现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学院研究开发了多项密封胶防护相关技术,解决了基体树脂合成等卡脖子技术瓶颈,打破国外相关技术垄断。研究开发的“高性能微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重点推广项目。研究开发的“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技术”及“新型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及催化技术”先后在全国8省市15家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良好势头。
培养特色鲜明。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专业教育,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双语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有“国家理科基地班”、“卢嘉锡化学菁英班”以及“拔尖人才班”,实施“六制并举”(党建带团建思想引领制、励志-专业双导师制、国内外访学制、科研训练制、基地班滚动制、毕业班综合素质答辩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化学创新型人才。
科教协同育人。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北京化学所、长春应化所、北京理化所、成都有机所等五家研究结构联合联合设立“卢嘉锡化学菁英班”,探索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学科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化学拔尖人才。
国际交流多样。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诸多国际优秀院校合作密切,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依托“双千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支持,鼓励资助本科生到国外相关院校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
学科竞赛丰富。化学学院积极组织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化学实验邀请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近3年来,学院本科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3人次,省级奖项138人次。
培养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万余名、硕士研究生40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0余名、博士后200余名。毕业生中,有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40余人入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及学界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