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生创新论坛化学系分论坛隆重举行

作者:lcx 时间:2010-12-01 点击数:

     
     





  

    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科研写作能力,展示研究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2010年研究生创新论坛化学系分论坛于11月26日在化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承凤,化学系党委副书记冯慧,化学系副主任李中军、李铁生、张建民等领导,学科主任和5个学科点评专家出席了会议。张承凤部长介绍了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背景和内容,详细阐述了郑州大学近年来已经逐步形成品牌的研究生教育创新非常“6+1”活动,并对化学系研究生创新论坛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届论坛主题是:超越自我,再创辉煌。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育华教授作题为 “真空紫外用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学术报告,郑州大学化学系张书胜教授作题为“功能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现代分离技术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精彩的报告博得了参会师生们的高度评价。
    此次论坛从递交的187篇论文中遴选出14篇进行宣讲,83篇进行了会场张贴。论坛评选出校级最佳宣讲人奖1人,最佳PPT奖1人,最佳墙报奖1人,评选出系级优秀表达奖2人,优秀墙报奖6人(名单附后)。本次论坛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达到了开拓视野、启迪智慧,营造敢于探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
 
校级奖项              
最佳宣讲人奖:张利锋(分析)
最佳PPT奖:张丹丹(无机)
最佳墙报奖:李会强(物化)
 
 
系级奖项              
优秀表达奖:郭素娟(分析)  刘辉(有机)
优秀墙报奖:王文月(无机)  刘彦静(有机)  蒋利伟(环科)  侯瑞瑞(物化)  薛  霞(无机) 王利丹(分析)
 
 
特邀报告专家简介:              
 
王育华           男,1965.12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2004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2年7月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生毕业并留校工作,1998-2001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材料化学工学博士。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兰州大学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主任。2006.10-2007.1日本秋田大学客座教授。甘肃欧美同学会、甘肃省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欧美同学会、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第五届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发光学报》第8、9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6获首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系列活动自然科技类一等奖。2006年度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2等奖。2007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教育部宝刚优秀教师奖。 迄今为止,在 《Appl. Phys. Lett.》, 《J.Appl.Phys》,《J. Electrochem. Soc.》,《J. Solid. State. Chem.》和《J. Mater. Re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 120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现已授权7项。
 
张书胜           男,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郑州大学化学系、澳大利亚国家分离科学研究中心、塔斯马尼亚大学博士后,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现代分离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一、生物医学与食品安全基础与应用研究;二、新的检测技术研究;三、新型大环分离介质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留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基金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专利两项,获得优秀成果、科技进步奖2项。现任河南省化学生物和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和生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色谱学会理事、河南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版权所有 © 2020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