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研究所

作者:admin 时间:2006-09-30 点击数:


我校工业催化所的前身是催化研究室,成立于1980年11月。老一代的学术带头人王文祥教授,曾经在催化科学领域完成了“球型氨合成催化剂”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50多个研究生,使我校在国内化学和化工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997年取得“工业催化专业”硕士点。 <BR> 工业催化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二级学科,研究催化反应技术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及其设计、开发和工业应用技术。催化反应技术是近代化学品、燃料、材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支柱科学技术之一。近三十年来,催化技术已成为化工过程的开发和工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标志。因此,我国的近年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都将催化研究作为重点的资助和鼓励领域。 <BR> 20多年来,我校的催化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在合成氨的催化剂制备工程、催化化学、碳一化学及精细化学品合成催化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承担着和完成过国家和河南省一系列重要科研任务。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善于发挥学科配套、协同作战、敢挑重担和不断开拓学科前沿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若干学术带头人以及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技术骨干。本专业已在各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 200多篇论文。承担了国家及河南省的科研任务20多项。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优秀新产品金龙奖等多项成果。正式批准的发明专利有三项,有些成果已在工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数亿元,为国家和河南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BR> 近几年来,我校的催化研究群体梯队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本专业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6人,硕士导师8人。还聘请了郑小明、孙予罕、刘中民和陈诵英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引进的博士3个,教师人数和研究生人数都有所增加,现有教师共有11个,硕士点2个,研究生13个。 <BR> 我校工业催化所的科研梯队已形成较强的实力,承担国家和省内重要课题研究, 同时有2个硕士点, 建设好催化学科的实验室, 通过工业催化硕士点培养的教学环节和科研课题合作,可以加强有关专业的教师交流与协作, 从而极大地促进我校化学、化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可带动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工等相关学科的进步。
这对我校在21世纪发展成为国内知名较高的大学具有战略意义。

工业催化研究所科研梯队:
工业催化研究所领导组成
所 长:王向宇
副所长:李利民(兼)郭益群
办公室主任:苏运来
本专业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7人。
表一:科研梯队

姓  名 出生日期 性别 职  称

学位及授予单位

李利民 1946 教  授 硕士   南京大学
杜宝石 1942 教  授 硕士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郭益群 1948 教  授 硕士   郑州大学
任翠萍 1939 教  授 学士   郑州大学
王向宇 1958 教  授 博士   浙江大学
刘寿长 1949 教  授 博士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苏运来 1963 副教授 硕士   复旦大学
刘  蒲 1965 副教授 博士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郭宪吉 1965 副教授 硕士   郑州大学
关新新 1966 副教授 硕士   南开大学
徐三魁 1970 副教授 硕士   郑州大学
张元珍 1949 实验员 A

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向
1、运行机制保障 在广泛征询大多数教师意见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详见:“工业催化研究所文件”)。通过合理的条例和运行机制,调动大家积极性,营造一种心情舒畅、团结奋进、同心同德的气氛。通过机制约束每个人,通过大家都接受的办法凝聚人心,确保工业催化的研究梯队长期健康发展壮大。
2、承担的科研课题(95年以来)
表二:承担的课题和经费
序号

课题来源

数目/项 经费/万 主要参加人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16 王文祥  李利民  王向宇
刘寿长等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3 8 王向宇  苏运来
3 省自然科学基金 12 4 李利民  郭益群  刘寿长
王向宇  刘  蒲  郭宪吉 等
 
4 省科委重大科技攻关 1 15 王文祥  徐  杰  苏运来
李利民  杜宝石 等
5 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10 20 刘寿长  李利民  王向宇
任翠萍 等
 
6 省教委科技攻关 11 10 李利民  王向宇  郭益群
郭宪吉 等
7 横向课题 1 12 王向宇  苏运来  郭益群 等
8 为学校创收 5 16 郭益群  刘寿长  王向宇
苏运来 等
 
9 总  计 37 201 人均:8.4万


3、科研成果
获 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项,科学论文奖 10多项
论 文:200多篇, 其中核心期刊 50%,6篇被SCI和EI收录。
专 利 :5项
4、工业催化所成立近2年的大事记:
1999年12月 “ 合成气制备混合醇的催化剂制备技术” 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0年获得省教育厅的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0年1月 宣布工业催化研究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2000年4月 受学校研究生处资助为工业催化专业的研究生购置电脑。
2000年 5月 神马集团的钌催化剂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00年6月 神马集团的己二酸的催化氧化工艺取得重要进展。
2000年6月 工业催化专业取得学校的重点学科支持。
2000年7月 原棉处理剂项目完成中试,在嵩岳集团实施。
2000年8月 钌催化剂在神马中化室检测结果证明,郑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00年9月 神马集团的钌催化剂研究得到省科委立项。
2000年9月 同江苏一企业签定开发Raney镍催化剂的协议。
2000年10月 神马集团副总马源、张兆锋到工业催化所考察“己二酸的环境友好工艺” 项目。
2000年11月 与神马集团签定3项合作意向。
2001年3月 与上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治理工业炉窑黑烟的催化剂”
2001年4月3日 与神马集团签定3项课题的正式联合开发合同。曹策问校长和神马集团董事长宋春迎参加签字仪式。
2001年6月29日 “高选择性苯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工业催化剂研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2001年8月 “多相催化手性合成” 、“工业尾气陶瓷载体及催化剂”、“高活性合成氨催化剂”“处理废水的TiO2催化剂研究”4项课题获得河南省科技厅立项资助。
5、主要研究方向和培养研究生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1)催化加氢
有机催化加氢、碳一化学催化、均相催化加氢以及合成氨催化剂等课题。
(2)催化氧化
催化选择性氧化—精细化工品合成;催化完全氧化——用于环境保护的催化技术。
(3)环保催化剂及绿色催化技术
(4)生物催化技术
已培养的催化方向(含物理化学专业的催化方向)研究生: 50人
在读的工业催化研究生: 12人,明年增加到22人。
6、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
表三:在研的科研课题(部分)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负责人

脂肪醇、植物油的催化加氢(可以转让)

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刘寿长

苯选择性加氢的钌催化剂
(可以联合开发转让)

省科技攻关重点
项目
与神马合作项目

刘寿长
催化模子效应研究 国家催化基础
重点实验室课题
 
王向宇
己二酸的催化合成绿色技术

学校重点项目
神马集团合作项目

王向宇
Raney镍催化剂研究 江苏靖江新丰开元
催化剂厂合作项目
王向宇
高铁比合成氨催化剂球形化研究 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李利民
中变催化剂研究 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郭益群

中孔分子筛开发(可以转让)

横向 郭益群

合成甲醇、低碳醇的催化技术
(可以联合开发转让)
精细品的催化合成技术

煤转化国家
重点实验室课题
苏运来  王向宇
原棉处理剂(可以转让) 横向 苏运来

治理工业炉窑黑烟的环保催化剂
(可以联合开发转让)

上海环保工程公司
合作项目
王向宇  杜宝石
陶瓷催化剂载体及催化剂 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任翠萍
不对称催化加氢 省自然基金项目 刘  蒲
废水处理的光催化剂 省自然基金项目 郭宪吉

丙烯酸树脂合成技术(可以转让)

省科技攻关 王向宇

工业催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主 任:
郑小明 浙江大学化学系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
刘大壮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北区)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王向宇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南区) 教 授
委 员:
孙予罕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 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常俊标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 所长 研究员
李利民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南区) 教 授
郭益群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南区) 教 授
刘寿长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南区) 教 授
秘 书:
苏运来 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工业催化研究所文件目录 工业催化研究所的工作纲领 1

工业催化所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2

工业催化研究所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3

工业催化研究所发展保障基金条例 5

工业催化研究所科研课题组登记制度 6

工业催化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 7

工业催化所仪器设备清单 11

工业催化研究所电脑使用制度 13

工业催化所有关技术保密协议 14

工业催化专业硕士导师的双向遴选办法 15

工业催化所领导班子组成及选举制度 16

联系地址: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郑州大学化学系 或 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
邮政编码:450052
联系电话:0371-7766076 7761927
联 系 人:王向宇
E-mail: gychs@263.net

   

版权所有 © 2020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