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郑大化学学院5名教授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作者: 时间:2022-04-20 点击数:

近日,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正式发布。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麦松威、臧双全、侯红卫、韩润平、崔秀灵等5名教授入选,创历史新高。

2021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一级学科,更加契合中国学科设置的学术研究生态。该榜单自2015年首发,至2021年已是第八次发布,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本年度共有来自523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4701位学者入选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五位高被引学者在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标志着学院科研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麦松威(Thomas Chung Wai Mak)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晶态分子功能材料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结构化学、无机合成、超分子自组装及晶体工程。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发表第二类水合包合物的首个三维单晶结构开辟了新型尿素/阴离子包合物的发展方向;无机化学方面系统研究了甜菜碱类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键合模式,提出多原子阴离子最高结合数的概念,丰富了有机一无机物混合网络的设计与合成在晶体工程领域,原创性研究类卤银盐和乙炔银的复盐、三盐与四盐,揭示了乙炔二价阴离子选择藏于多核银笼内的成因,为一价银离子间的亲和作用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并确立了新型的多核炔银超分子合成子。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

臧双全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河南省自然科学等奖获得者。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分 子筛专业委员会委员、Wiley出 版社《Ag- gregate》期刊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 副主编、ACS出版社《Crystal Growth & De- sign》期刊Topic Editor、《无机化学学报》编委。近五年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Nat. Chem.,Natl. Sci. Rev., Sci. Adv.,Nat. Commun.,JACS (11 篇),Angew. Chem. (14篇),Adv. Mater. (5篇),Chem. Soc. Rev.(3篇)等。所有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13000次。参与撰写3部英文专著。

侯红卫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郑州大学首批省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方向为开发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有效的治疗重金属中毒和环境中水污染治理的晶态分子反应器,连续8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化学)。

韩润平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与工程等,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典型污染物去除研究。完成了中国博士后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等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二名)。2014-2019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环境科学),2020、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化学)。

崔秀灵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研究,开创了内置氧化剂脱氢偶联反应,发展了被国际同行称为的崔-吴偶联反应和崔氏烯胺酮试剂以及相关崔氏三氮唑合成反应,并将发展的有机合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医药中间体、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高效、绿色合成。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家称号。2020、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材料科学与工程)

 

 

 

版权所有 © 2020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