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吕超教授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顶尖综述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了题为“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ctive micell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Chem. Soc. Rev., 2023,52, 1456-1490)的综述性论文。该论文综述了聚集诱导发光活性胶束的先进合成和表征方法及其在生物成像和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予以展望。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刘玉豪博士为第一作者,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吕超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是唐本忠院士团队在2001年偶然发现的现象,即一种在溶液中以单分子形式存在的不发光的噻咯衍生物,随着溶剂的逐渐挥干,荧光却渐渐加强。基于此,2015年,吕超教授团队报道了首例以四苯乙烯为核心的AIE表面活性剂,并实现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和微乳液滴的转变过程的可视化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5160)。随后,大量AIE表面活性剂被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发,并成功用于细胞活体成像、分子识别、药物缓释、疾病治疗和光催化等领域。然而,对这些年发展的新型AIE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还没有完整的综述。本论文综述了AIE胶束的合成及先进的表征方法以及其在分析化学、医学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区域联合重点基金和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cs/d2cs0102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