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风采

首页 > 女性风采 > 正文

唐芙爱教授主要事迹介绍(唐芙爱)

作者:暂无 时间:2005-03-23 点击数:

 

唐芙爱教授主要事迹介绍(唐芙爱)

    唐芙爱,女,汉族,195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科教研室、大内科、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内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省消化学会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
    唐教授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工作,近30年来一直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爱护学生,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业务熟练,技术精湛,曾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并连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临床带教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敬业爱岗”优秀医师。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唐教授具有牢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坚持一周两次专家坐诊,坚持每天早晚两查房,急危重病人随时查,病人随叫随到。在病房对每个病人能利用精湛的技术,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病人尽量少花钱并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早日痊愈出院。熟练地运用消化内镜进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不断地学习、引进国内外的新方法、新技术,领导科室先后开展了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扩张术及内支架置放术、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及套扎术、内镜下乳头切开引流及取石术、无痛苦胃肠镜检查等先进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省内率先开展“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小肠吸收功能测定”,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开展“人工肝技术”挽救了许多重肝病人的生命,填补了多项省内空白,科室技术力量始终位于河南省领先地位,部分技术达到国内先进,2005年6月份成功举办了“首届国家级慢性乙肝生物免疫治疗及病毒性肝炎新进展学习班”,向省内外专家介绍了科室的新技术新方法,得到与会专家好评。消化内科连续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唐芙爱教授工作中的座右铭,激励着她忘我的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是全院公认的好医生。科里的同事心疼她的身体,劝她不要每个病人都每天亲自查房,让年轻医生每天查房就行了,她说:“病人来到我们省级医院就应该得到省级医院最好的服务,我责无旁贷”。正如2001年3月17日《郑州晚报》报道的“唐教授的节假日”中所说的那样,她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节假日查房就像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当别人都在全家团圆、欢度节假日时,却在病房看到她的身影,查房、抢救病人、与病人谈心。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她坚持亲自值班,让年轻医生回家团圆。有一年春节期间,一位肝硬化肝癌腹水病人,因大量腹水夜间不能入睡,深夜11点接到病人电话的她完全可以让值班医生处理,但为了病人她不顾天冷夜深立即赶到病房,上下奔波,亲自借来腹穿包马上给病人放腹水,直到解除病人痛苦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这时已凌晨1点多了。就这样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她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已成为习惯。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视病人如亲人,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当病人需要时她经常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她常教导下级医生说,广大群众还很不富裕,尤其是农民,我们一定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每次制订治疗方案时,她就成了患者的好“会计”,总是在同类药品中选用疗效好又便宜的。患者由于一时经济紧张不能按时用药时,她总是自己为患者担保。有一位外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住院后,因带的钱不够,无法及时治疗。当她得知时,随即拿来自己的钱交给家属,使病人及时用药,在她的影响下全科医护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转危为安。另有一位肝病患者昏迷不醒,她组织抢救直到深夜,病人苏醒后,她仍不放心,留在床前观察病情,并一口一口地给病人喂水,为家属示范如何正确护理病人,家属极为感动,留着泪说:“唐教授的医术高超有目共睹,没想到连喂水的小事她也像亲人一样亲力亲为。” 对个别医生索取红包礼物的行为,唐芙爱教授深恶痛绝,“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具备这种医德。”在唐教授身边工作的人员都知道她有一个原则: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贫富贵贱。高干、平民,有钱、无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这已成了科内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 一位南方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一住院就悄悄给唐教授送“红包”,唐教授对他说,你的心意我领了,钱请你拿回去,治病需要钱,病人以为嫌少再次来送红包时,唐教授郑重的说道,你要再来就是看不起我,不但我,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接受的。病人看到唐教授真生气了,才不好意思的回去,痊愈出院时,亲身感受到唐教授高尚医德和高超技术的该患者坚决不听唐教授的劝阻制作了一面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每当病人痊愈出院感谢时,她总是说“这是医生的职责,应该的”。
    身为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科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中唐教授从未忘记她的病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把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在了病人身上。在她心目中只有病人的安危,病人永远都比她自己的身体重要。当她腰腿疼严重,被确诊为多节腰椎间盘严重突出时,骨科大夫要求她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能瘫痪,从医多年的她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疾病的严重性,但她为了工作、为了病人,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哪怕自己疼的不能弯腰检查病人,也要亲自到病床前看着年轻医生检查病人,指导下级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从没休息过一天,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疼的连床都起不来了,生活都不能自理,才不得不在家卧床休息了两天,刚能起床她又趁着爱人不在家回到了医院看望她放心不下的病人,当患者急切地向唐教授叙述自己的病情时,有谁知道唐教授同样在忍受着病痛的煎熬。更让人感动的是,当她自己患病急需住院手术时,为了抢救危重病人,自己的手术却一拖再拖,坚持上班直到手术前一天。手术后躺在病床上,仍让住院医师来汇报病人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她舍身忘我的工作精神也赢得了患者高度赞扬。难怪一位没上过学不会写字的外地患者在痊愈出院时,坚持让病友把自己的感谢话写下来,然后再亲自临摹下来以表达自己对唐教授的感谢之情,他说,“这是我大半辈子第一次写字,没想到竟是一封感谢信”。
    作为医学院附属医院,科室还承担着医学生临床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唐教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教师集体备课、课前试讲制度,重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年轻教师授课前必须经过反复试讲,经教授讲评通过后方能授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并在学校组织的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中获及“金杯奖”。在课堂上结合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讨论、重点演讲、老师总结,启发式教学,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吸收率,教学效果良好。在临床实习中,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实行临床带教导师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床边教学,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分析、诊断、治疗能力,受到了学生一致好评。毕业学生受到各级医院欢迎。所在内科教研室被评为郑州市“五一文明号”,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唐教授对研究生在学习上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她要求研究生不但在科研上过关,更要求他们在临床实践技术上过硬,她经常教导学生说医生的职责最终是为病人服务的,人命关天,在医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生活上唐教授对学生给予了母亲般的关爱,她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都心中有数,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学生都说,和唐老师在一起我们就有了家的感觉,唐老师是严师,更是慈母。
    身为科主任,唐教授对科室人员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又十分关心,从各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她的影响下,一批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同志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拒绝了国内许多大医院的邀请,纷纷回到郑州大学二附院消化科继续工作。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副院长郑鹏远教授在谈到当初为什么回郑州大学二附院消化科工作时说,“除了对医院多年的深厚感情外,另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唐主任的人格魅力和她领导下良好的科室氛围使我不愿离开这个集体”。
在圆满完成医疗、教学工作的同时,唐教授积极主持、参加科研工作。承担河南省科技厅课题三项,省教育厅课题三项,省卫生厅课题两项。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两项,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两项,省教育厅医学科技进步奖一项,省卫生厅医学科技进步奖两项。撰写专著五部,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在2003年防治“非典”战役中,面对突发事件,她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积极请战。在科室重病人多、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她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医护人员、实习学生、住院病人受到感染;一方面积极协调各专业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到抗击“非典”一线排查病人、控制疫情。并按照省防“非典”办统一部署,深入基层协助县、乡级医疗机构普及防“非典”知识,协助他们建立合格的发热门诊和应急措施,规范疫情防治方案。同时,稳定病人情绪,确保生命安全。
    每当大家劝唐芙爱教授休息不要拼命工作时,她总是说:“我是一名医生,我是一个老党员,为患者服务是我的快乐。”在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工作繁忙的她一方面为患者服务,另一方面从未耽误了学习。其间唐教授的爱人患病,需要照顾,她就请来临时保姆照顾爱人,自己从未耽误学习,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对患者来讲唐教授是一个好医生,可是对家庭来讲她可能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所有的爱都献给了病人,她忘我工作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也许从她常讲的一句话里能找到些许答案,她说:“选择了做医生,就是选择了奉献”。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  ICP备案号:豫ICP备41019702002177号

   欢迎您,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