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近日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4日 来源:

4月14日日下午,我院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周晓林教授,作了主题为“如何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耿耀国老师主持,教育学院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首先,周教授从科学研究的原则入手,讲述了如何进行心理研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用有价值的实证方法,第二要与和研究有关的问题联系起来,第三要使用能够直接对问题考察的方法,第四要提供一个明细合理的推理过程,第五研究要又可重复性和推广性,第六要公开研究情况以备专业届的审查与评价。随后,周教授就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向我们做了讲解。第一是研究主题要具体,题目不要太大。第二是撰写摘要时要包含问题/背景、方法/设计、结果和结论的这四个方面。第三文章的引言部分要先提出问题,再讲论文与其他文献的关系,再写如何去做研究也就是如何设计实验。第四要在文献综述中指出所综述文献的不足,从而引出自己论文研究的问题及创新点。周教授就如何撰写心理学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做了深入讲解,细致入微,讲到关键部分还多次举出实例来引导同学们理解。

 

2017年4月17日下午,教育学院的两位特聘讲座教授——新西兰Wailato大学杰出教授Micheal Peters及Christine Besley教授在学院301报告厅先后发表题为“开放的益处”“流离失所的人,跨文化主义和全球公民意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倩教授主持,吸引了大批师生前来参加。

Peters教授主要与参加讲座的师生分享了“开放”的益处,提出“全球化是政治开放的结果、科学是认识论开放的结果、伦理道德是对别人开放的结果”,并从开放的政府、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经济、开放的教育和教育对开放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具体的诠释了“开放”的益处。他认为“开放”为世界、为国家、为人民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最后,Peters教授提出重新思考“开放”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需要,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年代。

讲座最后的现场答问环节中,Peters教授逐一回答了多位师生提出的问题。Peters教授思维敏捷、回答睿智、严谨耐心,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4月17日两位外聘教授的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4月18日上午,Micheal Peters教授和Christine Besley教授在教育学院301为大家作了题为“Education in a Post-truth World”联合讲座。

首先,Peters教授就“Post-truth”一词作出了解读,后现实被定义为与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的影响力不如情感吸引。“后现实”一词与“后现实政治”息息相关。后现实政治是政治家的谎言,他以特朗普为例解读了后现实政治并没有实际的根据。

Peters教授认为真理是知识的必要部分,而知识可以说是教育的基础。当教育处于后现实世界的时候,一种基于虚伪或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就产生了。因此Peters教授认为应该教育学生对信息的批判性态度。批判性教育学的目标是通过唤醒批判意识来解除压迫。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促进思想和行动中的独立思考,个人自主和理性判断。在Peters教授讲解过程中,Christine Besley教授时不时地就某一问题作出补充,加深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当讲到大众媒体时,Christine Besley教授提出,她在国外课堂上讲课时,讲到一些学生不懂的问题时会鼓励学生拿出手机google一下,而不是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随后,两位教授耐心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让大家深受启发。讲座气氛热烈而和谐。此次聘请国外专家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推进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对我院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39159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