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数字经济与职业发展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 来源:

为了探讨数智时代数字经济对职业发展及教育变革的影响,6月22日,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数字经济与职业发展高端论坛”。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政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河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协同支持。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王路江、副会长许世杰、副会长刘铸,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出席,教育厅有关领导、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多家核心期刊负责人等10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

开幕式由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樊红敏主持。王利国、方伟、王路江、王杰秀分别致辞。王利国特别介绍了郑州大学职业发展教育专业,指出职业发展教育学科是郑州大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建设的新型交叉学科。

主旨报告阶段,《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王小梅分别主持。方伟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和优化、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就业工作的新思路。许世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背景,结合实例阐释了产教融合促进就业的基本逻辑和相应举措,提出产教融合发力的落脚点在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厦门大学王洪才指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主体性,而大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创新创业能力水平上。刘铸指出,职业发展教育学科建设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推动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研究真问题、研究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武汉工商学院副校长赵北平提出生涯教育建设应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高校生涯教育本土化探索的底层逻辑展开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琛立足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围绕就业力的结构与重构,解读了提升青年就业力的中国策略、中国贡献与中国经验,强调了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建华指出,技术变革在引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带来了冲击,运用技术变革引领教育转型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对“人才”的定义。

专题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就数智时代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中的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大学生职业适应力等主题做了报告,回应了数字经济对职业发展及教育转型带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激发了与会专家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期刊面对面环节,《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主要负责人与在场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互动。

专题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就数智时代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中的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大学生职业适应力等主题做了报告,回应了数字经济对职业发展及教育转型带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激发了与会专家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期刊面对面环节,《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主要负责人与在场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互动。

专题一“数智时代职业发展”由《江苏高教》主编沈广斌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周文霞教授提出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新业态和新职业,但同时也深刻改变了职场形态、工作方式、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不断升级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黄梅指出数字经济重塑了就业市场,也对素质职业和素质劳动者进行了重构,未来素质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应从技能改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三个方面着手。河南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李从国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者需要具备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郑州大学齐秀琳副教授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问题,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

专题二“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中的职业发展教育”由《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岚主持。上海师范大学范为桥教授结合中西方生涯理论的差异,提出要从“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两个方面构建中国人生涯发展二维模型,并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检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北森生涯研究院院长谭菲雪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为切入点,解读了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提出新质人才只有具备创变力、技术力和复合力,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樊红敏指出职业能力测评是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凝练职业发展教育学科方向与特色的需要,基于数智时代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她详细解读了大学生职业适应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与科学建构过程,创造性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职业适应力的有效路径。

期刊面对面环节由《社会政策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李明锋主持,曾伟、沈广斌、林岚、陈浩天及司罗红等核心期刊主要负责人与在场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各位期刊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期刊的定位、特色和优势,并对“如何更好地选题”“编辑在审稿过程中更注重什么问题”“是否应该公布审稿流程”等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次会议体现了“跨界”合作,与会者来自政府、高校、企业、新闻出版界等,这种碰撞也必将激发新的学术生产力;同时,会议邀请到教育部、民政部的领导以及多家核心期刊的编辑对职业发展教育学科的发展进行指导,是学科建设一次意义重大的“跨出”;会议更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跨域”交流,演讲的专家学者涵盖了经济学、社会治理、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交叉融合的特性。本次会议关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的问题,回应的是国家的重大关切,充分展现了研究主题“前列”。与会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观点具有创新性;专家学者的研究具有预见性和洞察力,充分体现了本次会议的“前瞻”性。

会议的最后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进行总结陈词,他指出:一是能力与就业在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要继续强化就业的重要性。二是数字经济具有两面性,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创造大批劳动岗位的同时,也导致很大一部分低端劳动力被替代,甚至包括医生、律师等在内的岗位均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培养与发挥,同时指出中外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明显区别,即:中国从毕业生的角度提供就业,国外则是从社会人的角度推进就业。最后,王杰秀会长对本次会议主办方郑州大学教育学院表示了赞许,希望郑州大学教育学院能够肩负重任,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学科的基地和精神家园。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具备数字化知识结构和数字化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对推动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共同育人,促进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供稿人:王琳琳)

邮编:450001
电话:0371-67739159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