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院于11月22日19:00在301报告厅举办教育学院第十一届心理情景剧大赛。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桂玲玲参加,心理系刘亚楠老师、王悦老师、赵凤青老师、教育系郝艳丽老师担任比赛评委,研究生辅导员王莹与12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
大赛启动以来,经过精心筹备,从征集剧本、演员,到不断打磨提高,经过选拔,共选出六组参赛队伍进入此次比赛。大赛以现场情景演绎的方式进行。
展演剧目
1.《抉择》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位或荣誉,而是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抉择》提醒我们:学术诚信是学术生涯的基石,任何捷径都可能导致长远的损害。即使在高压环境下,也应坚守道德底线,保持对学术的尊重和热爱。
2.《亲爱的莉珊德拉》
真正的勇气来自于面对现实,敢于在人际关系中主动出击,掌握自己的命运。《亲爱的莉珊德拉》告诉我们:面对内心的不安和外界的压力,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正视问题,主动寻求帮助,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只要我们勇于做出改变,无论多么微小,都是自我成长的重要一步。
3.《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生活并非只有自由和轻松,它同样伴随着挑战和困惑。《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面对未知和变化,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安。这时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学会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自我反思和外界帮助,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真正的成长。
4.《解绑》
家庭的期望和压力,尤其是父母的婚姻状况,不应成为我们自我价值的标尺。《解绑》告诉我们: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要有勇气去探索自我,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学会认识和接受自己。
5.《脑界奇缘:小金的心理突围》
面对挑战,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才是克服困难的关键。《脑界奇缘:小金的心理突围》告诉我们:面对压力和挑战,拖延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内心的负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化解危机。
6.《时间的囚徒》
拖延是一场无形的拉锯战,它不仅会导致学业和生活的混乱,还可能破坏人际关系。《时间的囚徒》告诉我们:时间宝贵,面对拖延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及时调整心态,学会珍惜时间,合理规划生活,不要等到生活变得一团糟时才后悔莫及。
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中,现场观众与主持人积极互动,进行心理学谜语问答和表情包猜作品小游戏,现场气氛活跃。
评委点评
参赛队伍表演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做出精彩的点评。刘亚楠老师首先表示:“整个心理情景剧的比赛氛围很好!每个作品都很精彩,很有心理学的特点。”其次刘亚楠老师将参赛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达外部客体对自我的侵凌;另一类是表现自我的迷茫。并再次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王悦老师对大家的表现进行评价:“每一次观看心理情景剧大赛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作品都很棒,符合时代的主题,也演出了很多人的现实困扰,并给出了解决的对策。”赵凤青老师表示大家的表现令她出乎意料,“大家都很有创意,取材于生活,表演很有张力,也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演出后能够收获一些力量和方向。”郝艳丽老师总结到:“观看心理剧其实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在我们的人生中,对自己进行全方位了解是很难但也很重要的命题”。
颁奖环节
大赛以评委现场打分与观众投票相结合为计分方式,产生团体一二三等奖、最佳导演奖,并评出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经过评委老师打分与观众匿名投票,《抉择》剧目获得心理剧团体表演一等奖,《亲爱的莉珊德拉》、《解绑》剧目获得二等奖以及最佳导演奖,《脑界奇缘:小金的心理突围》、《柳暗花“明”又一村》、《时间的囚徒》剧目获得三等奖。其中《解绑》中小怀父亲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抉择》中小莉和《脑界奇缘:小金的心理突围》中小金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此外,心理情景剧剧本创作赛道评出最佳剧本一二三等奖,《心灵的触碰》《亲爱的莉珊德拉》获得最佳剧本一等奖,《和解》获得最佳剧本二等奖,《爱自己是人生上上签》获得最佳剧本三等奖。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再次展现了心理剧的魅力,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付出。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关注和支持心理情景剧的发展和进步,关注心理健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图文: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