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曾经用这样的话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一个在人性意义上优秀的教师,他在自己身上就领悟了人性的宝贵,绝不会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学生”。这句话再适合不过用在一个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老师——王宇中教授的身上。他是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更是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
德
罗素说,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王老师特别关心每位研究生的衣食住行,有人感冒了,隔几天再见面的时候,王老师还会挂念着细问病情。隔三差五王老师还会请自己的学生到家里吃饭,像一家人似的谈天说地,很是融洽。王老师爱运动,偶尔也会带着自己的研究生来一场“友谊赛”。可能正是基于这种家庭式的研究生带领模式,王老师所带领的每一届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都是出奇地融洽,大家互帮互助,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志同道合,在生活中,更是感情深厚的朋友!这种氛围一届又一届地传承下去,被我们小范围地叫做“老王门徒”。即使毕业了,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还会时时关注着师兄师姐的动态,同门还会聚会聊天。总之,他不仅是一位老师,更像是一位慈父,用父母才会有的那颗心关爱着你!
才
王老师的才学已被教育系师生所公认,即使已经获得很多荣誉,王老师仍从一而终地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中,带领每一届的研究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进行学术研究。他严格要求自己所带领的每一届研究生,从研一还未正式开学的第一个暑假,王老师就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制定出三年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只要是他的学生,开学伊始就已经明确了三年研究生生涯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较早地投入研究中。教育系大部分的师生都知道,王老师所带领研究生团队的一大特色——每周一次的学术研讨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研讨会之前每个学生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以备在会上与大家分享。刚开始,这一“律令”令本科四年懒散惯的我们叫苦不迭,但是,坚持一个学期后,我们发现,在一次次探讨中,自己的学术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学术严谨、勤奋刻苦的老师,实乃研究生阶段的一大幸事,他让我们更加明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含义!
智
王老师是一个对知识、对挑战充满兴趣的人。当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变得浮躁,王老师却始终保持着一名学者对知识最初的那种单纯的渴望。他也一直警示自己的研究生不能停止学习,要沉下心做好学术。他精通社会心理的两大领域——职业、婚姻,并能在课堂上用轻松易懂、简单幽默的话语告知大家相关理论,研究生们都特别喜欢上他的《社会心理学》,因为这的确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不仅有理论知识,更能提供给大家开阔的思维,实用的技巧。研究生们开玩笑说“上完王老师的课,‘成家’‘立业’都不愁了!”
情
教育是精神事业,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王老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周围的人,作为他的研究生,我们不仅汲取着知识,更汲取着乐观、坚持、探索、创新、大胆的理念。王老师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打羽毛球,这种竞技精神也被他带进学术研究中。无论研究中遇到什么困难,你经常能从王老师那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有困难不怕,咱们这个团队这么大,大家又都这么聪明,没有克服不了的!”。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大家跟着王老师进行学术研究、社会调查、与企业进行合作、课题申请、网站建立等等,有些领域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学术研究,更加注重实践性,这于我们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是,在王老师的帮助指导及鼓励之下,我们在慢慢摸索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这期间,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知难而上、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王宇中教授,智情双修,德才兼备!
(姚爱贞 供稿)
导师简介:王宇中,男,1959年10月生于河南滑县。郑州大学教育系应用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党员(原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河南省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审稿专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8项,出版著作5部。目前主持有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7BSHO58)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XLX020)。早期从事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神经症病因学及心理治疗的研究;近年来转向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婚恋心理、职业测评、心理产品开发等有关应用心理学研究。2013年又获得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H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