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年前的1920年,著名教育家杨昌济教授在评价自己的两个学生毛泽东和蔡和森时这样说道:“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言之则必先重此二子。”旧中国背景下的大学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这样的匡国济世之才,而现如今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否为实现这些目标培养出胸怀世界、关注社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人才,是我们当代大学教育不得不面对、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着……
经过多年在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努力践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活动背景
在多年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被忽视,我们把过多的目光投到学生的成绩单上,而没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一现状,导致目前的许多学生虽进入了大学,可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死读书,脱离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对国家和社会大事漠不关心,甚至渐渐丧失了社会责任感。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大学生以兴国济民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学生工作者不容推卸的使命。
同时,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许多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做题考试能力外,诸如思考力、表达力、沟通力等能力方面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尚有欠缺,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有很多学生不愿说,或是不敢说,也没有机会说,有些说不好普通话,上台发言常常词不达意,口吃脸红,双腿颤抖。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的是,一名学生曾参加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第一,面试时因为标准的方言表达习惯致使面试官没有听懂而遭淘汰,这怎么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呢?
那么,我们要怎样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引导学生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说会写、善学会玩的全方位复合型管理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组织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特点、能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学生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长期探索之后 ,一个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事周周评”诞生了。
二、工作形式及效果
“时事周周评”在形式上是以年级为单位对国内外时事进行播报评论,年级内的各个专业班级按周轮流讲评,每次上台播报的同学实行轮换制,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同学们播报的内容,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