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卢振伟,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植物科学与技术1班班长。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过郑州大学“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荣誉和“优秀班干部”称号,专业排名第一。积极进入实验室学习,假期主动申请留校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工作,曾参与发表两篇SCI论文。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态度端正、积极思考,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2022年9月,推免至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继续深造。
获奖经历: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类)国家级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省级三等奖
郑州大学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
大学经验:
大学四年匆匆已过,但脑海中还存留着四年中部分点滴,有些故事现在回忆起仍觉有趣,现有机会能将一些经验和拙见在此分享给大家,甚感荣幸。
大一刚满18岁的我还是个毛头小子,普通话说的还很拗口,手拿着通知书,怀着少许畏惧、多许憧憬的心态踏入了郑大的校门。刚入学时,一向自夸“活泼”、“自信”的我在竞选班干部事情上犯起了难,终究还是因为不自信而主动放弃,现仍感觉可惜。所以如果有同学想竞选班委来来锻炼自己,不妨大胆、自信一些,而且竞选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即使未能成功,获得的经验也是非常受益。还记得当时网上流行着“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等“谚语”,我也信以为真,所以那时的学习状态很差,上课玩手机、作业靠糊弄,考前不复习、成绩飘线过。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是我对大学生活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总觉得大学生活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疯狂的。其实不然,大学生活应该轻松愉快,但绝不应该放纵。这个时期更应是我们扩充自己的时候,厚积而薄发。诚然,有些同学会因为对所学的课程、专业不感兴趣,从而自暴自弃、逃避学习,出现了“摆烂”的状态。但是在青春正好的年纪选择“摆烂”,未免有些浪费,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虽然选择了“摆烂”,但那种焦虑、空虚感始终伴随着自己,这种精神上的“累”可能比高中时埋头苦学身体上的“累”更为痛苦。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并看着自己2.8的GPA,知道是时候要做出改变了。
大二上课时尽量跟随老师思路认真听讲,平时尽量刷一些关于生物方面的公众号、短视频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生物的学科特点大家都很清楚,需要理解并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正所谓“考前不背,学的全废”,所以考试要想获得满绩的好成绩,一定要好好抓住考前的“复习周”!认真复习并背诵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再做上几套印有往年考试试题的“白皮书”,大家肯定会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
大二下学期得知生科院本科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我便主动联系老师进入实验室,老师的耐心指导、师兄师姐的认真传授、融洽上进的实验室氛围都让我更快的适应了实验室生活,也正是此次机会让我领略了科研的乐趣,坚定了我继续深造学习的信心。最近一些大一大二学弟学妹们经常会问我“现在还没学什么专业课知识,可以申请进入老师实验室吗?”、“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太懂,想进实验室学习可以吗?”、“老师的研究方向我很喜欢,但应该怎样联系老师?”等问题。首先,我们院的老师都非常和蔼可亲,也都很欢迎让我们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其次,我的一位好哥们说的一句话“你想达到一个什么高度,想完成一个事情,你就尽你自己所能,运用一切能作用的去完成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用想”,大家可以大胆自信一点,找到意向导师的联系方式,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与看法即可。还有,我们实验中所用到的知识都是需要重新学的,所以暂时学没学专业课还不太重要,只要在实验前掌握要点,实验中认真仔细,实验后不懂就问、认真分析、深入探讨就可以。相信大家肯定可以找到并进入一个合适的实验室。在这里,我也鼓励大家可以早一些进入实验室,多动手做实验,遇到问题时积极和师兄师姐探讨、不断摸索,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生物学知识,还可以尽早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领略科研的魅力,同样还可以拿着自己的实验参加竞赛、发表论文,这些成果都是自己个人简历上非常亮眼的项目。
大三下学期,我们同学可能主要分为了三大“派系”,一则“申请保研”、二则“努力考研”、三则“应聘工作”。“保研派”一般从4月份开始就要准备材料、搜索信息、系统报名、参加面试,一直持续至9月底才结束。保研时,导师较为看中的应该是专业排名、性格人品、英语成绩、科研经历等方面,所以大家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在绩点、英语四六级、大创、竞赛上下功夫,争取成为一名“六边形战士”。这段时间对于“保研派”同学来说可能会非常焦虑,因为需要准备很多材料、搜索大量信息、向意向导师发邮件、应对多种学校面试,还要应对落选时心态的转变。所以大家可以向往年的学长学姐请教取经,用合理的方式缓解焦虑,况且在保研时共有“夏令营”、“预推免”、“九推”三次推免机会,相信大家都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或科研单位。由于本人并非“考研派”和“工作派”,所以不能给出较为精细且合理的经验,请大家谅解。
从刚入学时毛头小子诚惶诚恐,到现在在这里和大家侃侃而谈,不知着西装、打领带下的我是否褪去了点稚嫩,多了点成熟稳重。寥寥千字的大学经验,远没有四年的经历沉稳厚重,你们以后的亲身经历肯定还要比我写的精彩夺目。希望大家能开心、充实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学习方法:
上课紧跟老师思路,考前认真复习背诵,多做往年试题模拟,满绩成绩不成问题。平时注重英语学习,单词听力训练做起,四级六级多刷成绩,科研竞赛不能忘记。原理步骤烂熟于心,细心实验认真分析,勤能补拙定是良训,付出必有收获来寻。大学生活来之不易,劳逸结合亦要明晰,读书万卷行路千里,求是担当生科风气。
寄语:
希望大家找到所爱,笃行不怠;思想开放,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