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离休干部时仲省同志离岗不休 笔耕不辍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6-05-19

时仲省同志是有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离休前曾任我校校报总编。他离休十余年来,一直笔耕不辍,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情进行医疗科学的普及、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两年多来,他已在健康报、中国医药报、河南日报及河南的省市电台等媒体发表稿件500余篇。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他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了一篇《别演“三岔口”  要唱“将相和”》的言论稿,今年511日的健康报在重要位置登出。这篇文章阐述了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该文在医疗卫生界影响很大,得到有关部门的称赞。

(曹德申  冯鲁英)

 

附:

别演“三岔口”  要唱“将相和”

时下经常能听到关于医生形象的议论。笔者也想发表一些看法。

有人提出医生群体道德伦丧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此言差矣!我分别在医学院校和医院工作几十年,我所接触的医生大多数对这种腐败现象是深恶痛绝的,他们坚决拒绝收红包、回扣和吃请的事情不胜枚举。同时,他们除了完成繁重的、高风险的任务,为患者解除痛苦外,对于特别困难的患者还慷慨解囊相助的事例,也是司空见惯,只是许多医生认为这些是应有的义务而不张扬。应当说,这是我们这支医生队伍的主流。目前医疗卫生系统没有回避自身存在问题,从上到下正在积极进行教育,采取措施,改革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医生队伍说成一团糟显然是片面的。

还有人说,医生被丑化、魔化,是医生自己造成的。笔者认为这也不符合事实。其实分析起来个中原因有多种。一是在社会转轨时期,各种矛盾凸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生在医疗第一线,直接面对病人,因此有些人把体制性、机制性原因所带来的问题、失望统统迁怒于医生。二是有些人对医生期望值过高,认为无论什么病,进了医院就得治好。而不知道在不少疾病面前,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无能为力,有的病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有的病只能姑息性、安慰性治疗,你花的钱再多,请的专家再多,医生的努力再大,最后也挽救不了患者的生命。三是有的媒体只要轰动效应,只是吸引眼球,未深入调查,未认真核实,听风是雨,添油加醋,使报道失实,为医患关系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四是确有少数医生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有不正之风,甚至有个别医生腐化堕落,使医生的整体形象受损。

    笔者认为,我们的媒体有责任宣传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易患双方本来目标一致,应当同心协力共战病魔。丑化、妖魔化医务人员队伍,使医患之间相互猜忌,给医生造成了本不应有的压力,最终无益于医疗行为本身,无益于患者。医患之间不要再演自己人摸黑互相打斗的“三岔口”了,要改唱互相谅解、互相支持的“将相和”。这才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更符合社会、公众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