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2021年4月20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立刚副研究员在学院五楼报告厅作题为《寻龙: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副院长陈朝云教授主持。历史学院考古学、中国史等专业的90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讲座伊始,周立刚副研究员(中方领队)介绍了墓地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性,“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考古项目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
2021年4月17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黄河文化研究会、郑州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黄河文化专题(卷)编委会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著名先秦史学家、郑州大学李民教授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科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教育报刊社、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结合起来。4月15日,学院党委书记陈可猛以“学史明志 砥砺奋进”为主题为学院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2021年是建党百年,也是中国考古学科成立百年。陈书记带领大家回顾了党的百年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科百年发展历程,讲述了以夏鼐等共产党人为代表的考古学家,坚守初心,立足考古事业,筚路蓝缕,不断推动考古学...
2021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洛阳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石自社副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题为《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考古工作新进展》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李锋教授主持。石自社副研究员以隋唐洛阳城近年的考古工作与收获为主题,结合自己多年来田野考古工作的研究与思考,为大家带来了精彩丰富的隋唐东都与北宋西京考古新成果。报告首先从隋唐洛阳城的遗址概况切入,简述了隋唐洛阳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城...
2021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钱国祥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汉魏洛阳城的考察及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李锋教授主持。 钱国祥研究员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与思考,总结了汉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报告首先按照工作时间顺序介绍了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
2021年4月2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仰韶文化向心型聚落形态的终结——兼谈中原文明起源的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副院长陈朝云教授主持。马萧林研究员在报告中主要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为例,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研究与思考,向大家介绍了仰韶文化中期向心型中心聚落的相关内容。报告首先由河南博物院盲盒与“唐宫夜宴”现象为切入点,向大家讲述了河南博物院“通过创新展览,办更多能让观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