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近日,郑州大学收到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的感谢信,感谢我校张倩红教授以色列研究团队为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以色列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所给予的咨询和支持,希望未来与我校继续做好中以创新合作的战略研究,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持续开展“中国—以色列科技创新合作”各项评估和研究活动...
1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戴卫红研究员应邀为学院师生作题为《走马楼吴简中所见屯田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历史学院袁延胜教授主持。戴卫红研究员首先讲述了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高敏先生的学术往来,并解释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作此报告具有特殊意义。然后其从学界相关研究入手,结合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述,爬梳整理了“吴简”所见的“屯田”史料,分几个部分论述了“屯田的...
2024年1月8日,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和韩国釜山大学历史系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韩国际人文研讨会成功召开。釜山大学历史系李宗峯教授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吴志远副教授先后致辞。吴志远副教授在致辞中对釜山大学参会的各位老师、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表达了下次研讨会可以面对面交流的盼望。本次研讨会分为主题演讲和学术发表两个环节。上午的主题演讲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马伟华副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王星光教授就《...
2023年12月29日,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所、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原文明与边疆史地交流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举行。研讨会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吴志远主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所、文学院10名本科生参加了会议。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李耀祖、刘阳、苏思宇、宋祥瑞、李锦波分别作了《诗词中的苏轼治黄——兼谈史料的运用》、《20世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刘庆柱先生学术著作《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普及读物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于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由郭沫若基金会发起设立,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界的权威荣誉奖项”。评奖工作自2021年启动,此次共有41部著作和20种刊物获奖,其中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2023年12月9日,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举办了的“考古新资料、新方法与新视野”考古学博士后论坛。郑州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苏伟,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书记赵维娟、副院长陈朝云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河南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