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816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1995届校友重返母校,在新校区历史学院举行“卅载重逢叙深情青史再续谱新篇”毕业三十周年返校座谈会。郑州大学法学院原党委书记、时任历史学院团总支书记梁庆亚,郑州大学后勤保障中心主任、时任历史学院1995届辅导员杜道运,院党委书记王琛、老教师代表郑永福、王星光、徐有礼、乔爱英等老师与40余位1995校友们欢聚一堂,共忆青春岁月,畅谈学院发展。座谈会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团委书记陈帅主持。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王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返校校友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对校友们三十年来始终心系母校、支持学院发展表示衷心感谢。王琛书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和学院取得的显著成就:郑州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历史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特别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校友们既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王琛书记深情表示,学院永远是校友们的精神家园,期待校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学院建设,共同谱写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学院1995届辅导员、现任郑州大学后勤保障中心主任杜道运以“再开一次年级会”为主题深情致辞。他回顾了当年与同学们相处的点滴,感慨时光飞逝,并寄语校友们在各自领域继续发扬“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精神。校友代表、原年级长唐清建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激之情。他动情地说道:“无论离开多久,郑大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历史学院的教诲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卅载归家,共话青史”座谈环节,王星光、郑永福、梁庆亚、徐有礼、乔爱英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与校友们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老教授们动情地分享了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的学术生活。校友们深受感动,纷纷结合各自在不同领域的工作实践,畅谈郑州大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帮助。现场时而因趣事回忆开怀大笑,时而为感人故事热烈鼓掌,浓浓的师生情谊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格外温暖而深刻。

在活动的特别环节中,1995届校友们为表达对母校的深厚情谊,精心准备了两份意义非凡的礼物。校友代表首先向在座的郑永福、王星光等恩师们赠送了特制纪念品。随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校友们向学院郑重捐赠了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莲鹤方壶”的精仿复制品,寄托着校友们对母校“如莲之洁,似鹤之高”的美好祝愿。唐清建校友在捐赠仪式上动情地说:"这件承载着中原文明精髓的方壶,正是我们历史学人精神的写照——既有厚重的底蕴,又具创新的活力。"这份特殊的礼物,将成为连接校友与母校的永恒纽带。 

座谈会结束后,校友们参观了校园新貌,并在历史学院楼前合影留念。快门声中,三十年的岁月仿佛在此刻交汇——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两鬓微霜,但眼中闪烁的依然是那份对青春校园的热爱。校友们纷纷表示,将始终心系母校,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下一个三十年的辉煌篇章。


下一篇:我院本科生姜明浩在“荷马杯”河南省2025年大学生田径比赛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