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号召,2025年7月7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诗魂润乡野,文脉焕新颜——杜甫故里文化传承团”前往巩义杜甫故里,开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行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感悟诗圣精神,体察文化传承,将书本知识置于鲜活的历史场域中深化理解,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实践价值。
实践团队重点参访了杜甫故里的核心文化地标。在古朴庄重的杜甫诞生窑,成员们感悟诗圣生命起点的精神内涵;在内容丰富的杜甫纪念馆,系统了解了杜甫的生平、诗作及其时代背景;在意境深远的诗歌展廊与碑林,欣赏了历代名家以不同书体镌刻的杜诗名篇。这些地标共同构建了理解杜甫文化根脉的立体空间。
对话:青简墨痕溯诗史
在杜甫纪念馆内,团队成员开启了一场与诗圣及其时代的深度对话。通过细读生平年表与行迹地图,成员们梳理了杜甫从壮游齐鲁吴越,到困守长安,再到漂泊西南的人生轨迹,驻足于《春望》《登高》等不朽诗篇的展陈前,借助描绘战乱疮痍与人生困境的画卷、场景复原,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内核与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图一 团队成员瞻仰杜甫雕像
观澜:故里新韵话传承
实践团队同时以专业视角,细致观察了景区在活化文化资源、创新传承方式的实践。他们注意到景区巧用互动触摸屏及全息投影技术增强沉浸体验,同时融合图文史料、艺术画作与微缩场景模型,构建了多维度呈现杜甫及其时代的立体叙事空间。尤为突出的是,诗歌碑林所营造的浓厚文化场域,以及结合研学旅行、诗词诵读会、诗歌周等活动的设计,将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的动态传承过程,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图二 杜甫故里内智慧展览平台

图三 杜甫故里碑林一角
漫步于杜甫故里的庭院,触摸着承载岁月痕迹的砖石,团队成员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从故居陈列中,他们探寻到诗圣人生轨迹,在纪念馆的时空对话里,感受杜诗意境与家世家风的交融。看到景区借科技与演绎传承文脉,成员们不禁感慨:原来文化传承不用端着架子,把历史放进当下的生活里,让普通人能接触、愿参与,文脉自然就活了起来。传承非简单复刻,而是让千年诗意,在当代烟火与创新表达中,找到共鸣的脉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图四 团队成员于杜甫故里文化园前合影
此次杜甫故里之行,是实践团成员一次深刻的“知行互鉴”之旅。脚踏诗圣曾生活过的土地,成员们对杜甫的诗歌与精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大家深切体会到,真正的历史学习和文化传承,离不开实地扎根与当下连接。传承文脉,就要让历史照进现实,让诗魂随时代脉搏跳动。成员们将带着这次实践的思考和收获继续前行,努力为传承中华优秀文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