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欢迎您!

党工团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工团学 > 正文

首页

20257月初,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启动资料室改造工程,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汗水相伴的“图书迁徙”行动悄然展开。从盛夏到初秋,学院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了资料室图书搬运、书架调整及归架工作,为学院文化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3日晚,暑气未消,学院资料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副院长庞卫东与王琳、刘涛、王宇谦三位老师以及世界史专业的30研究生一同投入图书搬运工作。师生们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将珍贵史料和学术著作整理搬运至203教室暂存。尽管夜晚闷热,汗水浸透了衣襟,但大家始终面带笑容,互相鼓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院如家”的精神。

经过两个月的装修改造,资料室空间焕然一新。93日,更艰巨的“倒架与归位”任务拉开序幕。在学院党委书记王琛教授的带领下,庞卫东、谢志恒、王宇谦、朱克宇四位老师与20名学生组成突击队,连续奋战12小时。从上午深夜,师生们不辞辛劳,分类、搬运、上架、整理,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厚重的书籍、高大的书架,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变得“井然有序”。王琛书记一边劳动一边鼓励大家:“这些书籍是学院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汗水是在为历史传承添砖加瓦!”

此次资料室改造不仅是空间的优化,更是学院凝聚力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老师们以身作则,学生们积极响应,共同彰显了历史学院师生深厚的学术情怀和踏实肯干的作风。庞卫东副院长感慨道:“这次劳动让我们看到了师生们对学院的热爱,对学术的敬畏,这份精神比任何装修都更珍贵。”

据悉,改造后的资料室将进一步提升功能性与开放性,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研习环境。而这段汗水与书香交织的记忆,也将成为学院文化中一段佳话,激励着每一位历史学人砥砺前行。

下一篇:行走中原 豫见历史——“诗魂润乡野,文脉焕新颜”历史学院学子赴杜甫故里开展文化寻访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