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应历史学院邀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云飞在历史学院204作学术报告,题为《欧洲文明的政治分散突出特征及其成因》。李云飞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史,近年来主要研究加洛林王朝史,已主持完成两项与加洛林王朝史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中古英国庄园制度与乡村社会研究》(2014)、文献译著《圣伯丁年代记》(2021),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历史学院党委书记王琛教授,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涛老师出席本次讲座,本科生研究生50余名参加讲座,讲座由张楠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李教授以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征为引,揭示了“统一”的含义和范围。他指出,欧洲文明的特性是罗马因素、日耳曼因素和基督教因素的融合。接着,李教授以自己参与研究的项目为例,重点介绍了欧洲形成众国并立竞逐而非延续帝国一体的原因,并引出了基督教会制约论。他强调,基督教对国家构建和分合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一定阻滞。前者主要体现在教会为君主及其统治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后者则指的是教会聚敛财富、占据人口、与皇帝或国王争夺最高权威等。最后,李教授基于自身研究成果,提出880年至1050年是欧洲国家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的观点,为学界长期以来所持的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为欧洲国家体系形成关键时期的传统看法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他进一步指出,占据欧洲核心区域的德法两国分立是欧洲众国分立格局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讲座结束后,王琛教授总结,他认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李云飞教授的分享为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世纪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将进一步丰富世界史研究的学术宝库。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嵩山论坛——名师学人讲座系列将持续推进,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推动史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未来学院还将邀请更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历史研究的多维面向。




文字:周昂图片:周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