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理论采撷 / 正文
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论坛暨“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
  • 发布人:
  • 时间:2024-03-20
  • 点击: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培育,3月17日,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论坛暨“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曙光、中国期刊评价院综合类期刊主任委员韩璞庚、《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黄旭东、武汉大学教授周绍东等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博士后、博士生及郑州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会议。郑州大学人事部副部长徐哲介绍论坛筹备情况,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院长刘吕红等主持会议相关环节。

王海杰在致辞中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走深走实,召开此次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理论的科学内涵,发挥好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作用,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

主旨报告环节,陈金龙以“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题展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包含历史发展、根本性质、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特征。写作指导与论文发表环节,韩璞庚、黄旭东分别就学术期刊的文化责任和论文创作的基本准则作专题辅导。青椒报告环节,周绍东围绕“两个结合与中国政治经济学:一个共时态的研究”、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方兰欣围绕“‘第二个结合’:谁来推进”的主题做学术报告。特邀报告环节,陈曙光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为题,围绕为什么能够“结合”,怎么“结合”,为什么要“结合”,为什么能“结合”得好,“结合”的意义,“结合”的文化使命六个方面进行了学理阐释。

分论坛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五个主题展开研讨。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论坛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为参会主体的全国性学术论坛,论坛以“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青年学者投稿论文150余篇,经专家组评审,优选出60余篇论文参加此次论坛宣讲交流。


第一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论坛暨“党的二十大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办

1C910

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致欢迎辞

1D7B9

郑州大学人事部副部长徐哲介绍论坛筹备情况

16ACA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作主旨报告

14BF0

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中国期刊评价院综合类期刊主任委员韩璞庚,《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黄旭东指导论文写作与发表

1036A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绍东、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方兰欣作“青椒”报告

1588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曙光作特邀报告

1E773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主持开幕式

201D5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主持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1BE9B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昂主持“青椒”报告

1A971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中义主持写作指导与论文发表

E8C05

各分论坛代表总结发言

13E9C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在闭幕式上致辞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志翔主持闭幕式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郭彦森宣布获奖单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冯聚才为获奖人员颁奖

微信公众号